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语境下的话语重构:当代戏剧丛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994140
  • 作      者:
    吴新斌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戏剧批评是一项寂寞而有意义的工作。个人的声音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戏剧存在,戏剧批评就不应缺席,不应失语——因为问题层出不穷,创作和演出需要回声。每一篇戏剧批评,俨然对戏剧投注一次会心的关切,对“存在”进行一回钻井式勘探,引发一场热闹之后的“冷思考”,开启一段从感性认知进入理性判断的审美圣旅。
  《新语境下的话语重构--当代戏剧丛论》是我国知名青年戏剧专家吴新斌的第二部戏剧评论集,辑录了近年来撰写的37篇文章,大多已在国内重要报刊公开发表,或收入各种文献、研讨会专集。
展开
作者简介
  吴新斌,1973年生于福建武平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理事,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剧谈》杂志主编,福建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福建省文联艺术委员会委员。    发表戏剧理论评论文章百余篇,出版戏剧评论集《“用物质写意”及其他》,合作主编图书多部。获第三届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评论奖、第二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评论奖。两次受到福建省政府嘉奖。    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重大活动,出任第九、十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三、十四届国家“文华奖”,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2009—2010年、2010—2011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等评委。
展开
内容介绍
  《新语境下的话语重构--当代戏剧丛论》是我国知名青年戏剧专家吴新斌的第二部戏剧评论集,辑录了近年来撰写的37篇文章,大多已在国内重要报刊公开发表,或收入各种文献、研讨会专集。分为“凭海观澜”、“品剧读人”、“台前觅诗”三辑,第一辑着眼于剧坛现状的综论、综述;第二辑着眼于剧目和艺术家研究;第三辑着眼于戏剧舞台美术的批评与思考。立足于“事件”、“现状”、“思考”,“作品”、“人物”、“评论”,就当代戏剧的艺术创作、艺术现象、存在问题及审美价值展开探讨,既有对新时期以来、尤其新世纪以来我国戏剧整体景观的评论、梳理,也有对一出戏、一位艺术家的创造特色和个性风貌的解读、剖析。作者力主理论与实践联系、学术与艺术结合、传承与创新兼重。本书集批评话语建设、审美感悟、文化反思于一体,不乏在场感、针对性和艺术新见。
展开
精彩书摘
  《新语境下的话语重构:当代戏剧丛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近年来各地出现了一些好做法,涌现出的一些积累型精品剧目,相信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现出金子般的可贵。
  就拿上海昆剧团来说,该剧团近年来坚持在传统文库当中去挖掘,陆续推出包括四本和精华本的昆剧《长生殿》,包括汤显祖原本的“临川四梦”,得到全国观众、专家的认可。如精华版《长生殿》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榜首,并荣膺2009—2010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该团团长郭宇说得好:“我觉得不是剧团有多强大,而是真正要感谢老祖宗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丰厚、这么优秀的文本,让昆曲有了一个发展的空间。”
  这个时代是不乏创新的时代,上昆的《长生殿》却注重“守旧”。它的与众不同,在于对待传统的态度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彻底。创作演出者以尊崇和谦卑之心对待传统,试图恢复320年前昆曲演出的古风遗制,让表演重新回到舞台中心,可谓“整旧如旧”……
  该剧重现了古典戏曲的审美风采,保持了戏曲艺术的纯粹之美和古典境界。剧本采取缩编的形式,总体来说删减得当,力图还原洪舁本原味,保持该剧的历史形态和高度精粹的文化内涵。导演将自己的导演技巧隐藏在唱念做打里,舞美采用中性立场,加上剧本整理的复原策略,都显露出创作主体谨慎和保守的态度。同时,坚持以表演为中心,继承昆曲优秀的表演传统,并化入剧中形象的塑造。导演对于全剧总体节奏有着娴熟的把握和驾驭,戏剧情境渐进展开,人物命运跌宕起伏,舞台节奏张弛有度,让观众渐入佳境、欲罢不能。昆曲艺术表演之精粹,得以彰显。老中青演员队伍的齐整体现了上昆演员阵容的整体性,体现了昆曲艺术传承的连续性。蔡正仁、张静娴两位老艺术家的表演珠联璧合、炉火纯青、游刃有余,令人感佩。
  ……
展开
目录
序季国平
第一辑 凭海观澜
  憬悟世纪初的中国戏剧
  在新的话语空间面前
  ——有关戏剧批评的若干思考
  新语境下的话语重构
  ——评安葵新著《戏曲理论建设论集》
  传承传统、创造艺术的正能量
  ——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感思
  “积累型”、“渐进型”的艺术
  热演之后的冷思考
  ——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剧目印象
  个人的观感
  ——评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部分剧目
  凭海观澜
  ——第三十一届世界戏剧节走笔
  重燃激情、活力与梦想
  ——第五届福建艺术节剧目印象
  传承创造沉潜化出
  ——第十届“水仙花”戏剧表演奖评比手记
  梅花奖与演员培养
  用纯粹、本真和锐气召唤未来
  ——校园戏剧一席谈
第二辑 品剧读人
  历史剧的又一可喜收获
  ——谈桂剧《七步吟》
  一部具有新文人情怀的越剧
  ——新版《唐琬》浅评
  用心灵点亮一方舞台
  ——谈京剧儿童剧《藏羚羊》
  极致化的审美表达和诗意追求
  ——品味越剧《李慧娘》
  最为难得是情怀
  ——评北路戏题材电影《爱在廊桥》
  怎一个“情”字了得
  ——观闽剧《红裙记》
  品剧读人
  ——王仁杰与闽剧《红裙记》
  诗情,婉转于当场
  ——谈王君安主演的越剧《柳永》
  郑怀兴:痴情换得笔底明珠
  李树建:让角色闪耀出精神光芒
  曾静萍:赋予程式以生命状态
  导演陈大联:活在演剧空间的作者
  陈娟娟:清气若兰
第三辑 台前觅诗
  熔炼现代激活传统
  工业时代的演剧空间美学试探
  ——-再谈“用物质写意”的舞美观
  关于舞台的点滴感悟
  台前觅诗
  新中国戏剧舞美的发展轨迹
  当代戏曲演剧空间的新创造
  ——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戏曲舞美创作印象
  创造适合“这一个”的舞台语汇
  ——第四届福建艺术节戏剧舞美创作概评
  “基因”守护与“形式”幻化
  ——品味刘杏林的戏曲舞美
  “我”为剧情表达些什么
  ——唐皖闽和他的话剧舞台设计艺术
  展露灵魂深处的花朵
  ——评秦腔《花儿声声》的舞美创作
  莫让戏曲迷失自我
  ——兼谈新版高甲戏《连升三级》的舞美
  精神的象征情感的张力
  ——沪剧《挑山女人》的舞台设计艺术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