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辨析:analysis of the Chinese film criticism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6041328
  • 作      者:
    刘卉青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导 论/1
一、研究的缘起/2
二、相关研究综述/3
三、研究的创新点和方法/9
第一章 网络时代的文化背景/13
第一节 网络时代文化艺术思潮发展与转型趋势/ 14
一、文化艺术思潮概况/15
二、文化转型趋势/21
第二节 电影批评场域的转换与变迁/28
一、关于场域理论/28
二、电影批评场域自主性脉络流变/30
三、政治话语VS 经济主导:
电影批评场域的话语权转向/ 39
第三节 电影批评的网络化特征/ 52
一、网络语言的兴起/53
二、网络语言与电影批评话语/ 58
第二章 网络时代的电影审美与电影批评/ 65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影像阅读与审美/ 68
一、“视觉文化”与“图像叙事/ 影像叙事”/68
二、文字阅读对于影像阅读的借势/70
三、叙事的图像化/ 71
四、审美的转向/74
第二节 网络时代电影受众审美需求剖析/79
一、消遣娱乐与宣泄/80
二、窥视欲望的投射与排解/ 83
三、文化与自我身份认同/ 87
第三节 电影审美生产与批评/ 89
一、场域、身份与电影批评建构/ 90
二、电影艺术批评与审美批评的转向/ 94
第三章 影像消费语境中电影批评征候分析/ 97
第一节 话语权的转移与争夺/ 98
一、专业电影批评阵地的坚守与拓展/ 99
二、媒体批评异军突起/ 104
三、主流意识形态批评的重建/ 110
第二节 批评主体的变迁/ 116
一、精神与文化的坚守
——作为知识分子的电影批评家/ 116
二、众声喧哗的普通大众/ 119
三、“迷影”与 “粉丝”一代的兴起/ 122
第三节 电影批评的“范式”解读/ 126
一、征候式阅读/ 127
二、电影批评对电影作品的误读/ 130
三、“使用本文”与“诠释本文”/ 133
第四章 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策略/ 139
第一节 电影批评的媒体化生存/ 141
一、电影批评的电视化生存/ 141
二、电影批评的网络生存/ 144
三、其他新媒体生存/ 155
第二节 电影批评的话语重构/ 159
一、宏观视野话语体系的拓展/ 159
二、个人话语体系脉流的引导/ 161
第三节 电影批评评价体系(批评标准)的建立/ 182
一、电影批评标准及其价值/ 182
二、电影批评的边界/ 186
结 语/ 189
参考文献/ 192
后 记/ 200

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开始崛起,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于中国电影产业及电影批评亦影响重大。网络时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场域众声喧哗,从电影批评的发表阵地、传播方式到批评主体的创作观念、主体意识及批评话语的言说方式、文本形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时代的转换给中国电影批评带来了新的研究对象,也同时对电影批评提出了新的挑战。本书试图将电影批评的研究置身于网络时代的技术背景和文化语境之下,从文化艺术思潮的转型、电影审美方式的变迁以及电影批评范式的演化等总体态势中,寻找电影批评的演变踪迹,进行学理性的分析,并为试图为电影批评在网络时代的重新定位,探寻一条可能的发展道路。
  《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辨析》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从宏观角度阐释本书的研究缘起、相关学术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的范围、方法和意义;第二部分(第一章),对网络时代的文化背景及思潮进行总体概括,探究其发展、转型趋势。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电影批评的网络化特征、网络语言对电影批评话语的影响以及电影批评场域的转换与变迁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第三部分(第二章),剖析了互联网诞生以来,电影审美方式的变迁,以及由此产生的电影批评方式的改变。网络时代的消费文化语境及感官需求,对于电影视觉化的促进,对于受众审美趣味的掌控以致对整体电影创作趋向的影响等,成为当下电影批评颇为关注的议题。本章试图从“影像阅读与审美生产”,“电影受众审美需求剖析”,“电影审美生产与电影批评”三个方面,对于电影批评语境的变迁进行深入梳理;第四部分(第三章),主要针对电影批评在网络时代的症候,层层深入进行问题剖析。一是话语权的转移与争夺,二是批评主体的变迁,三是电影批评的“范式”解读。电影批评置身于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大众化、虚拟化、图像化及多元价值的重构,使得专业电影批评引领风潮、一呼百应的地位难以为继,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已经改变了对于权威的尊崇,消费价值是否重要成为大众文化的抉择标准;第五部分(第四章),对于中国电影批评的前景及发展趋向进行分析。分别从电影批评的媒体化生存、电影批评的话语重构、新的评价体系(批评标准)的确立等角度进行辨析和展望。试图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为电影批评寻找新的模式和路径,使其坚持适应时代需要和保持艺术批评的内核。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网络时代电影批评的总体态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