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樵方志论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92813
  • 作      者:
    任根珠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岁入花甲,由青年步入老年,似觉得应将二十四年间的方志理论着述归纳总结一番,为后续修志同仁做一铺路石,对续修志书还略有帮助,故而理出了《西樵方志论丛》一书。打印出文稿后,达150万余字,分七卷。觉得过于庞杂,又删掉了“志稿评审”、“特载文存”两卷,并将“学术管窥”卷中的内容删节了部分。现《西樵方志论丛》全书凡5卷、73篇,80万字。
  卷一学术管窥,汇集了自己撰写的方志理论文章32篇。“方志基础知识教程”,参考了多部国内已出版的方志理论专着,并融汇了自己对方志基础知识的认识,专为市县志培训班讲课而准备的,作为初入志界同仁的培训教材。凡每次到市县培训班讲学,均人手分发一份,以备修志人员学习之用。“城市区志编纂漫谈”一文,是在中国地方志学会城市区志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上主题演讲的讲稿,后由中国地方志学会学术专刊2012年第2期刊发。大部分文章因跨时较长,某些内容多有重复之处,但为保留原貌,均未作删节。
  卷二志书评论,选了9篇评论文章,前三篇“为改革开放树碑立传的佳志”、“续前志创新为要彰市情特色为魂”、“继承优良体例突出时代特色”在《中国地方志》刊物发表,其余多篇均在《沧桑》及兄弟省市方志刊物上刊载。
  卷三序跋选录,共录27篇。其中13篇出自本人之手,2篇为与人合着,另12篇均为他人为我编纂的书稿撰写的序。按类分,涉猎旧志点校的8篇,涉猎方志理论着述的8篇,其余的11篇。在这些序、跋中,既有自己对方志理论的感悟,又有自己从事方志编纂历程的轨迹,同时还有各级领导及专家学者对着述的评介。
  卷四志文选载,共录7篇。从某个侧面反映自己从事方志编纂实践的情况。虽说参与编纂各级各类志书较多,但拿得出手的文稿还是少之又少。现选录少量文稿,既是展现自己的撰文足迹,亦是想听听读者对文稿的意见,供自己在今后的志书编纂中改进和提高。
  卷五赘文拾遗,共录4篇。1篇专访出自邵长兴老先生之手,对自己从事方志编纂二十四年做了个小结,感谢邵老提携后辈之意。“忝入文人列报社是摇篮”一文,是为太原日报创刊六十周年撰写的回忆文章,也算自己从事新闻编辑工作14年有个交待。“关于要求恢复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机构及修志人员纳入公务员序列的意见,二一文,作于2006年10月,当时由我起草,并经省志办的杨志忠、马并生二位处长修改并定稿,进而上呈有关领导。至2009年5月,该意见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史志分家得以实现。此为任根珠与省志办人员合力办的一件大事,在山西方志发展史上以及在全国方志界较有影响,录入《西樵方志论丛》中,以反映历史真实面貌。“着述一览表”反映自己24年来的一些成果,贻笑大方。
展开
精彩书摘
  卷一  学术管窥方志基础知识教程
  我所讲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方志基础理论,包括:地方志阐释、方志的性质与功能、志与史的区别、方志的体例与体裁、方志的编纂原则、方志的文体、方志的文风、方志的继承与创新等8点。二是方志编纂方法,包括:篇目的总体设计、地方特点与时代特色、资料的征集、辨体为先与合体为本、横排门类与纵写史实、方志的述而不作、越域不书与通典不录、以事系人与以时系事、详今略古与详独略同、合理交叉与力避重复、统计数字的运用、图表和照片的运用等12点。
  一、地方志阐释
  地方志简称方志。“方”,是指地方、方域而言;“志”,即记,是记载或记述的意思。所以,地方志是以某一特定区域作为记述对象的,是记述一个地方(或某一行政地区)的情况和资料的书籍。因为记载的内容广泛、全面,所以古往今来获得许多美称,有“博物之书”、“一方之全史”、“一方古今总揽”、“地方百科全书”等称誉。
  地方志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方志”这个名称,出现的很早,《周官》(亦称《周官经》或《周礼》)便已有“四方之志”、“邦国之志”的称谓;这种“方志”,是由“外史”执掌的,用来提供给周天子作为了解天下情况和治理国家的参考。
  地方志是一种通称,它在历史上有很多名目称号。有叫做“地记”的,如“风经记”、“风土记”,边远地区的“异物志”和专记山水的“山水记”、“水通志”等。有称为“图经”的,也有名为“传”、“记”、“录”、“乘”、“书”、“略”等称号。大致自宋以后,因地方志体例确立,“志”的名目开始通行。地方志不但有众多名目称号,而且又有许多种类。历史上,有总志(或“一统志”)、通志(记述一省、二省或三省)、府志(或称“郡志”,记述一府或一郡)、州志(记述一州)、县志(记述一县)、乡镇志(记述一个乡镇)、都邑志(记述一个城市),以及“杂志”(记述一个军事单位、一个学校、一个专门机构或事物的志书,如卫所志、书院志、山水志等)之类。当代编纂的社会主义新方志,主要为省志、市志、县志三种,此外还有乡镇志、专业志、部门志、山志、水志等多种。
  方志界人士为区别历代流传的地方志书和当代编纂出版的地方志书的不同,把历代志书统称为“旧志”,把当代编纂出版的志书称为“社会主义新方志”,简称“新方志”。
  二、方志的性质与功能
  关于方志的性质,是方志界至今仍在讨论的问题,意见纷杂,难定一尊。一种意见认为,方志是地理书。以清代中期的著名学者和方志学家戴震、孙星衍、洪亮吉等人为代表。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方志是历史书。宋人郑兴裔在《广陵志.序》中就说“郡之省志,犹国之省史”。明清时期许多人也都认为方志属“史类”,以方志学大师章学诚强调“志属信史”为代表。民国时期,学术界对方志性质的看法,又形成了第三种意见。认为方志是“史地两性,兼而有之”。以傅振伦、黎锦熙为代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修志工作的开展,方志界又对方志性质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出现了几种新的见解。朱士嘉等人认为,方志是一种地方百科全书。而于希贤则认为地方志和行政管理学一样是一门政治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也有人认为地方志是地方信息学。还有人则认为,方志是时空性、多学科、多专业的历史和现状系统资料的科学文献。
  ……
展开
目录
卷一  学术管窥
方志基础知识教程
志书“序言”琐谈
新方志“凡例”丛谈
浅议二轮市县续志“凡例”的编写
——以《秦皇岛市志》等10部续志为例
续修省志篇目的继承与创新
续志篇目设置浅谈
城市区志篇目体现时代特色浅谈
——以《上海市长宁区志》等10部志书为例
“概述”篇理论研究
山西百部新志“概述”比较与研究
百五十篇“概述”比较与研究
方志卷首“无题小序”编纂研究
大事记编纂纵横谈
浅议二轮市县续志“大事记”的编写
——以《秦皇岛市志》等10部续志为例
新方志图片杂谈
浅谈志书照片的题材选择
《经济综述》编纂浅谈
续志的指导思想
续志断限之我见
续修志书的独立性思考
——兼议方志的传播与利用
城市区志科学性漫议
——以《杭州市江干区志》等10部志书为例
城市区志突出特色漫议
二轮省志接续前志的问题探讨
续志行文年份连接号的运用
志书标题不宜加“地方”二字
关于续志编纂的几个问题
城市区志编纂漫谈
山西新方志事业综述
山西旧志整理与研究
继承优良传统发挥旧志功能
——我省开展旧志整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清徐县志大事记》初稿读后
《怀仁县志》(续志)篇目编纂浅谈
《阳泉市城区志》(续志)突出特色浅议

