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anov的几何相似理论为选择性研究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方法,尤其是在选择性的问接估算法中(通常被作为假设条件)。Baranov提出这一原理后,对这一原理的争议就没有间断过。几何相似原理过于简单,不同网目的选择率曲线形状不可能相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高度不可能相同(Hamley,1975)。
作为一种被动性渔具,Rudstam等(1984)认为,刺网渔具的选择率是鱼的接触概率与接触后被留存概率的乘积,而接触概率与一尾鱼在取样期间的移动距离成比例;很显然,游泳速度大的鱼类接触概率明显大于游泳速度小的鱼类,鱼类的游速可以被近似地看成A,其中A、日为系数,并将游速的影响考虑到刺网渔具的选择性模型中(取B=0.8)。Hamley(1975)也对刺网几何相似理论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大网目刺网的渔获效率更高,其选择曲线高度也高,并将这些归结为与个体较大鱼的行动能力较强有关,因此其接触渔具的概率较高。Jensen(1995)认为,刺网渔具效率存在着网具间的差异,这取决于不同个体鱼之间的生态学差异以及网具特征的改变,较大个体鱼的覆盖区域更广;同时,随着网目尺寸的缩小,网具更容易被鱼类发现,网衣的伸展性和柔软性能变差,最终导致了小网目渔具效率较差的结果。Hamley和Regier(1973)通过直接估算法发现,不同网目尺寸的渔具效率随网目大小的增大而呈指数增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