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学景观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07801
  • 作      者:
    文海家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以常见地学景观为主线,以中国著名地学景观实例为主、国外地学景观实例为辅,从地学角度阐述风景石、地震火山、山岳、峡谷、岩溶、雅丹、丹霞、泉水、瀑布、石窟、石刻等景观地学成因,着重讨论地学景观的赏析文化,包括其自然审美特征分析,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文学、宗教、军事、民俗文化和书法、绘画、石刻、雕塑艺术等人文艺术审美。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地学景观文化的相关概念
  一、基本术语
  地学:即研究地球的科学,是对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统称,包括地质学、地理学、地貌学等。
  景观:泛指各种风景、风貌、景色、景致,它是指具体、形象的景物,是游人最基本的观赏单元,是风景或科学考查工作者最基本的研究单位。不同种类的景观组成景点,相对集中的景点组成景区。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又可分为主景观、次景观和陪景观。
  地学景观:是指由地质营力塑造的地质体本身的物质构成和以地质体为骨架或基础的各种自然景观的总称,包括风景地质、风景地貌和风景水等几大类。地质体,是固体地壳中任意给定范围内的三度空间实体,其范围大小和形态,视研究对象和目的而定,包含了该范围内的全部地质要素,它可以是岩体、土体或岩土混合体。本书着重阐述地学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由具有一定美学、科学价值,且具有旅游吸引功能和游览观赏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所构成的自然风光景象,也就是指大自然自身形成的自然风景,如银光闪闪的河川、千姿百态的地貌、晶莹潋滟的湖泉、波涛万顷的海洋、光怪陆离的洞穴、幽雅静谧的森林、珍奇逗人的动物和温暖宜人的气候等,一般都具有奇、秀、雄、幽、旷等形象特征而给予人们各种美的享受。然而无论是大区域雄奇险秀的山水,还是一地一处大大小小别有情趣的幽谷、洞穴和造型奇特、生动的地貌,以及奇妙、多彩的石块、石子,都是地质体经过地质营力作用形成的。所以地学景观是自然风景资源的主体,它既可以构成特有的风景点,又可以是风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造景要素;或者说地学景观是造景的基本条件,是某一地域风景总特征的“本底”。它是整个自然风景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旅游资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还与城乡建设、风景园林和石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地学景观赏析:是指旅游主体,即游客从地学景观中获取自然美感体验及吸取人文内涵以提升精神享受的过程。
  二、概念
  地学景观文化属于旅游文化的一类,是指人类在认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学景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旅游文化,其主体是地学景观的自然美学特征与人文内涵赏析。
  前述“3N”旅游者需要的基本知识,一般都分散在不同的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中,人们难以快速获取。地学景观文化则依托于旅游客体即旅游对象,以各类常见地学景观为主线,从地学成因角度阐述风景石、山岳、峡谷、岩溶与洞穴、丹霞、雅丹地貌、泉水、瀑布、湖泊等自然景观的同时,着重讨论地学景观的赏析文化,包括其审美特征分析,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学、宗教、军事、民俗文化、书法、绘画、石刻、雕塑艺术等地学景观文化,体现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结合的教育价值与作用,使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了解自然景观形成缘由,以提高读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第三节地学景观的分类
  一、地学内涵角度划分
  如前所述,地学景观是指由地质营力塑造的地质体本身的物质构成和以地质体为骨架或基础的各种自然景观的总称,从地质内涵上说,包括风景地质、风景地貌和风景水等几大类。
  (1)风景地质主要是指地质营力形成的岩土体或其中的某些组分直接产生吸引功能所构成的各种自然景观的总称,分为风景石、风景地质构造遗迹、风景地震遗迹和风景火山遗迹等几大类。在地质景观比较集中的地区,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结合地质遗迹保护与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设立专门的地质公园,呈现的地学景观以地质营力直接形成的地质遗迹为主。例如,重庆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景观为地震遗迹,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以火山遗迹景观为主,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以冰川遗迹景观为主,而河南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则以地质构造和地层遗迹为主。
  (2)风景地貌则是内外地质营力对地壳综合作用形成的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自然景观的总称,通常认为是地学景观资源的主体。风景地貌的成因和形态特征具有多重性,因此无论何种分类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里仅简要介绍风景地貌的体量级别分类系统和吸引功能分类系统。
  ①风景地貌的体量级别分类系统,分为大尺度风景地貌、中尺度风景地貌和小尺度风景地貌。
  大尺度风景地貌:指一个地区总的地貌格局及其中的各类地貌单元。例如,我国的山地地貌所划分的几大山系:东西走向山系、北东走向山系、南北走向山系等,每一个山系又有许多大的山脉。又如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地貌,以及各大丘陵地貌区,其中又有数个山岳、湖泊或河流等风景地貌。大尺度风景地貌的特点是范围大,观赏价值以旷景、远景、背景为主,能使游人享受广阔、壮观、雄宏、阔远、迷远和平远等美感。图1—1为大尺度风景地貌景观——黄土高原。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从旅游谈起
第二节  地学景观文化的相关概念
第三节  地学景观的分类
第四节  地学景观赏析内容
第五节  地学景观赏析技巧简述
第二章  地学景观的天然设计与雕琢
第一节  内营力造景——地学景观的天然设计
第二节  外营力造景——地学景观的天然雕琢
第三章  风景石与石文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风景石
第三节  风景石的形成与类型
第四节  风景石的观赏价值
第五节  赏石文化概述
第六节  赏石艺术
第七节  赏石文化展望
第四章  地震及火山遗迹景观与文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地震及火山遗迹、遗址景观
第三节  地震及火山景观的类型
第四节  地震及火山文化
第五章  山岳景观与文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山岳与山岳景观
第三节  山岳的形成与类型
第四节  山岳旅游
第五节  山岳的观赏价值
第六节  山岳景观文化概述
第七节  山岳文化之五岳简介
第六章  峡谷景观与文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峡谷景观
第三节  峡谷景观的形成与类型
第四节  峡谷的自然审美特征
第五节  峡谷赏析文化
第六节  雅鲁藏布大峡谷简介
第七章  岩溶及洞穴景观与文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岩溶与洞穴
第三节  岩溶及洞穴景观的形成与类型
第四节  我国岩溶及洞穴景观的概况
第五节  岩溶及洞穴的观赏价值
第六节  岩溶及洞穴文化
第八章  丹霞地貌景观与文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丹霞地貌景观
第三节  丹霞的形成与类型
第四节  丹霞景观自然审美
第五节  丹霞景观人文赏析
第九章  雅丹地貌景观与文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雅丹地貌
第三节  雅丹地貌景观的形成与类型
第四节  雅丹景观自然审美
第五节  雅丹地貌景观人文赏析
第六节  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简介
第十章  泉水景观与文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泉水景观
第三节  泉水的形成与类型
第四节  泉水的自然美
第五节  泉水人文
第十一章  瀑布景观与文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瀑布景观
第三节  瀑布的形成与类型
第四节  瀑布的自然美
第五节  瀑布人文
第十二章  湖泊景观与文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湖泊景观
第三节  湖泊的形成与类型
第四节  湖泊景观自然审美
第五节  人文湖泊
主要参考文献
彩色图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