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生儿窒息和多脏器损伤诊疗进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97397
  • 作      者:
    陈自励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陈自励,1935年生,江西省九江市人。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历兼任卫生部全国妇幼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全国新生儿医师进修基地导师、中华儿科学会第1~4届新生儿学组委员、全国围产新生儿科学研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英国IBC研究委员会荣誉顾问、美国ABl研究委员会顾问、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理事、同济医科大学新生儿医学兼职教授、12家杂志的编委、顾问、学术委员等。1961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曾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中心进修新生儿重症监护,并访问北美12个医学中心,1982年归国接受卫生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首届新生儿重症监护讲习班的教学。回院后建立了国内最早的新生儿监护病室之一,率先开展了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1984—1988年举办全国新生儿专业医师进修班四届。为全国培训了近400名专业骨干。已获科研成果1项。其中3项为国际先进、1项为国际领先水平,分别获部、省、厅科技进步奖,兼获国际人体科学家联盟(ILSS)2项二等奖。主编、参编国内和国际专著20余部,主要有《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学》、《实用新生儿学》、《中华新生儿学》、《TextbookofNeonatalMedicine》、《新生儿急救学》、《儿科病最新治疗》、《疑难儿科学》、《小儿内科学》、《胎儿窘迫与新生儿复苏》等。已发表论文100余篇。1986年获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1992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展开
内容介绍
  《新生儿窒息和多脏器损伤诊疗进展》共32个专题,内容包括围生期窒息诊断治疗新进展,窒息性多脏器损伤诊断治疗新进展:胎儿宫内窘迫诊疗研究进展、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2010国际新共识、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研究进展等新进展的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新生儿窒息和多脏器损伤诊疗进展》:
  (三)用指甲掐人中或针刺人中 
  人中穴是人体最敏感部位之一,接生者企图通过刺激这一敏感穴位诱发患儿呼吸。直接的害处是疼痛、损伤,如消毒不严,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国内文献指出,当患儿处于原发性呼吸停止阶段,轻柔的触觉刺激即可促发患儿自主呼吸,在患儿处于继发性呼吸停止阶段,即使采用强烈刺激,也难以引出患儿的自主呼吸,只会带来不必要的不良后果。 
  (四)用力拍击背部或用力挤压胸廓、腹部 
  我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已经载明:在窒息患儿经过清吸呼吸道和进行人工正压通气30秒后,如心率仍小于每分钟60次,则应在矫正和继续进行人工正压通气的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是新生儿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下方,胸骨体下1/3处;用拇指或示、中两指向下垂直按压;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力度以产生可触及的脉搏为度;按压频率90次/分,每次按压时间为0.5秒,每按压3次,正压通气一次,按3:1的比例进行。经30秒后如心率仍<60次/分,除继续人工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外,考虑使用肾上腺素。 
  旧法复苏用力拍击窒息患儿背部可造成心肺的震荡和(或)拍击部位瘀伤。挤压胸廓的部位和力度不当,可造成肋骨骨折或剑突骨折。用力挤压腹部,可引起肝脾破裂。这些不正规的操作,危害极大,都在废止之列。 
  (五)扩张肛门括约肌 
  用手指或器械扩肛,可致肛门括约肌撕裂,大便失禁。这种损伤性的操作既缺乏理论支持,又无循证依据,有害无利,必须彻底废止。 
  (六)热水烫或用艾灸 
  窒息患儿表现无呼吸或呼吸微弱,热觉刺激并不能引出患儿自主呼吸。动物实验已经证明热觉刺激只会抑制呼吸,早年Jemes LS在试验中发现,将刚出生的已经建立自主呼吸的小兔,放入37~38℃的温水中,则自主呼吸立即停止。企图利用热觉刺激引出窒息患儿的自主呼吸,实属荒谬。热水烫或艾灸使患儿遭受疼痛和烫伤的双重刺激,氧耗大增,不仅加重窒息时的缺氧性损伤,增加脑瘫的发生率,而且招致烫伤和烧伤部位的继发性感染。笔者在广东东莞曾见到一例由基层转来的用艾灸过的窒息患儿,身体被艾灸100余处,全身几无完肤,最后死于继发全身感染,殊堪痛惜。 
  以上种种恶性刺激,均为旧法复苏的残余。实践证明,当患儿处于原发性呼吸停止阶段,轻柔的触觉刺激即可引出自主呼吸;如患儿处于继发性呼吸停止阶段,即使采用粗暴的恶性刺激,也难以引出自主呼吸,只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增加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必须彻底肃清。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胎儿窘迫的诊断和治疗
第一节 胎儿窘迫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第二节 胎儿窘迫的产前监护和评估
第三节 胎儿窘迫的产程中监护和评估
第四节 胎儿窘迫的处理

第二章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理论基础和循证医学依据
第一节 新生儿窒息的概念和定义
第二节 胎儿的呼吸和酸碱状况
第三节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
第四节 窒息的发生机制
第五节 窒息的病理生理变化
第六节 出生时窒息的临床表现
第七节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

第三章 新生儿窒息产前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第一节 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
第二节 危险因素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第三节 各种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和分级
第四节 规范产前危险因素筛查和分级管理

第四章 应防止对Apgar评分的误解和误用
第一节 Apgar评分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Apgar评分诊断窒息的局限性
第三节 对Apgar评分误解、误用的种种表现
第四节 正确认识、评价和应用Apgar评分

第五章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围生期医学领域的正确应用
第一节 胎儿血气和酸碱平衡的生理学
第二节 脐动脉血气的临床意义和正确评估
第三节 脐动脉血气检测的适应证、采样技术和影响因素

第六章 窒息新生儿多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
第一节 多普勒成像及血流频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影响血流频谱特征的因素
第三节 窒息缺氧对脏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第四节 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第七章 新生儿复苏项目和复苏技术新进展
第一节 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
第二节 新生儿复苏技术

第八章 早产儿窒息复苏的特殊性和复苏要领
第一节 早产儿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点
第二节 复苏要领及注意事项

第九章 新生儿复苏新理念及喉罩复苏的兴起和前景
第一节 新生儿复苏新理念
第二节 喉罩的发明及概况
第三节 喉罩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
第四节 新生儿喉罩在我国应用的意义和前景

第十章 旧法复苏的残余必须肃清
第一节 关于在家分娩
第二节 恶性刺激
第三节 滥用药物
第四节 复苏措施的顺序性不容颠倒

第十一章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转运
第一节 新生儿转运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转运的必要性
第三节 新生儿转运的方式
第四节 新生儿转运的指征
第五节 新生儿转运的准备工作
第六节 新生儿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和处理
第七节 新生儿医院内转运
第八节 新生儿转运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
第十二章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管理及窒息性多器官损害
第十三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
第十四章 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第十五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
第十六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研究进展
第十七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疗法研究进展
第十八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药物治疗
第十九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干细胞疗法研究进展
第二十章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诊疗进展
第二十一章 新生儿肺出血研究进展
第二十二章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进展
第二十三章 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ECMO治疗
第二十四章 新生儿窒息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研究进展
第二十五章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
第二十六章 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治进展
第二十七章 新生儿窒息性应激性溃疡
第二十八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第二十九章 新生儿窒息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三十章 窒息缺氧对新生儿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第三十一章 窒息缺氧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影响
第三十二章 新生儿窒息与糖代谢紊乱
第三十三章 新生儿窒息与水电解质紊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