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creative practices for counseling the bereaved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523581
  • 作      者:
    (美)罗伯特·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编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唯有真诚的陪伴,才能抵御悲伤和痛苦
  国际知名哀伤疗愈大师罗伯特·内米耶尔力作
展开
作者简介
  罗伯特·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美国孟菲斯大学心理系教授,同时他也活跃于临床实践工作。他已经出版了20多本书,包括《当代社会的哀伤与丧亲:沟通研究与实务》和《建构主义心理治疗》等。他是《死亡学研究》杂志的主编,是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会长,同时也是死亡、临终与丧亲国际工作组主席。

  王建平 ,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和哈佛医学院各两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神医学主治医师(新疆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CB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与专业机构注册系统督导工作组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创始人,美国认知治疗学院(ACT)认证CBT治疗师,中国*一批注册督导师、创伤治疗师。主编和翻译《变态心理学》《认知行为治疗》等教材和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中外多个大学访问 / 授课 / 客座教授,在多个学会 / 学术期刊任职。在美国,连续三年学习实践CBT。践行科学家-实践家模式,从事心理咨询治疗、督导和CBT培训;研究强迫障碍、肿瘤心理问题、创伤与哀伤、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发生机制和心理干预效果。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导手册,它汇集了哀伤及丧亲咨询与治疗领域中富有创新性、鼓舞人心的干预方法。每种技术单独看都是非常强调创造性和实操性的。总体来说,它们展示了这个领域实践的丰富性,也就是近几十年来,多元背景下不同临床心理学家所使用的一些有效的针对丧亲者需要的方法。
  理念的颠覆与蜕变
  人之所以快乐,并非刻意忘记失落,而是学会了疗愈。
  面对过去的哀伤,我们如何重拾快乐?
  面对亲人、朋友的丧亲苦楚,我们如何劝慰他们走出阴影?
  面对来访者的焦虑和痛苦,我们如何疗愈他们?
  本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导手册,汇集了哀伤咨询与治疗领域非常富有创造性、非常鼓舞人心的干预方法。每种技术都非常强调创造性和实操性,充分展示了这个领域实践的丰富性,即近年来多元背景下不同临床心理学家所使用的一些针对丧亲者的有效方法。不管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工作者,都将会在本书里发现许许多多的实践性理念。
  本书系统介绍了哀伤辅导与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各种技术,非常适合心理治疗师、临床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护士等人使用。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汇集了各种哀伤治疗技术,像一本哀伤治疗的百科全书,内米耶尔教授没有偏好任何一个流派,而是尊重各个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使这本书百花齐放。在书中,你可以看到传统的认知疗法,也可以看到接纳与承诺疗法;你可以看到艺术疗法,也可以看到后现代的叙事疗法。我相信无论你是哪个流派的治疗师,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相应的应对哀伤的方法,而且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和禁忌的对象;同时,每种方法都是基于真实案例进行介绍的,增加了读者的感性认识。
  ——王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哀伤事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治疗也并非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所有的咨询师和治疗师都能熟练地把握和处理。
  这是一本能够促进深入理解,了解全貌,提高认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指导的操作手册,是一本能够使读者更有效地进行哀伤治疗、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强烈推荐!
