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学视域下的中国新文化理论建设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68998
  • 作      者:
    赵四学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赵四学,男,1973年生,籍贯四川省邻水县。本科为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攻读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研习科技哲学。现任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创造学、逻辑学和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创造学、中华文化综合与创新研究,发表了《论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创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五创一体”法探微》《略论周敦颐“孔颜之乐”本质及其现实意义》等多篇文章。

展开
内容介绍
  经过近百年的文化论争,中国文化终于进入理论建设的阶段。张岱年先生为此提出了文化建设的“综合创新”论,方克立、刘鄂培等学者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中,刘仲林将中国文化与西方创造学结合,提出了由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向以“创”为核心的现代文化转化的“创学”理论和方法。赵四学所*的《创学视域下的中国新文化理论建设研究》分析了张岱年“综合创新”论思想的起源、近代理论研究思想代表、“综合创新”论思想的提出、具体内涵和发展演变,并对“创学”首次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分析,指出中国新文化理论建设必将进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仁”、“创”为核心的“双核”驱动的新文化建设时代。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內外的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路线与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路线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源头活水
第一节  创之觉醒:罔珠之拾
一  从“李约瑟难题”谈起
二  对钱学森之问的反思
三  中国文化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
第二节  儒家创生哲学思想
一  生之谓性:生命乃宇宙的最高本体
二  生之谓仁:仁德是生命的本质
三  生仁互通:生命秩序与道德追求合
第三节  道家生生哲学:忘生以达生的无为思想
一  生生之不生的厚生哲学
二  道法自然的人生态度
三  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追求
第四节  易传创生哲学:生生之谓《易》
一  生生之谓《易》
二  生而又生谓之易
三  生生不已,重在人能
第三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时代传承
第一节  熊十力生命哲学对《易传》、佛学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一  体用不二
二  明天化,重人能
三  熊十力生命哲学的地位
第二节  方东美融中西一体的“生生创进”哲学
一  方东美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吸收
二  以《周易》“生命始于创生,止于至善”为根基的生生哲学观
三  方东美以创造为核心的“普遍生命”本体论
第三节  以中西(士林)哲学融合会通的罗光生命哲学
一  生命哲学之形上学:儒家“生生”与士林哲学“存有”的会通与融合
二  动的生命观:生命本体“存有”与“变易”的会通与超越
三  由天主的创造力向人的创生力飞跃
四  罗光生命哲学对中国新哲学建设的启发
第四节  梁漱溟的生生哲学思想
一  意欲决定一切的宇宙观
二  直觉到理性的认识论
三  从理性走向“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四  梁漱溟生命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四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现实基础
第一节  “综合创新”论思想是中国內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  西力东侵为“综合创新”论思想创造了外部环境
二  西学东渐是“综合创新”论思想产生的外部推力
三  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第二节  中国文化觉醒是“综合创新”论思想产生的內在动力
一  中国文化由一元向多元化发展是“综合创新”论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
二  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与困境
三  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的新挑战与新的历史使命
第三节  “科玄之争”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发
一  玄学派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二  科学派思想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科玄之争”的态度
四  关于科学与玄学之争的反思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土壤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文化建设的贡献
第五节  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模式之争
一  时代精英对文化变迁的反思
二  中国文化理论建设模式的探索
三  近代文化理论建设的现实选择
四  中国文化发展过程,本质上是综合创新的过程
第五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推陈出新
第一节  以物为本的本体论
一  “以物为本”对传统哲学“唯气论”的传承与超越
二  “以物为本”对现代新儒家本体论的批判吸收
三  “以物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融合
四  知“本”达“至”
第二节  生生大化的宇宙观
一  生生两一
二  一本多级
三  大化三级
第三节  “兼和”之创生追求
一  “天人本至”:人生之自然
二  “兼和”:人生之当然
三  充生以达理:  自然向当然飞跃之途径
第四节  创生之境界追求:动的天人合
一  传统天人相分
二  静的天人合一:心性境界之追求
三  动的天人合一:实践能动至当然
四  动静天人合一:内修与外炼的统一
第五节  “综合创新”论方法启迪:体验、解析、会通
一  体验、解析、会通三法相结合
二  体验、解析、会通对创建新理论的启示
三  张岱年文化建设“三任务”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第六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时代发展
第一节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接着讲
一  由“中、西、马”三流合一到“马魂、中体、西用”
二  兼和:中国哲学与文化建设的新范式
第二节  创学是对新文化理论的基本构建
一  创学的基本内涵
二  创学的主要根基:传统“道统”思想
三  创学的灵魂:现代“创造”精神
第三节  创学的理论具体建构
一  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
二  中西会通中国创造学:成物与成己的统一
三  交叉科学:创学时代的新学科
第四节  新文化建设的接受主体和实践主体是中华民族
一  弘扬民族主体精神
二  人民大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
第五节  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普及一一以中华文化大学堂为例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中华文化普及工作的启示
二  文化新命与大众觉悟
三  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四  学子与平民同学共修
五  文化大众化关键是人生亲证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