卷二  志书评论
为改革开放树碑立传的佳志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志》读后
续前志创新为要彰市情特色为魂
——读《锡山市志(1986一-2000)》感言
继承优良体例突出时代特色
——《山东省志烟草志(199l一2005)》读后
把握时代脉搏突显地域特色
——读《高安市志(1986—2006)》有感
突破园囿勇于创新
——《太原市南郊区志》创新五议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
——读新编《襄汾县农机志》有感
求实存真科学严谨
——喜读《平顺县电力工业志》
喜读平定县《东关村志》
千淘万滤始见金
——喜读《青州三贤》有感

卷三  序跋选录
明成化山西通志点校本前言
明万历山西通志点校本前言
清雍正山西通志点校本序
清雍正山西通志点校本前言
清雍正山西通志点校本跋
清乾隆山西志辑要点校本前言
山西旧志二种序
山西旧志二种前言
新方志“概述”点评序二
新方志“概述”点评序三
新方志“概述”点评序四
新方志“概述”点评跋
新方志概述比较与研究后记
西樵志语序一
西樵志语序二
西樵志语跋
西铭村志序一
西铭村志序二
西铭村志编纂始末
实用版面编辑学序-
实用版面编辑学跋
山西大典序言
天龙棋谱序

卷四  志文选载
太原风景名胜志卷一总述
古城春秋
太原市南郊区志卷首无题序
太原市志第四册编首无题序
西铭村志概述
西铭村志编首无题序

卷五  赘文拾遗
实践理论两相长三晋志坛一精英
——任根珠先生访谈录
忝人文人列报社是摇篮
——在《太原日报》工作的点滴回忆
关于要求恢复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机构及修志人员纳入公务员序列的意见
着述一览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