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灵魂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1306768
  • 作      者:
    朱山坡[著]
  • 出 版 社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他们是中国文坛的新力量,他们独树一帜,他们堪可信赖。
  人民文学奖获得者、小说选刊年度大奖获得者、郁达夫小说奖获得者、上海文学奖获得者…………
  太白文艺出版社精选国内文坛一流青年小说作家全新力作,收入新力量系的作品,均为作家未曾集结出版过得中篇小说,为读者呈现中国青年小说家最独特的一道文学风景。

展开
作者简介
  朱山坡,1973年8月出生,汉族,广西北流市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长篇小说《懦夫传》、《我的精神,病了》等,出版有小说集多部。曾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上海文学》奖、《广西文学》奖等多个奖项,有小说被译介俄、美、英、日、越等国。现供职广西文联,为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
展开
内容介绍
  朱山坡的小说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以简约的语言、从容的叙事、奇崛的想象力,彰显出了一种先锋的品质。他的讲述,如冰山之一角,奇险陡竣,斑驳陆离,而故事的大部头,深冷无言,隐藏于茫茫海面之下。他的小说所表达的独异的精神体验,在中国“70后”小说家中独树一帜。
  朱山坡近年来短篇小说精选。有在文坛产生影响的《陪夜的女人》《新力量:灵魂课》等名篇。《捕蟮记》《躺在表妹身边的男人》《单筒望远镜》写饥饿、凄苦、惊悚,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悲愤。在众多冷峻的短篇中,《小五的车站》因其温暖而浪漫,显得尤为特别。
展开
精彩书评
  ★短篇小说我选《陪夜的女人》为大奖。小说虽然略嫌单薄,但透露出看人世特别的眼光。这名作者的其他小说《丢失国旗的孩子》《跟范宏大告别》等,似乎共同体现出某种良好的迹象,就是趋向于形成自己的写作世界,应当鼓励。
  ——作家 王安忆
  
  ★朱山坡的短篇小说以简约的语言、从容的叙事、奇崛的想象力,彰显出了一种先锋的品质。他的小说所表达的独异的精神体验,在中国“70后”小说家中独树一帜。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评论家:谢有顺
  
  ★《陪夜的女人》使我们再次认定朱山坡的才华。这是个非用短篇来写的、题材颇为独特的小说,写一个老不死的老人在村庄里夜夜撕裂人心的叫喊,以及一个雇来陪护他的船上女人。老人叫喊着弃他而去的妻子,灵魄迟迟不肯离去;在那些日子里,来陪夜的女人身兼了帮工和牧师。她干练、利索、善解人意,与老人陌路相逢,却成为他与这个世界最后的精神维系。这是个冲击和撕裂心灵的作品,精神性写作之范例。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原主任、评论家:胡平
  
  ★朱山坡写小说不甘平庸,总想寻找一个独树一帜的角度,想和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一样例不虚发,见血封喉。正因这样,他的作品总是散发出奇巧的光芒,将读者引入崎岖的羊肠小道,总是按捺不住一种制造阅读陷阱的冲动,时不时在文字的草丛中打埋伏,在叙述的转弯处让野兔甚至老虎突然显身,令人惊魂失色。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评论家:黄发有
  
  ★《陪夜的女人》描写下层社会的迁徙和欲望,生死大限的庄严和不堪,由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缓缓引出。人物和情节在荒谬和温情之间来回摆动,极具张力。
  ——哈佛大学教授、评论家 :王德威
展开
目录

爸爸,我们去哪里
骑手的最后一战
鸟失踪
天堂散
回头客
响水底
我在南京没有朋友
一个朋友叫李克
躺在表妹身边的男人
捕鳝记
小五的车站
单筒望远镜
少年黑帮
两个棺材匠
山东马
送我去樟树镇
你为什么害怕乳房
最细微的声音是呼救
灵魂课
陪夜的女人
后记:写作的秘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