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韦伯的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1909)在试图发现工业区位移动规律的过程中最早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并开始研究集聚问题,从成本角度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动因。
韦伯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因素”以及“位置因素”。区域因素是指运输成本及劳动力成本等,它将影响各个不同区域工业的布局;位置因素则包括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在一定区域内企业集中于此处而非彼处则受到位置因素的影响。韦伯认为,便利的交通枢纽、丰富的矿藏资源等特殊原因形成的工业集中现象不具有理论研究的普遍价值,对工业集聚产生影响的一般因素更为重要。他利用等差费用曲线对产业集聚进行解释,认为除了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区域因素以外,集聚带来的企业成本的节约也是引发工业集聚于某一地区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技术设备的发展。专业化技术设备的发展导致生产过程的专业化以及生产过程的分离,不同企业之间技术设备的相互依存会促使工业的集聚。第二,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认为劳动力组织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被看作是设备,劳动力的专业化分工也将促使工业集聚。第三,市场化因素。企业间的集聚将会实现大批量的采购、集中的存储以及专业的销售市场。因此,集聚将会降低企业采购、存储、销售等成本。第四,经常性开支成本。集聚可以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例如煤气、水、电、公路等,对这些基础设施的共享将会降低企业的经常性开支,企业经常性开支的降低又会促使企业的进一步集聚。韦伯还进一步研究了分散因素,他认为任何集聚都有可能增加支出,形成集聚的反作用力,在一定情况下,集聚因素与分散因素平衡后的差额才是实际的集聚能力。由于以上四个集聚因素对于集聚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减弱,而集聚程度的增加将导致地租的增加,其分散的作用力将逐渐加大。因此,韦伯认为集聚是自下而上自发产生的。
与马歇尔不同,韦伯从微观的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探讨了集聚所具有的优势因素,认为集聚的收益与成本的对比将决定企业是否选择集聚,并对集聚的形成规则实现了量化,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他的理论研究聚焦于完全竞争市场中集聚对于企业成本的影响,忽略了交易费用、市场结构及需求变动、社会制度、文化、政府干预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以上研究的缺陷,也有部分经济学家的研究对以上理论作了补充及修正。例如,胡佛(E.M.Hoovel,1948)在其著作《经济活动的区位》中提出了集聚经济理论,他承袭了马歇尔和韦伯的分析框架,仍用生产费用降低来解释集聚现象,但他界定并说明了外部经济;同时,在修正韦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细分运输成本,提出了转运点区位论和终点区位论,对企业区位选择进行解释,认为产业集聚应归因于规模经济、本地化以及都市化三个方面。
3.其他自下而上的内部因素驱动的集聚理论
除了以上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外,自下而上的内部因素驱动的集聚理论还包括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等。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认为,企业的最终区位目标既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与费用之差的最大点,即最大利润点。因此,企业会在市场上寻求销售范围最大的区位,若需求足够大,该区域就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形成集聚并带来集聚效应。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驱动理论的倡导者则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各企业间高度关联,彼此高频率的信息传播及交易降低了其交易成本,使得企业有动力进行并维持这种集群发展模式。
(二)自上而下的外因素驱动的集聚
白上而下的外因素驱动的集聚理论强调由政府等集聚区内非交易主体的独立部门为了某特定原因,采取一定手段促使集聚的产生,在产业集聚研究领域中则主要强调政府在产业集聚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TelrritorialProductionComFflex)是由一些苏联学者在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大型综合体项目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苏联学者克洛索夫斯基(Korc)sovski)将地域生产综合体定义为:在一个工业区或完整的地区内,依据该区域的自然条件、运输地理位置和经济,适当并有计划地安置各类企业,从而达到特定的经济效果。
苏联学者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应由具有各自功能的部分组成,其中包括:①经营类。这部分是综合体的核心,是体现该综合体发展方向的专业化部门。②关联类。这类部门则是与专业化部门具有上下游联系的其他企业。③依附类,是指利用专业化部门生产的附属品进行进一步生产的企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