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精神与电影诗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4042662
  • 作      者:
    陈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陈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祖籍四川。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影视与新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兼任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理论与批评、影视文化。著有《影视文学教程》、《电视剧:文化与艺术间的行走一一1990年后电视剧问题研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化精神与电影诗意》从电影的多个角度阐释文学与电影的关系,其中包括剧本的创作与改编、电影中的摄影技巧、演员的二次创作等多个方面来解构电影。《文化精神与电影诗意》是一部关于电影与文学关系的论文集。阅读《文化精神与电影诗意》,你就踏上了中国电影文化精神的寻根之旅。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化精神与电影诗意》:
  夏衍在谈到电影《林家铺子》的创作时,曾经提到他对江南过年习俗烂熟于心的程度。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每一天里,老百姓家里边该摆放些什么该吃些什么以及人们该做些什么都力求准确。剧组的工作人员甚至收集到30年代的各式小百货摆放在林家铺子的柜台上以强化电影效果。在这里,对民风、民俗的认真把握,是为了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真实观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有了对民俗、民风表现的刻意追求而营造出了浓烈的民族电影氛嗣,使之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风格。同时,从这部电影的整体剧情来看,年俗气氛的准确表现又与人物的命运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人们越是强烈地感受着年俗的喜庆,就越能对林老板一家所遭受的厄运给予深切的同情。在这一点上,倒是与电影《白毛女》具有十分相近的“悲”“喜”对位的创作理念。可以说,这样的形式结构建构手法,对于中国电影后续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是突出影像本体的第五代电影,在表现婚俗的“颠轿”一场中,“喜”与“悲”的情感也是同时呈现了出来。
  “喜欢表现民俗,尤其是民俗仪式,这可以说是第五代电影的共同特征。”陈墨在《张艺谋电影论》中进行了这样的概括。“这些民俗仪式非但具有理所当然的文化意义,而且多半还热闹——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年、节、祭、庆都是热闹的场面,这对于‘爱看热闹’又‘爱看新奇’的观众来说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此外,这些民俗仪式还具有天然的造型性及良好的银幕效果,衣着或红或白、或彩或素都是色彩鲜明,再加上种种仪礼场景的造型效果,在银幕上的表现效果出奇的好。”张艺谋等第五代电影导演对影像本体的追求,是建立在对电影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双重把握基础上的。因此,第五代电影在创新和继承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也受益于老一代电影人在电影民族化方面的长期实践与理论思考。
  ……
展开
目录
前言
自序
一、文化、情感与电影诗意
二、民俗在中国电影艺术结构中的意义
三、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符号的审美转换
四、《心香》:当代电影人心路转型的界标
五、电影世界的多元性问题思考
六、谢晋:电影史该如何讲述?
七、日常文化和新世纪的艺术电影
八、中国商业大片叙事的文化情怀——从《集结号》、《投名状》看传统文化观念的叙事驱动问题
九、“狂欢化”:仪式、精神与电影形式
十、冯小刚电影:从诙谐到庄重的变奏曲
十一、贺岁档期的格局与类型
十二、论贾樟柯电影对欲望叙事的疏离及意义
十三、跨越世纪的主题:“出走”与“回归”——贾樟柯电影所透露出的中国“现代性”问题
十四、中国电影票房转机后的文化政治问题
十五、审视贪欲:中国生态电影批评的现实维度
十六、“自由”流动的生命影像——论塔可夫斯基电影与道家思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