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文化广东发展研究》:
据称从前各省所铸银元,系属一时权宜,未可垂为定制。现在明定国币,拟造库平一两银币,定为本位。更铸五钱、二钱、一钱三种银币,与现铸之铜元,(原)日有之制钱,相辅而行等语。整齐圜法,为当今财政要图,著户部造币总厂按照所拟章程行知直隶、江苏、湖北、广东各分厂赶紧铸造。嗣后公私收发款项,均应行用银币,以垂定制而昭大信。一切未尽事宜,若该王大臣等体察情形,随时奏明办理。余依议,钦此。”当时,朝廷拟用一两银币作为本位,而有的主张以七钱二分为本位,二说相歧,莫衷一是。唯中国与各国议立商约必须画一币制,如存两则不能以七钱二分银元为国币,如用元则官民习惯之两势难遽废。如两元同为主币,又非画一之制。兹事体大,不厌详考,着各督抚体察该省官商军民市乡情形,暨银两银元约计行用,孰居多数,何者宜存,何者宜废,各抒所见,限-碉内据实电奏,以凭核定。此时本位之争历时二年多。据《币制汇编》第二编,载三十四年(1908年)九月奏谕:“遵查币制一事,迭经廷臣会议,并由各督抚体察情形,各抒所见。复经臣之洞、臣传霖、臣世凯等,暨度支部分具说帖。唯用银之制,固已询谋合同,而用一两与七钱二分,尤为折中一是。臣等详加复核,总计各省督抚奏各节,主用一两者十一省之多,而主要七钱二分者,不过八省。其于或主兼用两之或主改用七钱,今该大臣所奏亦以请用一两为言。一兹经该王大臣奏称,中国两钱分厘习用已久,实难废改,从前财政处奏定银币重量,亦以两计,着即定为大银币一枚,计重库平一两。”此乃定制为库平一两银币,但是1908年10月,光绪猝崩,事亦中止。笔者认为此式币为试用本位币。
3.广东机铸银元的历史意义
在货币发展史上,计数货币代替计重货币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外国银元流人中国,对中国币制产生深刻影响,这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清代外国银元在广东流通,保证了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货币制度的改革,这些都是历史的进步,应予以充分肯定,广东机器自铸银元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1)广东机铸银元为后来银元本位的确立和中国货币的统一铺平了道路。1914年的《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做本位以后,中国货币在理论上说,已完成了统一。但事实上,多年来形成的银两制度继续存在,与过去不同的是使用小锭碎银,多被银元银角所代替。从前完粮纳税须用银两也多折纳银元了。至于国际收支和国内大宗商业往来,还是以银两计算,而实际支付又多用银元,形成了两元并用的双重币制,因而,这只能说是中国货币在银本位上的理论统一。而早在1887年,张之洞用机器自铸银元的实践,以银元代替银两,且有流畅的行市,在币制改革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自铸银元的广泛流通,深受贫民和商人欢迎,也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就有力地削弱了长期统治中国货币市场的银两制度,并大大减少了外国银元在中国货币市场的流通额,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渗透和侵略,最终为我国货币金融制度废两改元、确立银本位,为统一中国货币铺平了道路。
(2)机器铸钱开创我国货币铸造史先河,是一次铸钱技术上的革命。广东自铸银元,引进了当时世界较为先进的铸钱技术和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和铸钱成本,使铸钱银之利不至于流入外洋,有效地解决广东当局的财政困境,是十分难得的。
(3)机器自铸银元打击了落后的保守势力。中国以银两当作主币使用,时间很长,对中国货币制度影响根深蒂固。银两作为重量货币,不仅自身在使用过程中有重大缺陷,在近代中国货币制度比较混乱的情势下,与落后保守的自然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因而在理论形态上的反映,是朝野对“废两改元”的争论由来已久。对一些保守势力来说,废两改元,就是改变了祖宗的“百年成法”。广东机器自铸银元,彻底地动摇了保守派“祖宗成法,不可变更”的旧观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