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空间共享——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城镇化(第二版)
0.00     定价 ¥ 6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198561
  • 作      者:
    武廷海 张能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共享”成为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也被列为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本原则。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城镇化的地位、作用和策略,都是值得深思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书用新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城镇化,视角独特,论证有力,颇具启发性,第一版出版以来已经在学界引起广泛讨论。本次出版,在2013版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针对新冠疫情下如何重新认识中国的城镇化与空间共享,如何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过程中化解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健康所造成的巨大冲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本书不仅是一本优秀的城市理论和城市发展著作,也是高水平的学术文化类读物。

展开
作者简介

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系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人居环境科学学科卷,人居分支主编,《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执行主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与“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等。

张能,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城市与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空间规划研究与实践,参与“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纲要”“雄安新区起步区人口职住空间平衡专题研究”等课题。


展开
内容介绍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而席卷人类社会的历史趋势,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国家发展的方向和全局。本书借鉴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将中国城镇化视为一种空间实践,总结历史经验与规律,揭示主要矛盾与问题,提出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空间需求、实现空间共享的战略建议。书中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受到国家意志的影响而主动调节,是扩大内需和应对风险的强大政策工具,需要进-一步发挥城市的保障性作用、改善城市空间质量、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进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展开
目录

引言 城镇化作为空间实践

第一章 新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理论

第二章 乡土中国的市镇发展

第三章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与消灭城乡差别

第四章 空间商品化与市场化

第五章 资本城镇化

第六章 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七章 走向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策略

第八章 在城镇化的空间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九章 新冠疫情下中国城镇化与空间共享再认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