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过程
大洋中海水的持续运动形成了诸如海浪、风、洋流、潮汐等海洋过程。海浪是海洋特有的现象,看起来像一条条由水组成的脊在海面平行移动。事实上,海水并不随浪尖移动方向运动。海浪是在水面传播的一种横波,水分子只在原地做上下的往复运动而不随波前进。运动的轨道为一个扁长的椭圆。大多情况下,海浪由海面的风引起,正所谓“无风不起浪”。由于海浪使表面海水进行垂直运动,有效地促成了表层海水的相互混合。
尽管海水不会沿着海浪运动的方向运动,但是在海中还是存在着水体大规模迁移的运动。海洋表层的水,以巨大的规模、相对稳定的速度,缓慢地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地不断流动,称为洋流,也叫海流。洋流驱使着海水不断在大洋中运动,时而潜入深海,时而浮出水面。由于洋流经历的路程是如此之长,一个水分子可能要用近1000年的时间才能环绕地球一次。洋流主要由风的推动或水体间密度的差异造成。
风推动着占海水总量近10010的表层海水沿着全球风带的方向运动。这种以风为动力的洋流叫做风海流。其中,最著名的是将赤道附近的温暖海水带向大西洋北部的墨西哥暖流。墨西哥暖流对于气候的贡献是显著的,倘若没有这个暖水的输送过程,大西洋中喜爱暖水环境的生物便不会像现在这样繁荣,而且北美东部和欧洲西部的气候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温暖。
风海流使得海洋表层的海水运动,这种过程有效地增加了海洋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例如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区、南北美洲的西海岸等地区等。在一年中的特定季节,盛行风向使得这些地区的表层海水向大洋中心运动。由于表层海水的流失,下层海水不得不“上泛”形成补偿流。上泛的深层海水将海底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到海面,为生活在这里的光合作用生物提供繁衍所需的营养,并且为该区域的鱼类、贝类、海鸟等提供丰富的食物。
与海洋表面的风海流不同,深水洋流并不依靠风力。密度的差异导致了水体之间的相互运动,这一过程就形成了深海海水的大规模运动。从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了解到密度与温度和盐度息息相关。我们把温度因素简称为“热”,把盐度因素简称为“盐”,因此海底密度流又叫做热盐循环。在两极附近,表面的海水被寒冷的空气冷却,导致密度的上升。而结冰过程令盐度增大,更加剧了密度的上升。最终,两极附近的表层海水会因为密度过大而开始下沉。尽管水体下沉的速率非常缓慢(约1.2厘米/天),但是其下沉总量却非常惊人。这一由两极为起点的深海密度流在水下不断地向赤道海域流动,并且最终在低纬地区上浮形成上升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