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能源资源
1.2 能量从资源到应用的转换
1.2.1 能量的转换
1.2.2 热力发电能量转换
1.3 低品位热能资源
1.3.1 太阳热能
1.3.2 地热能
1.3.3 工业余热
1.3.4 海洋温差能
1.4 利用低品位热能发电和制冷
1.4.1 低品位热能发电制冷技术
1.4.2 有机工质发电制冷技术发展与回顾
1.4.3 有机工质发电制冷技术应用现状
第2章 有机工质
2.1 有机工质的种类
2.2 有机工质的热物性
2.2.1 饱和性质
2.2.2 干湿性
2.2.3 有机工质与纯水的比较
2.2.4 有机工质近临界特性
2.2.5 有机工质超临界特性
2.3 有机工质的环保和安全性
2.3.1 有机工质的环保性
2.3.2 有机工质的安全性
2.4 混合有机工质
2.4.1 共沸及近共沸混合工质
2.4.2 非共沸混合工质
2.5工质选择的基本要求
第3章 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
3.1 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基本原理
3.1.1 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概述
3.1.2 有机工质朗肯循环主要部件
3.2 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热力过程
3.2.1 基本热力过程
3.2.2 系统总体性能
3.2.3 影响因素分析
3.3 复杂型有机工质朗肯循环
3.3.1 复杂型朗肯循环概述
3.3.2 回热循环
3.3.3 再热循环
3.3.4 抽汽回热循环
3.3.5 不同复合循环的性能比较
3.4 近临界有机工质朗肯循环
3.4.1 热力学模型与计算方法
3.4.2 近临界ORC循环性能
3.5 超临界有机工质朗肯循环
3.5.1 超临界循环基本热力过程
3.5.2 超临界系统性能
.6 系统主要设备的热力性能
3.6.1 蒸发器热力性能
3.6.2 膨胀机热力性能
第4章 有机工质制冷过程
4.1喷射器
4.1.1 工作原理
4.1.2 定压混合
4.1.3 喷射器设计计算
4.1.4 喷射器性能
4.2 喷射式制冷
4.2.1 概述
4.2.2 工作原理
4.2.3 热力学模型
4.2.4 工质选择
4.2.5 喷射式制冷系统性能
4.3 吸收式及吸附式制冷
4.3.1 吸收式制冷工作原理
4.3.2 吸收式制冷工质
4.3.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4.3.4 氨水吸收式制冷
4.3.5 吸附式制冷
第5章 发电制冷复合循环过程
5.1 简介
5.1.1 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循环
5.1.2 氨水吸收式发电制冷复合循环
5.1.3 喷射式和吸收式发电制冷比较
5.2 喷射式复合循环热力学模型
5.2.1 喷射式复合系统状态点
5.2.2 状态点热力参数
5.2.3 循环系统热力模型
5.3 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循环性能
5.3.1 循环基本性能
5.3.2 工作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5.4 工质对复合循环性能影响
5.4.1 工质选择
5.4.2 工质对循环效率的影响
5.4.3 工质对循环压力的影响
5.4.4 工质对设备性能的影响
第6章 有机工质发电制冷系统热力计算与设计
6.1 化工过程余热发电系统热力计算与设计
6.1.1 芳烃热源概况
6.1.2 热源特性
6.1.3 工质选择
6.1.4 ORC发电系统热力计算及设计
6.1.5 有机工质向心透平设计
6.2 太阳能喷射式电冷联供热力计算
6.2.1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6.2.2 工作原理
6.2.3 热力计算
6.2.4 影响因素分析
6.3 非能动式发电制冷系统热力计算和设计
6.3.1 简介
6.3.2 发电过程
6.3.3 非能动式喷射制冷
第7章 低温热能发电系统应用案例
7.1 我国低温热能发电应用
7.1.1 西藏那曲双循环地热电厂
7.1.2 广东省丰顺县地热电站
7.2 国外有机工质发电设备
7.3 国外有机工质热发电系统应用案例
7.3.1 德国有机工质发电案例
7.3.2 美国有机工质发电案例
7.3.3 日本有机工质发电案例
7.3.4 意大利Asiago生物质热电厂
7.3.5 奥地利有机工质发电案例
7.4 有机工质发电和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