  ——张宁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教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展开
精彩书摘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
  哀伤治疗中的共情精神 杰弗里·考夫曼(Jeffrey Kauffman) 本章与第1章有类似之处,也关注治疗的现场,并强调治疗师的共情精神。共情精神是处理哀伤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基础部分。共情的立场是治疗关系的基础,在此之上的治疗空间则可以容纳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处理具体的哀伤体验。本章中我最关注的是描述治疗师的共情现场,并阐述它是如何在架构起其他技术的同时,使心理干预产生效果的。
  治疗母体 治疗师的在场以治疗师对来访者哀伤的开放、包容和理解为基础,这是高于一切的准则。在这一治疗关系的母体中,来访者通过治疗师的回应来体验自己的哀伤——治疗师的回应是一个饱经痛苦的个体和倾听者之间的连接点,具有巨大的潜能。这种对来访者丧失体验的共情是在治疗处理中最含蓄和最基本的维度。
  与丧亲者“待在一起”有时候称为倾听或共情式倾听,但是治疗师不仅仅是通过耳朵这个器官来感受来访者,而是需要遵循治疗准则,用包容的态度来面对来访者所带来的哀伤。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访者才会和治疗师在治疗关系的基础上体验哀伤。来访者对哀伤的表达,不管是公开的还是含蓄的,口头的还是文字的,无声的还是有声的,言语的还是行动的,都能与治疗师的包容相结合,这就是“现场的图景”。
  此时治疗的双方都彼此契合。在这样的环境中,来访者处在当下,一方面将自己的哀伤娓娓道来;另一方面也体验着治疗师所感受到的哀伤。这种哀伤治疗师和丧亲者之间的共情投入就是治疗师对来访者痛苦的开放、包容和理解。它提供了一个“容器”,来访者可以在这个“容器”里以一种安全的方式体验哀伤痛苦,而这种痛苦体验的方式在此之前是封闭和阻滞的。奥秘 治疗师对来访者哀伤的包容激活了动态的治疗关系,形成了治疗中沟通的基础。然而,在治疗现场,治疗关系本身以及来访者自身的体验是一个内隐的维度,它们都不会非常明确地表现出来。而在治疗现场,治疗师最关注的就是对这种内隐的维度保持开放和尊重。那么,治疗现场本身的存在和意义就成了治疗发挥效果的奥秘,这超越了图像和语言的存在。治疗师和来访者“待在一起”,这就是人性中最伟大的奥秘。治疗师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神圣空间(sacredspace),丧亲者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徜徉,而不再受到以前那个世俗的、专业的、科学的、商业的世界及其意义的困扰。在治疗师的共情现场,来访者的思想可以在哀伤的世界中自我探索,这样有助于找到哀伤的本质。以及相应对的方法。
  哀伤之痛也会超越象征意义的维度。与哀伤治疗相关联的具体的哀伤痛苦,是来访者问题核心的无形表达。在哀伤治疗的现场,治疗师置身于失去与联结、生存与死亡的奥秘之中。来访者的痛苦中包含着一个隐藏着的哀伤的核心维度,但是它过于神圣、强大和令人惊恐以致它不会自发地显现出来。另外,治疗关系还涉及一个思维和语言的符号表达之外的维度。
  这并不需要治疗师在处理关系时,将一种自然的人类之间的连通看作奇怪而神秘的东西,而是只需要认识到这是它本身的深度和奥秘。
  作为倾听者,哀伤治疗师遵循弗洛伊德称之为“自由浮动的注意”这一概念,这是一种倾听技巧。这一技巧并不是将注意力放在具体的意义上,而是对来访者谈话中所包含的意义持开放的态度。治疗师需要倾听的是那些本身存在但又没有被来访者自身意识到的内容。“自由浮动的注意”是一种在哀伤治疗现场找寻未知信息的方式,这种未知的信息已经被来访者所表达,但来访者自身却未曾意识到。
  ……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致谢
第一部分 工作框架/ 1
第1章 在场、处理和步骤
哀伤治疗中咨询技术水平的关系框架/ 1
第2章 哀伤治疗中的共情精神/ 12
第3章 西拉
哀伤的正念指导/ 17
第4章 追随哀伤的轨迹
一种哀伤的干预框架/ 22
第二部分 调节情绪/ 26
第5章 哀伤监测日志/ 26
第6章 绘制失落的地形图:是哀伤?不是哀伤?/ 30
