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尸。送魂归来,逝者挺在门板上,子女亲属就昼夜轮流守护在其身旁,床底点着“长明灯”,桌上点香烛、放供品,并不时(大约一个时辰)要给逝者焚烧纸钱。
报丧。逝者断气后,家人要向亲友通报死讯,俗称“报丧”,又叫“报老”、“报活”。报丧人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出门都必须携带一把雨伞。报丧人到亲友家里,简要讲明情况,并通告死者人殓下葬的日期。主人家烧上3个糖氽蛋或糖面条给报丧人食用。
入殓。这是一种向逝者遗体告别的仪式。旧时人殓,时辰一到“材夫”会将棺材抬到堂前,然后将逝者置于棺盖上,待洗脸、梳头等仪式完成后,将逝者移入棺中,然后盖上棉被、衣服(须单数)。棺材前八仙桌上,供奉水果、食物等礼品,并将“长明灯”移至棺材底下。
出殡。出殡又叫出丧。旧时在道士的引领下,将棺材抬至大门前或大路上“做杠”。走在最前面的背幡和撒纸线的,边走边撒。然后是捧灵位、遗像的人,由女婿捧灵位,儿子捧遗像,还要撑着黑色的阳伞遮住灵牌和遗像,棺材后面是送丧人员。
服丧。从前,在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生活中有许多礼节,以表示对逝者的哀悼和思念。服丧之礼对孝子要求更严。旧时,家中父母去世后孝子要服丧3年,在这3年里孝子不能理发,不穿好的衣服,以示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每天家人都要在牌位前点香供饭。
做七。为了纪念已亡之人,旧时每7天家人(多为女儿)为亡者做一次“七”。普福地区特别讲究是“五七”,称五七为“望乡日”。家人半夜起来搭台,用逝者生前穿过的衣服鞋帽做一个假人坐在椅子上,民间叫“望乡台”。“五七”做完时,烧掉牌位和死者的一切衣服以及其他物件,从此逝者辛辛苦苦的一生就此结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