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十周年院庆丛书:毒品成瘾与心理康复》:
(四)动机晤谈法的两个阶段
动机晤谈法在具体操作中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改变制造动机。这一阶段的来访者主要处于懵懂期和沉思期,所以引导他们发掘出他所处情景和想象中情景间的落差,使他产生认知平衡的需要,引发他改变的动机成了第一阶段的主要目的。狄克礼门提和普罗契卡针对处于懵懂期的成瘾患者提出了四种动机:推三阻四型、反抗型、放弃型和强词夺理型。针对这四种动机类型将采取不同的策略并制定不同的计划,所以了解成瘾患者的初始动机是产生改变动机的基础。第一阶段所采用的五种策略是:开放式的问题、回应式倾听、给予肯定、做摘要和让他自己说出来。其中前四种源于来访者中心疗法,旨在协助来访者探索内心的矛盾并充分表达要做改变的理由,第五种偏重于指导性取向,统领前四种策略。
在动机晤谈法中使用一些针对性的评估量表,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动机式晤谈法的一部分,有助于激发动机并增强来访者的投入程度。毒品成瘾者治疗前的评估量表主要包括对渴求度、复吸倾向、人格、认知、情绪等方面的测评。
动机晤谈法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避免引起或强化阻抗现象,可以说,对阻抗现象的处理直接影响到了来访者的退出率。[1]按照精神分析法的观点,阻抗是来访者童年期就开始累积起来的潜意识冲突的症状表现,是治疗师走进来访者内心的大门。阻抗说明了治疗师使用的策略不适合于来访者目前所处的改变阶段,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人际互动产生了障碍。所以,通过改变和善用戒治策略和技巧,阻抗是能被减低或是避免的。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简单地、增强地或是两面地)、重构(reframe)和转移焦点都是常被用到的策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