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江西的移民史 今天,江西人给外界的总体印象似乎都比较恋家,故土难合、叶落归根的观念比较深。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中国的移民史上,江西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许多省份的读者来说,到江西旅游也许就会是一次“寻根问祖”之旅。
早在五代、宋、元、明时期,江西就有大量移民向外迁徙,在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间的移民规模更是达到了空前。“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句广为人知的民谚,讲述的就是那段移民历史: 元末明初的连年战祸,使两湖平原田园荒芜,人口稀少,而江西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北宋时期,江西人口曾居各路之首,到明代江西人口居第二位。明朝建立伊始,便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湖广(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湖北、贵州的一部分,到明代则变化为基本上辖有今湖南、湖北两省,清代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两省后,“湖广”的名称仍在使用),并推出了“插标占地”这一“优惠政策”,拉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序幕。
受到人稠地少困扰的江西,理所当然地形成了壮阔的移民潮。移民的结果是,移民人口占到了湖广人口的九成,而这次移民中江西移民又占到了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十之六七系江西移民的后代,其祖籍主要为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
规模宏大的移民史,使江西成为了伟人、名人祖籍地博物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3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祖籍都在江西,陈独秀、周恩来、刘少奇、陈毅、胡耀邦、习仲勋等一大批中共要人、国家和军队著名领导人,以及鲁迅等文化名人的祖籍地,也在江西。毛泽东的祖籍地在吉水县八都镇,毛氏祖公毛太华,当年“以军功拨入楚省”,最后移民到湖南韶山繁衍生息,传到第20代,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
明朝的大迁徙有3个主要的移民点,北方一个,南方有两个。北方的便是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南方的两个则全在江西境内,一个是鄱阳的瓦屑坝,一个是南昌城里的瓦子角。在江西境外碰到江西移民,若问他祖籍何方,十有八九要回答来自“江西鄱阳瓦屑坝”。其实,移民点只是移民们迁徙前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并非真正的故乡。小小洪洞县无法繁衍今日已至3亿的“槐裔”,小小的瓦屑坝更不可能繁衍今日已近两亿的“坝民”。由于时代久远,加之古代记录不便,故乡的确切名字也许就遗忘在了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但对于家谱遗失、祖先记忆失却的移民们来说,把对出发地的记忆口口相传地留给后代,并非只是寻根不得的无奈,而是寻找到了一个心灵归宿的寄托。对他们来说,江西鄱阳瓦屑坝就是他们共同的根! 与大名鼎鼎的洪洞大槐树相比,江西鄱阳的瓦屑坝、南昌城里的瓦子角,几乎被历史的积尘湮没。在南昌城内还有个叫“瓦子角”的地名,只是问及当年移民的事,就连许多当地的老居民也一脸茫然。经过考证发现:瓦屑坝就在鄱阳县城西南约10公里的大莲子湖滨,一个叫做瓦燮岭的地方。当年的江西移民便聚集在此,乘船驶入鄱阳湖,驶向长江和未知的命运…… 对于恋家的江西人来说,毗邻的湖广并不遥远,在迁徙的先民眼中,也许就跟去“隔壁邻居”家串串门差不多。但迁徙显然很难由个体的主观意志所决定,更多的是要受环境等客观因素所胁迫,对怀着憧憬踏上移民路的许多人来说,湖广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地,还有更加地广人稀的四川在等待着他们,让他们的乡愁从此被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阻隔着。据明朝统计数据推测,仅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至万历六年(1578)的近两百年里,至少有312万的江西移民在往湖广流动的同时,又与湖广人一道,流向四川、流向云贵。那些元末明初的移民,更是想象不到,政府组织的江西大移民会延续到改朝换代后的清王朝。明末清初,张献忠领导农民起义在四川的征战和此后的一系列战乱,使四川境内十室九空,人口出现历史罕见的稀少期,史载当时四川人口仅8万多人,经过专家修正也不过60万人左右。清廷下诏鼓励移民四川,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众多居民再次被迫迁移,留下了“湖广填四川”的记忆,也留下了遍及全国各地的“江西会馆”、“万寿宫”等寄托乡愁的建筑。
纵观历史,人类的文明史更像是一部移民史,移民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赣地的先人像随风飘零的种子一样,无论是落在大邑通途,还是撒在穷乡僻壤,都依靠顽强的生命力扎根生存,枝繁叶茂。他们尽管承受了太多的颠沛流离,但给所到之处带去了不同的文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许当初只想着改变自己的命运,客观上却开创了历史的新天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