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复杂的军种。建设人民海军是以解放军陆军为基础,同时团结一些旧海军人员,吸收大量的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人员人伍。这支新型海军在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热爱海洋、征服海洋”,“海上为家、岸上作客”,“爱舰爱岛爱海洋”等具有海军特色的优良作风。也涌现出若干热爱海军,为人民海军事业奋斗终生的英雄人物。
南海舰队有个扫雷舰的副机电长梁波就是这样一个甘愿为人民海军贡献一切的年轻干部。
他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离开军舰三年,平反后又重归队。
他归心似箭,恨不能插翅飞回原来的军舰。他很快联系到一艘登陆艇就启程了。这艘登陆艇向着海南岛的榆林港驶去。在到达目的地以前,它绕个弯儿,要把一批燃料和物资,送上驻守在前沿岛屿的观通站。
整个上午,天气是晴和的。浩渺无垠的南海,伸展在蔚蓝的长空下,闪闪发光,奇幻迷人。临到这傍晚时分,骤然起风了。
风势越刮越猛,不断发出惊心动魄的呼啸;长长的浪涛像是无数的马群,形成自南而北奔腾急驰的阵势。由于海面的升降起伏,远处的水天线变成了一条锯齿形的曲线。
登陆艇在滔滔的波涛中傍风顶流前进。它有时左右摇晃,或是前后颠簸;有时似乎已经停止奔驶,但转瞬间又跳动着向前冲去。
舱室里有六七位海军干部和水兵,还有两位渔民,他们都是顺路搭乘登陆艇到榆林港去的,互相并不认识。起初,有的人在看报纸,有的在谈天;当起风以后,大家纷纷跑到甲板上去,对于以海为家的人来说,遇到这种天气,站在舱面上任风浪吹打,恪外增添兴致。
渔民中有位老汉,看样子已六十岁开外,可是身板还很硬朗,酱色脸膛,胡子成扇形地散在胸前;赤脚踏在甲板上,像铁锚抓住海底一样牢稳。他微微眯起眼睛,观察一阵风头浪尾,判断出眼下足有七级风,五级浪。
一个巨浪从左边滚来,猛地撞在艇舷上,发出震耳的轰响,跳起有一丈高,然后把翻腾飞旋着的海水倾倒在甲板上,跟着又滚来第二个、第三个巨浪。可是登陆艇并不规避,用它那钢铁的躯体,把一个个浪头击得粉碎,坚定地朝前疾驶。老渔民发现登陆艇的指挥台和各个部门配合得非常巧妙:要侔侔快,要舵舵灵,充分显示出艇员们在复杂条件下操纵和驾驶登陆艇的精湛本领。
登陆艇穿波逐浪,终于靠近了观通站所在的岛屿。
岛子的岸边尽是陡崖峭壁,四周布满礁石,没有码头可以停靠。登陆艇开到一块岩石前面停侔,放下了艇首那沉重的钢铁大门。
这块岩石是赭色的,有五六尺高,傲然屹立在飞溅的浪花中。
它上面长满了海藻和不知名的海生植物,下端丛立着低潮时可以露出海面的小礁石。登陆艇的铁大门就搁在这丛礁石上,像是一座临时搭成的桥梁。
搭艇的干部和水兵,帮助艇上的同志,扛起舱里的燃料和物资,踏着铁大门走到岩石边,再攀登着岩石的缝隙登上去,然后把东西交到观通站前来接应的同志们手里运走。
这时节,风力仍然很猛,登陆艇摇摇晃晃,人们走在铁大门上挺费力;当登上岩石踩在海藻和海生植物上,脚下直滑,稍不小心就可能会掉进海里。
两位渔民也抢上前,帮助搬运物资。艇员们劝阻那位老汉,他哪里肯听?扛起个弹药箱就蹬蹬地向前走,六十多岁的人像小伙子一样骁勇。
“嘿!阿公真棒!”“人家是在海上闯出来的!这么大年纪,每年还到西沙打鱼。”海军干部和水兵们对老渔民都很称赞。
老汉第二趟又扛了个汽油桶。当他走到艇的铁大门和岩石相接处时,左脚刚刚迈出,还没等在岩石根部踏实,突然间,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有个大浪猛地打来,把登陆艇朝后推去,艇首的铁大门咯咯响着,退下了礁石丛。老渔民的右脚用力向前跨出,脚下一滑,身体站立不稳,踉跄一下,跌倒在礁石堆上;汽油筒滚到海里去了。但这时登陆艇又被后边滚滚而来的大浪推拥着,重新冲了上来。老渔民正处在岩石和登陆艇的铁大门之间,如果不立即躲开,铁大门撞到他身上就会筋断骨折,甚至有生命危险。
站在艇甲板和岩石上的人,发现了这个险情,一种为人民群众生命担心的强烈感情使大家惊呼起来:“快!危险!阿公躲开!”“快!赶快把阿公救起来!”艇上的人飞快地跑上指挥台,想要来个紧急退侔;岩石上的人伸出手臂,想要拉他登上岩石。但这些措施都已经来不及了。
登陆艇的铁大门和岩石之间的距离迅速在缩短,而这位老渔民显然被礁石丛碰伤了什么地方,仓促间挣扎不起来。
大伙急得冒火,却没有办法援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