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的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自然不同。有以街头采访为主的纪录片,也有城市交响乐式的纪录片,这些形态的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无论同意还是拒绝,都有些类似蜻蜓点水的接触,拍摄之前,似乎不必多花时间与拍摄者周旋;而且,一等拍摄者调转镜头,或者关上镜头盖,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遭遇就告一段落,甚至到此结束。这种拍摄或许能够捕捉拍摄对象一个苍凉的姿势,一个意味深长的动作,或者一个耐人寻味的眼神;但拍摄者在瞬间或短期很难理解拍摄对象,也很难走人人类深邃、复杂、敏感的心灵。对于更多的纪录片来说,记录需要时间的积累,拍摄者与拍摄对象更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准备。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理顺了,拍摄就会水到渠成;如果关系磕磕绊绊,拍摄也会因此疙疙瘩瘩。
因此,记录时间,雕刻时光,往往成为很多纪录片人的职志,他们也因此引以为豪。没有“时间的重量”(也是近年电视纪录片系列名称),像《生活》、《7UP》这样的纪录片,就失去了它感人的魅力。由是,基于对时间的膜拜,因记录而跟踪拍摄的时间长短,甚至被当作影片“分量”的一道符咒、一个神秘的光环,一条自我价值认证的广告。没有长期的跟拍,是“熬”不出《钢琴梦》来的;相比而言,《音乐人生》有着精美的画面,但从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拍摄者的“投机取巧”。自然,两部影片背后,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也迥然不同,相对而言,前者深入到对方的灵魂和血液。
就像酵母一样,浸泡的时间越长,越能够浸透、泡软被发酵的事物,越能够催生一种特殊的滋味。拍摄者在被拍摄者身边待的时间越长,越能够突破人世间为防备他人而筑起的藩篱和围墙,越有可能走近被拍摄者的世界;并且,在长时间的等待与陪伴中,在生命与生命的缠绕与交合中,淬灭的是急功近利,萃取的是人间的真情,是纪录片最珍视的生活的本质。因此,时间就是一道黏合剂,它连接拍摄者与被拍摄者;而拍摄者付出的时间之长短,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两者关系的远近亲疏,影响着所拍纪录片的力量与深度。
当然,拍摄者投入、记录,并与拍摄对象交往的时间长短,并非一部上乘的纪录片充要的条件,也并非拍摄者与拍摄对象关系亲密的充要条件。有时,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一见如故,“一见钟情”,很对味(周美玲),双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很默契。而有时,双方志趣迥异,不对眼,总“捏”不到一块儿,这种情况下,即使拍摄者整天赖在拍摄对象那里,非但不能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拍摄者反而可能干扰了对方的日常生活,甚至引发对方的不满、反感和厌恶。
(二)信任与疑虑
在纪录片生产与拍摄领域,不少拍摄者坦承,成功的拍摄,缘于被拍摄者对拍摄者的信任。只要不是浮光掠影的拍摄,而是要深入被拍摄者的世界,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在接触伊始就产生了,因接触的频率和效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开始发酵,不连续的印象经过抽象的结合,可能产生情感,产生信任。另有一种情形,像人类学家研究自己熟悉的家乡地带,拍摄者回到曾经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所,再度熟悉和重温业已被淡忘的氛围、气息,重新修复和弥合一度被疏远的关系,基于过去的印象(声望)和当前的表现,被拍摄者对拍摄者的信任更容易形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