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美钢琴家讲:中国内地的音乐学院培养声乐、器乐类学生并不要求学习“四大件”(指和声、曲式、复调、配器),这些被划为作曲系学生的必修课。正是出于弥补这种课程缺陷的考虑,但昭义请作曲系教授给钢琴比赛选手讲课已经成为他的课程安排。但昭义坚持,演奏专业学生请作曲系教授做一点作品分析非常必要。2000年7月,在李云迪参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之前,但昭义带着李云迪登门向原作曲系系主任黄虎威教授求教,面向李云迪一个人上“作品分析”课,但昭义带着乐谱自始至终同桌旁听,黄教授上了4个半天、4个单元,一次3个小时。当紫茵采访黄教授时问道:“别的钢琴老师有没有找过您做这件事?”黄教授答道:“没有,从来没有,但昭义是第一个来找我为学生讲课的钢琴老师。”
但昭义还亲自制定钢琴大师演奏的各种版本的分析课,“他经常为备课找来各种名家演奏的唱片作观摩比较……在研读乐谱的基础上通过听唱片来做比较印证,而不是先前我们谈到的那种靠'听唱片备课'”。但老师的一位学生讲:“但老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经常为学生组织'唱片赏析会'。在那CD还不十分普及的年代里,就能很有远见地培养学生学习大师的演奏。”但昭义本人讲:“因为手上掌握的文献有限,必须大量备课。我们查阅资料,尽可能地搜集世界著名钢琴家演奏的音响资料,反复聆听研究,反复分析对比,力求吸纳各家所长,融会贯通,以加深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和音乐风格的把握。”在1996年的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前期,但昭义讲道:“我带着陈萨读传记,查资料,听音响,作案头工作,从理解上打好基础;我们又从演奏上反复探寻有表现力的声音,寻觅贝多芬晚期的风格特点,感悟和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内涵。由于确立了较高的艺术目标,付出了锲而不舍的刻苦努力,尽管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我们还是最终走进了贝多芬的音乐世界。比赛时,陈萨的演奏深深地打动了评委,甚至令有些评委动情抹泪,成功地'闯'过了第一关。正是第一轮的出色表演为她最后取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还有一种课程,就是课外自然与社会体验的活动课程。学生薛啸秋要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录制《黄河》钢琴协奏曲,但老师要求他一定亲自去黄河看看,感受自然;去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感受历史。这种课程与教学真可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然与社会对于艺术家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使艺术家获得丰富的内心情感和艺术表现的构思。由此,艺术家通过自然与社会的体验,加上艺术修养才能造就了艺术的“魅力”。
但老师在薛啸秋录制《黄河》的前期教学中做了很多工作,他曾开玩笑说:“我的嗓子是怎么哑的?你们去问薛啸秋。”据薛父讲,都是因为给薛啸秋唱《黄河》唱哑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