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你是谁,怎么睡
3.夜猫子的对策
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但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不得不熬夜。据研究测定,熬夜可使人体内各种激素平均分泌量增加5%,这些激素如同兴奋剂一样能使人们维持正常的活动。但激素水平升高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升高,会导致血压上升、血管收缩、血液黏滞度增高,从而增加形成血栓的危险;如果经常熬夜,激素的分泌规律也会随之改变,心脏病乃至中风等致命性疾病就会悄然而至,还会造成免疫力下降、记忆力衰退、抵抗力降低、心理匮乏等一系列疾病。
如何在熬夜的同时,也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很多“夜猫子”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夜猫子的对策。
◎熬夜时不要睡一会儿再工作一会儿
对于喜欢熬夜的朋友来说,一杯热牛奶、一碗热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千万不要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给肠胃增加过重的负担,使得大脑缺氧。还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肚子,不能冻着,否则第二天很可能会闹肚子。熬夜的过程中,身体会失去很多水分,所以要经常给自己补充水分。熬夜的时候最好不要睡一会儿再工作一会儿,人体就好比机器,经常性地开一下关一下是非常不好的,最好等彻底忙完了再休息。
◎熬夜时隔段时间洗一次脸
人在熬夜的时候,脸上特别容易出油,这是因为熬夜容易造成内分泌紊乱。因此,熬夜的时候最好每隔一个小时用冷水洗一次脸,尤其是经常对着电脑的人,用冷水洗脸,一方面可以把脸上的油清理掉,另一方面冷水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使人在极度的疲惫中振奋一点儿精神。在洗完脸之后,还可以做一些舒展身体的运动,比如扭扭腰、踢踢腿之类的。
◎熬夜饮食攻略
中医有种说法,经常熬夜的人容易导致阴亏阳亢而产生阴虚内热的症状,但我们可以用合理的膳食来进行身体的调养,使精力充沛。熬夜首先最伤的是眼睛,这是因为熬夜会导致体内缺乏大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如果不及时补充,就很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症。平时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保证每天有足够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摄入。经常倒班的人应该多吃黄瓜、西红柿、香蕉、胡萝卜,研究发现,这四种蔬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松果体素,与人体的松果体素类似,能有效改善人的睡眠状况。在合理膳食的过程中,一定要拒绝垃圾食品,很多熬夜族身边都会放一些方便面、薯片之类的垃圾食品,饿了的时候顺手拿来充饥,殊不知,这些食品对健康是很不利的,它们会增加消化道负担,吃多了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血脂增高。另外,也不要吃一些油腻生冷的食物,它们容易引起淤食而诱发胃肠道疾病或急性胰腺炎。
◎熬夜注意事项
熬夜的过程中我们会感觉很累,但是无论多累,中间最好不要上床休息;如果觉得困乏了,而事情还没有忙完,你可以先停下手中的活儿,到窗口望一望夜空,喝杯热咖啡或红茶等刺激性的饮品提提神,但其浓度不要太高,以免伤胃;熬夜时,大脑的运转程度也会比日常大很多,大脑需氧量也会随之增大,应该时不时来一次深呼吸,以此来缓解大脑的疲劳;事情忙完后,要收回心神,而不要让大脑再处于高负荷状态。
◎熬夜后的补救
熬夜完了,记得要敷脸,也可以做面膜,把脸上的水分补充回来,否则脸部很容易衰老。然后在脸部稍微按摩按摩,刺激一下脸部的血液循环。最后做一个简易的柔软操,舒活一下紧绷了一夜的筋骨。多吃点水果,补充维生素,到了第二天中午,一定要睡一个午觉,否则,接下来的几天,整个人的精神都会萎靡不振。
温馨小贴士:
身体经过一夜的超负荷工作,已经累到了极致,倘若不及时休息,所消耗的能量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很容易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健康。但是要注意,熬夜之后不要立刻倒头就睡,应该先用温水洗把脸,把脸上的油光、角质洗掉,这样会感觉比较放松,然后再去休息。
7.婴幼儿的睡眠诀窍
人一生有将近1/3的时间用来睡眠,可见睡眠的质量直接关乎健康。而对于小宝宝来讲,睡眠质量更是对身体各方面的发育起着决定作用。随着宝宝的成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部分是由睡眠质量不好导致的。如果不及时解决,睡眠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甚至还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父母应从婴儿期开始,便培养宝宝健康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是宝宝生理和心理发育最有力的保障。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诀窍能够让宝宝睡得好,睡得舒服呢?