第7章 体验哀伤之痛/ 34
第8章 适用于丧亲者的精神科药物/ 37
第9章 正念训练/ 41
第10章 多次丧失及“影响圈”技术/ 45
第11章 重构噩梦/ 48
第12章 形象化预期性哀伤/ 51
第13章 直觉的幽默感/ 53
第三部分 和身体工作/ 56
第14章 类推倾听/ 56
第15章 拍掌气功/ 60
第16章 穿过沙子的手/ 64
第17章 从哀伤中走过,在哀伤中呼吸/ 69
第18章 保持联结的身体意象/ 73
第19章 关于身体的写作/ 78
第20章 信任的身体/ 83
第四部分 转化创伤/ 88
第21章复杂性哀伤和创伤:哪个应该优先治疗/ 88
第22章 复述死亡故事/ 92
第23章 呼唤遭受暴力死亡的亲人并与其建立联盟/ 99
第24章 眼动脱敏和再加工/ 103
第25章 建构闪回的意义/ 108
第26章 创伤对话/ 112
第27章 冲突性家庭和代际间家庭中的创伤性哀伤/ 116
第五部分 改变行为/ 121
第28章 行为激活/ 121
第29章 应对困难的日子/ 125
第30章 自信心训练/ 129
第31章 寻找平衡的写作干预/ 133
第六部分 重构认知/ 137
第32章 利用行为实验来改变灾难性误解/ 137
第33章 面对丧失时的合理反应ABC模型/ 141
第34章 接纳与承诺疗法/ 145
第35章 合理情绪身体想象/ 149
第36章 适用于丧失关系的图式疗法/ 153
第37章 针对儿童哀伤障碍的认知重建/ 157
第七部分 应对阻抗/ 162
第38章 “你允许自己感觉不错吗?”/ 162
第39章 哀伤治疗深层修通时的公开表述技术/ 165
第40章 哀伤管理中有控制的回避/ 169
第八部分 寻找意义/ 173
第41章 通过态度来寻找意义/ 173
第42章 通过指导性的日志记录来促进意义建构/ 178
第43章 对丧子父母使用“丧失特征描述”技术/ 183
第44章 隐喻性再定义/ 187
第45章 灵修/ 191
第九部分 重写生命叙事/ 195
第46章 生命回顾/ 195
第47章 丧失时间线/ 199
第48章 虚拟梦境故事/ 203
第49章 寻找你的声音:创造疗愈的对话/ 207
第50章 记录儿童的生命故事/ 211
第51章 故事山/ 215
第十部分 整合艺术/ 218
第52章 跨通道的表达性艺术/ 218
第53章 蒙太奇艺术处方/ 223
第54章 播放列表/ 230
第55章 隐喻的沙盘治疗/ 235
第56章 你的名字里有什么/ 241
第57章 心的秘密/ 245
第58章 艺术工作室程序/ 248
第十一部分 加强记忆/ 252
第59章 打开家庭相册/ 252
第60章 纪念的旗帜/ 256
第61章 回忆片段/ 260
第62章 孩子们的记忆坊/ 263
第63章 记忆盒子/ 267
第64章 大自然的提醒物/ 271
第十二部分 重新建立联结/ 275
第65章 介绍死者/ 275
第66章 通过意象引导想象联结/ 279
第67章 给死者写信/ 283
第68章 引导与死者的想象性对话/ 287
第69章 空椅技术/ 291
第70章 生命印记/ 300
第71章 从悲伤到遗赠/ 303
第72章 时光文档/ 308
第十三部分 修订目标/ 313
第73章 为哀伤历程中的自我照顾设定目标/ 313
第74章 定义自己,展望自己/ 317
第75章 应对假期的思维导图/ 322
第76章 沃登模式在战时丧亲中的应用/ 325
第十四部分 外部资源获取/ 329
第77章 诗歌与阅读疗法/ 329
第78章 阅读疗法在儿童中的应用 / 333
第79章 哀伤和丧失的网络支持 / 337
第十五部分 与他人一起哀悼/ 340
第80章 协调社会支持/ 340
第81 章 解决丧亲支持团体关系的破裂问题 / 344
第82章 与夫妻和家人谈话的技巧 / 349
第83章 在工作场所建立讨论小组 / 353
第84章 行善意之举 / 356
第85章 繁星满天 / 359
第86章 对假性精神病老年患者预期性哀伤的团体治疗 / 363
第十六部分 仪式转化/ 366
第87章 治疗性仪式/ 366
第88章 赤足漫步 / 369
第89章 哀伤螺旋 / 373
第90章 记忆船 / 377
第91章 自杀死亡后的支持性“丧失仪式” / 381
第十七部分 治疗者的治疗/ 384
第92章 治愈伤痛的智慧圈/ 384
第93章 “穿上他的鞋” / 389
第94章 减轻助人者的哀痛负担 / 393
后记 / 397
贡献者一览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