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乱世求存:20世纪50年代前川滇边地的历史与社会:the history and society of the borderland of Sichun and Yunnan province before 1950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5137640
  • 作      者:
    李沛容,王海兵著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沛容,云南省昆明市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专门史研究方向2012级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参与省部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项。
  
  王海兵,浙江省仙居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乱世求存:20世纪50年代前川滇边地的历史与社会》立足于清末至民主改革前,四川、云南交界地带藏族区域的社会政治及历史变动,揭示了20世纪50年代前川滇边地纷繁、复杂的政治形势与社会动荡。对这一区域内号称“喇嘛王国”的木里土司及其辖地的形成,民国时期“俨如王国”的自我想象以及中央及云南、四川地方政府的互动情形进行了详细的考证,通过对区域历史的梳理,展现了偏安一隅的政治单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
展开
精彩书摘
  《乱世求存:20世纪50年代前川滇边地的历史与社会》:
  1922年春,陈遐龄免除了王政和的职务,委托米应陶继任,米应陶到任伊始,就将驻防中咱的刘开甲营长撤换,委任万里接替米万两人都是边军少壮派,均与陈遐龄有密切联系。当时“六玉”五村及得荣全县领袖系南康活佛,冈其神通广大,为民尊崇,颇能号召该地全部民众,南康系盐井宗岩贡噶活佛之徒,因他种关系,师徒情感决裂,形同冰炭,贡噶亦能号召当地广大民众,素日服从政府,故以亲汉派称之。南康冈贡噶亲汉,即与背道而驰,藐视政府。刘开甲未去职前,本王政和息事宁人之旨,时与南康酬酢往还,视为知交,军民相安无事,殊万里到职后,对南康态度与刘开甲前用手腕恰成反比,一切以政府严厉手段用事,南康见政府宗旨改变,对己刻薄,心甚不满,军民情感日益恶劣,内部义生裂痞”。
  在这种情况下,南康喇嘛为了实现其独霸康南的企图,④遂伙同乡城土头沙牙登巴,“命各地民众分头向当地驻军报告,伪称其地方有匪抢劫,请移兵震慑,某地有匪啸聚,请派兵围剿,某地运粮上纳,途问不靖,请派兵护送,某地人民抗粮,请派兵坐镇催纳。各地连长闻报,即派兵一二排分头维持治安,排长到达曰的地后,人民又以上述办法分别报告,请各地排长闻报后立即派兵一二班出外除害,整个集团兵力驻地冈而辽阔,力量顿呈单薄,民众则依南康计划,举行解除军队武装,届时南康喇嘛率武装僧俗若干,直达营部,卫兵过少不敢抵抗,南康长驱直人,立逼万里下达缴械命令,担保护送出境,允以新到军款分拨各级官兵,营长单独送马一匹、藏洋数百。条件结定,即时下令”、、而“各地大小部队奉到营命,以兵力薄弱,途问障碍丛生,均遵令无违,南康夺得枪械后,即将军款没收,分文不发,全营官兵衣物悉数洗脱,各留一层蔽体,得荣县长亦然”。随后,南康“派人将徒手官兵押出边境,各回原籍”。①在将驻防中咱的万里一营缴械后,南康喇嘛占据了得荣县,并心生窥视巴塘之意。同时,派500人渡金沙江攻打贡噶喇嘛所在的宗崖朔和寺,义联合驻江卡的藏军试图以厚利诱使驻军营长傅杜除掉贡噶喇嘛,但最终未能得逞。
  进入1923年后,四川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南北之争在四川几乎白热化。陈遐龄参与四川内斗,被川内形势左右,无暇顾及边事。1923年陈遐龄受吴佩孚指使,与邓锡侯、杨森等联军驱逐熊克武,进军资阳和简阳。后来被熊克武部队打败,退回雅州,声威顿减。1924年3月,陈遐龄的雅州防区义被川军第三军刘成勋部攻占,无奈之下,陈遐龄自请将所部遣散。随后,北洋政府于1924年5月31日特派刘湘兼川边防务事宜。②6月,陈遐龄离开打箭炉北上,刘成勋部队在同年冬进据打箭炉。
  1925年2月,段祺瑞下令将川边所属地方改为两康特别行政区,委刘成勋为两康屯垦使,不归川辖。④刘成勋任两康屯垦使后,康南的局势仍旧没有好转,南康喇嘛势力如故。为了加强笼络,刘成勋委任南康喇嘛为盐井和得荣土兵团长。南康喇嘛义私自刊刻了“川边边军分统关防”及“扫除天地不合民众保护佛法太平天地掌教南康”印各1枚。南康喇嘛势力日渐成为川边政府治理康南地区的严重障碍。为此,刘成勋于1925年秋令驻防团长马成龙率队督同乡城民兵,前往巴塘仁波寺讨伐南康喇嘛。10月2日,马成龙分两路进击,包罔了仁波寺,南康战死。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民主改革前康南藏区的社会历史变迁
第一章 民国成立前的康南地区历史概貌
第一节 清末川边改流前的康南历史述略
第二节 底定康南,以作改流之基:1905-1911年的康南藏区
第二章 1912-1949年间的康南藏区政局
第一节 土头、纷争与地区失序:1912-1936年的康南问题
一、民国时期的乡城地区局势
一、被乡人挟制的稻城
三、南康喇嘛与1920-1925年间的康南局势
四、“时而有官,时而失治”的得荣地区
第二节 两康建委会期间至民主改革时的康南
一、康南政事整理加强与土头势力的式微
一、民国时期康南问题的成因剖析
三、西康藏区民主改革及康南问题的最终解决
第三章 民主改革前的康南社会经济
第一节 农牧业生产
第二节 手工业、商业和交通
一、康南各县的手工业
二、康南各县的商业
三、康南地区的交通
第三节 民主改革前康南地区的生产关系
第四章 民主改革前康南藏传佛教与民众生活习俗
第一节 康南地区藏传佛教概况
一、民国以前康南地区的藏传佛教
二、民国时期康南地区的藏传佛教
第二节 民主改革前康南民众的生活习俗
一、饮食起居方面
二、婚丧嫁娶方面
三、服饰及其他方面

第二部分
川康滇边地的“喇嘛王国”
——中央与地方互动下的木里(1648-1953)
第五章 绪论
笫一节文献中的木里
一、民国及民国以前的记载
一、现当代研究
第二节 理论回溯
一、西方学界的历史学与人类学
一、中国研究的范式转移
三、“藏彝走廊”概念与“藏彝走廊”研究
四、本研究的切入点及相关概念界定
第六章 木里土司制度的形成
第七章 “喇嘛王国”:民国时期外界对木里地方的印象
第八章 “政府与地方”:民国时期各级政府与木里土司的关系
第九章 “地方与地方”:木里大喇嘛与毗邻地方的关系
第十章 变革中的木里地方
第十一章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