◎睡前放松
大多数成年人都知道,睡前尽量地放松自己,比如看看书、听听音乐等,尽量使自己的身心平静放松,这样入睡之后,会睡得更安稳,睡眠质量也能得到提高。同样,宝宝睡前也需要放松放松。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让宝宝睡前放松的目的呢?其实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宝宝洗完澡之后,给宝宝讲一两个童话故事,或者讲一些小动物的知识。慢慢地,宝宝就会甜甜地睡去。也可以在睡前和宝宝玩一个安静的小游戏。但是专家建议,睡前尽量不要和宝宝玩太兴奋的游戏,这样反而达不到目的。睡前剧烈活动,会使大脑控制肌肉神经的神经细胞呈现极强烈的兴奋,这种兴奋在短时间里不会安静下来,从而让宝宝难以入睡。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父母都希望宝宝睡觉的时候都能自己安然入睡,因此怎么培养宝宝独立睡眠的问题就成了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要想让宝宝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需要父母的耐心和坚持。宝宝睡前要注意饮食,不要给宝宝吃太多东西。东西吃多了,来不及消化就睡觉,这样反而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也不宜过多饮水,否则宝宝容易尿床。但是,也不要让宝宝空腹睡觉,饥饿感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质量,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适当补充一些食物。让宝宝按时入睡,形成睡眠生物钟,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必要。在宝宝睡着的时候,父母最好不要去拍宝宝,也不要抱起宝宝,让宝宝自己安安稳稳地睡,久而久之,宝宝自己就会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样父母也就可以少操心了。
◎父母等宝宝睡熟了再离去
宝宝小时候,多数情况下都需要父母在旁边哄着才能安然入睡,而宝宝入睡后,又分为浅睡状态和熟睡状态。父母经常会遇到这种状况:把宝宝抱在怀里边走边摇,慢慢地,感觉宝宝已经睡着了,脸上还带着微笑,这时把宝宝放到床上自己睡,可是正想离去时,宝宝却醒了,并且哭个不停。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宝宝还没有真正睡着,只是处于浅睡状态,这个时候宝宝如果脱离了入睡时的状态,就很容易醒过来。因此,父母应该再过十几分钟,等宝宝呼吸声减弱,四肢松软,逐渐进入熟睡状态时,再把宝宝放下,然后悄悄离开。
◎克服宝宝恐惧心理
当宝宝独自睡觉,或在半夜醒来的时候,通常会感觉到恐惧,需要父母在身边陪伴。这个时候,父母要让宝宝感觉到你一直在他身边照顾他,不会离开他,会在他身边一直保护他。慢慢地,宝宝就会放松下来。
◎帮助宝宝二次入睡
宝宝睡眠周期比较短,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都处于浅睡眠状态,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而惊醒。有些宝宝醒来后,能很快又进入梦乡,但有些宝宝则需要大人的帮忙,因为他们醒来后,第一时间就是找自己最熟悉的身影。当他们发现没有大人在身边时,就容易感觉害怕,一害怕就睡不着。这时候,父母应该给宝宝一些轻柔的爱抚,或者哼一哼安眠曲,引导宝宝再次睡去。
温馨小贴士:
父母在给宝宝选择婴儿床时应该注意,一张合格的婴儿床首先床底要够深,可以让宝宝舒服地待在里面而不至于掉出围栏。床上的用品也应该尽量柔软舒适,因为宝宝的皮肤很娇嫩。窗户、暖气、台灯、墙上的装饰品、家具、绳索等物品都需要多加小心,因为宝宝可能会抓着这些东西爬出婴儿床,这是非常危险的。
8.一年一度高考到,失眠学生找对药
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们越来越忙,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失眠。
有资料显示,90%以上的学生在高考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失眠问题尤为突出。对高考考生来说,失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焦虑、压力和情绪激动导致短期失眠,同时会伴随自我挫折感的产生;二是为了多看点书,夜间学习较晚,又不及时补充身体能量,饥饿感和手脚冰冷导致失眠。因此,失眠问题对于考生来说,不仅是休息问题,还会严重影响高考的士气。
一位高三同学说:“其实我本来并不怎么紧张,但是父母好像显得比我还紧张。晚上我休息了,他们反而没有休息,等我关灯睡了,他们还会蹑手蹑脚地打开房门,看我是不是真的睡着了,结果倒把我弄醒了。有时候一晚上他们要看好几遍,我想他们肯定比我还紧张,对我抱很大期望,所以我很担心考不好,结果晚上就睡不着了。”
高考期间学生的失眠问题,不仅学生着急,有时候父母比学生更着急。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应对高考期间的失眠问题呢?
