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执信虎门遇害英年早逝?孙中山叹“所付代价太大”
一九二○年九月二十一日,朱执信在受孙中山委派前往虎门炮台调解国民党人与桂系降军之间的纠纷时被杀害,年仅三十五岁。六月间,朱执信奉孙中山之命前往漳州,目的是说服陈炯明誓师回粤讨伐桂系岑春煊。当时朱执信已经决定赴欧洲游学,接到孙中山传递的信息时正在整装准备启程,但是他当即决定推迟行期,随后两次赴福建进行斡旋。八月间,陈炯明西征进展顺利;九月六日,虎门正式宣布独立,朱执信的任务似乎已圆满达成。不料,这时却突然发生了变故:原先据守在虎门的桂系投降军人与国民党系统的邓均部爆发冲突,双方对峙要塞,剑拔弩张,并谓“非朱来不能解决”。此时朱执信已经置身香港,孙中山派人火速带话要求他再次出面平息。朱氏闻讯后二话不说,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于九月二十一日再度亲往虎门炮台协调,不意被桂系降军包围,朱执信边劝说边退走,但半途遭伏击身中多弹而亡。朱执信不幸早死,乃国民党无法弥补的损失,孙中山在谈及朱执信牺牲时说“所付代价太大了”。朱执信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军事联络官和机要秘书,并协助孙撰写《建国方略》等著作,孙中山说过,陈其美具有革命热诚和勇气,但知识学问差,“执信有英士的革命精神,而知识学问却超过英士”。
【沙俄驻华外交机构被停权?库达舍夫抗议遭颜惠庆据理驳斥】?徐世昌九月二十三日颁布命令,停止俄国驻华公使馆的领事待遇。北京《晨报》在二十四日刊载的消息中写道,外交部转发各地的政府行政命令特别指出,“至一切保护及管辖俄国在华人民等事宜,即由各当地特派员或交涉员接续行其职权。其有俄租界地方,由特派员代为管理。至中俄人民诉讼及俄人犯罪等事件,均由我国法庭审理”。同时宣布暂停交付对俄国的庚子赔款。次日,俄国驻华公使库达舍夫公爵紧急约见外交总长颜惠庆,就此事以及剥夺公使馆密码通信权利事宜向提出“外交抗议”。颜惠庆则明言:“阁下所从事的活动已经与外交身份不符,”而使馆密码通信显然与“政治活动有关”,这种行为“可能给中国地方当局造成困难”。对此,库达舍夫无言以对。自从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大批流亡沙皇俄国“政治难民”涌入中国北方境内,以中国东北为基地,继续从事反苏维埃政权活动,给中国地方政府造成不小的麻烦。这些俄国前政权军政人员在华活动的重要依托就是各地的领事馆,其中沙俄驻北京公使库达舍夫公爵是个关键人物,颜惠庆对这位“外交官”的业务实质非常清楚。中国境内各省行政当局陆续下令,关闭和取消驻当地的俄国领事机构。
《新青年》改版复刊面世
封面设计风格焕然一新?内容增加俄国研究
一九二○年九月一日,自一九一八年七月停刊的《新青年》再度面世,复刊第一期编号为第八卷第一期,陈独秀撰写了《谈政治》一文,明确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从此该刊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织的机关刊物。复刊后的《新青年》还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重点介绍俄国革命后的情况和刊登布尔什维克领导人讲话文章等,这部分文章主要译自苏俄政府驻纽约办事处机关刊物《苏维埃俄罗斯》周刊(SovietRussia)。随着刊物性质的变化,封面设计也“焕然一新”,用沈雁冰的话说,就是“这一期封面上有一个小小图案,是一东一西,两只大手,在地球上紧紧相握”。他认为此图案有“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暗示之意。而胡适等杂志同仁则认为改版复刊后的《新青年》“差不多成了SovietRussia的汉译本”。
苏俄发对华第二次宣言?放弃沙皇俄国在华权益
九月二十七日,苏俄政府发表由加拉罕署名的第二次对华宣言,文本由加拉罕经张斯麐转交中国政府,重申和发展第一次宣言的原则,宣布“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在中国政府不将赔款付与旧俄领事等前提下,苏俄政府愿意“放弃俄国部分庚子赔款”;呼吁两国立即建立正常的贸易和经济关系;要求中国政府承担“不给俄国反革命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以任何支持,不准他们在中国境内活动”、将中国境内的反俄军队和组织解除武装等义务;要求中国政府“立即同旧俄使领馆人员断绝往来”,将他们驱逐出境,并同苏俄政府互派外交和领事代表机构;保证在中国的俄国公民“不得享有任何治外法权”;两国另行签订使用中东铁路办法和专门条约。加拉罕明确表示了希望中苏恢复正常国交的愿望。张斯麐系前边防督办处官员、陆军中将,七月初奉派出访苏俄,经远东共和国乌金斯克于九月上旬抵达莫斯科,虽然中方声明张氏所率使团“不带有政治性”,但依然受到苏俄政府的热烈欢迎。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