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45744
  • 作      者:
    李长之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倘若你根本不看这本书,我当然没有话说,如果你看,我希望顺次序看,而且不要跳着看,小地方也要看,引的诗更要看。为什么呢?因为本书是一篇整个的有机的长文故,小地方,也关连着整个的意义。……假若你有兴趣,我又愿意你一次看下去。”这是李长之对本书读者的请求。这段话至少提供了两个信息,一是作者对此书钟爱有加,不认为有任何多余;二是此书的写作一气呵成,所以才希望读者一次看完,从而感受到这种连贯之气。在作者心中,李白是一个活泼清晰的影子,所谓成竹在胸,借笔画出而已,自然流畅,全无滞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
  一点也不可忽视的,同样作用着李白的精神很深的,就是道家思想。
  一般地说,中国诗人很缺少形而上的思想背景。这缘故也很简单,因为中国诗人多半被拘束在儒家的传统之下。儒家又最实用不过,儒家未尝没有形而上思想,但是决不注重,孔子就不常说“性与天道”,“命与仁”,因此受了儒家思想而表现在文艺里的也就无宁是儒家所提倡的家人父子的感情,闲适豁达的风趣,却很少表现出是接受自儒家的形而上思想,再说,儒家思想彻头彻尾就是一种人本主义(Humnanismus),因此谈不到天道;谈不到天道,哪能成为一种形上思想呢?道家则不然。被推为道家圣经的《老子》,就处处谈天道的。
  李白从小接受着道家的熏陶。就他自己说的“五岁诵《六甲》”。《六甲》就是道宗末流的一种怪书,《神仙传》有“左慈学道,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的话可证。他又说“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轩辕也正是道家所托,所谓黄、老。在他《赠张相镐》的诗里,则有“十五观奇书”的话,儒家正统的书不能算奇书,奇书就又是道书一类了。可见他直至这时读书还是在这一个系统之下。
  大概在他十五岁左右吧(因为他有“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的话),他就和一个所渭“逸人”东岩子的隐于岷山。一隐就是好几年,也不到城市里去,却养了成千的奇禽,都训练得能够一叫就来,可以从他们手掌里吃东西,竟一点不怕他们。李白自己说这事惊动了广汉太守,便亲自来看了一番,觉得他们俩一定是很有本领了,于是便招呼他们出山,但他们却偏没有答应。李白自己说这是他“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上安州裴长史书》)。我们所注意的却不是他们如何训练鸟了,而是李白在早年如何受训练于道家。
  李白这故事,不禁令我想到就是到现在,在码头、车站上也还常截获有些十几岁的小孩子要人山学道的事。在李白虽然说得颇郑重,但在我们闭目一想,实在也是这样中了魔的小孩子之一而已。
  ……
展开
目录
怀李太白--为本书渝版题

第一章  导论
一  疯狂,梦境,和艺术世界的相通与相异
二  李白的本质:生命和生活
三  异国的精神教养
四  游侠
五  所谓豪气
第二章  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
第三章  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
第四章  失败了的鲁仲连--李白的从政
第五章  李白的文艺造诣与谢眺
第六章  李白:寂寞的超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