◎饮食问题要重视
很多考生容易在考前出现暴饮暴食的状况,特别是父母,觉得孩子要高考了,应该好好补补身子,结果买了一堆的补品,每顿饭都是丰盛得不能再丰盛。殊不知,经常暴饮暴食容易导致以下状况:
①疲劳: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
②胃病: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
③肠道疾病:脂肪堵塞在肠道里,容易造成肠阻塞;
④神经衰弱:晚餐过饱,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诱发神经衰弱。
这些状况会让学生无法拥有一个稳定的睡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最后难免会影响学习。
◎不要过度关注睡眠
什么是过度关注?考生快要考试的时候,总觉得一定要休息好,睡个好觉,这样才能考得好。而父母也觉得孩子要考试了,家里电视也不准看了,早早地关灯睡觉。这些有别于平常的行为,都是过度关注的表现。其实,睡眠的最大障碍就是过度地关注它。每当考生快要入睡时,总会担心睡不着,或者害怕失眠,于是就会对睡眠产生焦虑,越担心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焦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对于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考前放松,避免过度紧张。
◎睡眠有节律
很多考生每每临近考试的时候,就开始在晚上大量做题,不按时上床睡觉,打乱了平时的睡眠习惯。一个人形成了自己的作息时间后,也就定好了自己体内的生物钟,生物钟一旦形成,就不能随意打乱,否则就会影响睡眠。比如你上个月每天都在晚上10点左右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醒来,但是考前的两个星期,你突然每天晚上12点才睡,这样体内的生物钟就会抗议,到了晚上10点它就会要求你睡觉,你身体的各种机能也会按照以前的生物钟,渐渐转入休息状态。这时你若是强迫自己保持清醒,你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从而很容易导致失眠。因此,即使快要考试了,也应该尽量按平时的作息规律休息,不要和自己的身体对抗。
◎不要把功课带上床
有些考生喜欢睡前躺在床上思考题目,想着想着,发觉越来越精神,越来越不想睡觉了。还有些人因为老想不出解答的方法,所以变得烦躁,又不肯放弃,再继续想,可是越想越烦躁,最后导致了失眠。所以,当要睡觉的时候,就不要再想问题,尽量使自己保持安静,摒弃一切杂念,让自己安心入睡。
◎自我暗示,轻松入睡
高考其实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战争”,有多少学生和父母为此心力交瘁。作为高考的参与者,考生要懂得调整自己的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鼓励自己,暗示自己。当躺在床上的时候,要告诉自己睡眠是必须的,不要打疲劳战,这样只会得不偿失,并告诉自己一定会成功的。有了这样良性的心理暗示,情绪就会慢慢放松,入睡也就容易了。
温馨小贴士:
高考是个脑力活,只有休息好了,才可能发挥好。考生尽量不要更改平时的作息时间,睡不着也不用强迫自己,起来听听音乐或跟父母聊聊天。而且应该保持原来的生活节奏,该睡觉时就睡觉,睡不着也要平静地躺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