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密度泛函理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8097375
  • 作      者:
    (美)David S. Sholl,(美)Janice A. Steckel著
  • 出 版 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大量计算实例,对DFT计算尤其是平面波DFT计算,进行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介绍。《密度泛函理论》不仅介绍了DFT的一些重要概念,更对DFT在隔离态分子、体相固体、表面和界面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讲解。使读者在学习DFT计算时,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实际问题的建模求解上,尽量避免在深奥难懂的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基本理论中花去太多时间。这是一本关于DFT计算非常好的入门学习教材和实际计算时的参考用书,无论对于DFT的初学者,还是已经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DFT方法的研究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益良多。

展开
精彩书摘
  1.2.2微量杂质引发的金属脆化
  当读者阅读本书时,很可能在你周围就存在大量铜导线。铜是在元件和电器设备之间传递电流的最常用材料。除了其成本较低之外,实际应用中的另一个优点是铜比较软,塑性很好。常见的铜(以及其他)金属零件几乎都是多晶体,也就是这些零件中包含有大量微小的区域,称为晶粒,而每个晶粒都是规则排列的单晶。两个相邻晶粒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和对称性,但它们在空间中的位向有所不同。因此,相比于纯金属所具有的晶体结构,晶粒之间的接触区域存在有大量复杂结构。这些接触区域存在于所有多晶体材料中,称为晶界。
  早在100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在铜中加入少量的某种杂质,可以将其从塑性状态变成脆性断裂方式(断裂之前没有塑性变形)。例如,当在铜(cu)中铋(Bi)的含量低于100/g时,铜就会发生脆化。对于铅(Pb)和汞(Hg)杂质,也观察到类似的效果。但这一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定性地说来,当这些杂质引发脆性断裂时,断裂总是倾向于发生在晶界处,因此这些杂质一定是在某个方面极大地改变了晶界性质。当杂质元素Bi的含量很低时就会发生脆化现象,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其原因在于Bi几乎不溶于体相cu中。也就是说,Bi原子更有可能偏聚在晶界处,而不是存在于晶粒内部,因此晶界上Bi的浓度要比该材料整体的平均浓度高得多。
  能否对Bi引起铜的变化进行更为详细的解释呢?正如读者所期望的那样,对这个很多年前就已经观察到的有趣现象,研究者们已经给出了几种不同的解释。其中:第一类解释把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于电荷作用。例如,Bi原子与邻近cu原子形成键合作用,使这些cu原子要比纯Cu更硬,从而降低了cu晶格平滑变形的能力。第二类解释是紧邻晶界的杂质原子可能改变了晶界处原子的电子结构,从而弱化晶界处原本的成键。第三种解释则归因于尺寸效应,认为Bi原子比cu原子大得多,如果Bi原子存在于晶界处,则会分离界面两侧的cu原子,使二者之间的自然间距增大。被拉大的键长将会弱化这些原子键,并使晶界处更容易断裂。第二和第三种解释都涉及到了晶界附近原子键的弱化,但对弱化给出了不同的根本原因。直接采用实验方法区分和辨别这些可能的原因机理是非常困难的。
  最近,schweinfest、Paxton和Finnis使用DFT计算方法,明确描述了Bi是如何脆化铜的,他们的研究题目就表露出了这一结论。针对纯cu和含有Bi原子杂质的cu,他们首先使用DFT计算分别预测了应力一应变关系。如果上述原子键加强变硬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在添加Bi后,金属的弹性模量将会增大。实际上,DFT计算给出了相反的结果,意味着原子键强化解释是不正确的。另外,在更加困难的一系列计算中,他们直接给出了一些晶界的粘附功,这些晶界均已由实验证实会被Bi脆化。与实验观察结果相比较,定性地看来,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晶界的粘附功会由于Bi的存在而大幅降低。特别是DFT结果可以直接给出品界原子的电子结构,据此发现,上述有关晶界电荷作用的解释并不是导致脆化的原因。晶界性质的巨大转变几乎全都可以从Bi原子所导致的超体积角度加以解释,也就是尺寸效应。该推理表明:对于任何比Cu原子尺寸更大的杂质原子,均强烈偏聚于晶界,从而可以使cu脆化。这一描述实际上也适用于上文中提及的Pb和Hg杂质,这些杂质也已知会使铜发生脆化。
  ……
展开
目录
第1章 何谓密度泛函理论
 1.1 如何使用本书
 1.2 DFT运行范例
 1.2.1 通过异质催化合成氨
 1.2.2 微量杂质引发的金属脆化
 1.2.3 模拟行星形成时的材料性质
 1.3 薛定谔方程
 1.4 密度泛函理论——从波函数到电荷密度
 1.5 交换关联泛函
 1.6 量子化学的“旅行者”
 1.6.1 局域化的和空间扩展的函数
 1.6.2 波函数方法(Wave-function-based Methods)
 1.6.3 Hatree-Fock方法
 1.6.4 Hartree-Fock方法之后(Beyond Hartree-Fock)
 1.7 DFT不能做哪些事
 1.8 其他领域中的密度泛函理论
 1.9 如何使用本书(再谈)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第2章 简单固体的DFT计算
 2.1 周期性结构、超晶胞和晶格参数
 2.2 面心立方材料
 2.3 密排六方材料
 2.4 晶体结构预测
 2.5 相变
 练习
 扩展阅读
 附录 计算细节
第3章 DFT计算的基本要素
 3.1 倒易空间和k点
 3.1.1 平面波和布里渊区
 3.1.2 k空间中的积分
 3.1.3 在布里渊区中选择k点
 3.1.4 金属——k空间的特例
 3.1.5 k空间的总结
 3.2 截断能(Energy Cutoffs)
 3.2.1 赝势
 3.3 数值优化
 3.3.1 一维空间中的优化
 3.3.2 大于一维的优化
 3.3.3 关于优化我真正需要知道什么
 3.4 DFT总能计算——一个迭代优化问题
 3.5 几何优化
 3.5.1 内部自由度
 3.5.2 具有约束原子的几何优化
 3.5.3 优化超晶胞的体积和形状
 练习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附录 计算细节
第4章 固体表面的DFT计算
 4.1 表面的重要性
 4.2 周期性边界条件和板块模型
 4.3 选定表面计算的k点
 4.4 采用Miller指数对表面分类
 4.5 表面弛豫
 4.6 表面能的计算
 4.7 对称和非对称的板块模型
 4.8 表面重构
 4.9 表面上的吸附质
 4.9.1 吸附能的精度
 4.1 0表面覆盖效应
 练习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附录 计算细节
第5章 振动频率的计算
 5.1 隔离态分子
 5.2 原子集合的振动
 5.3 表面上的分子
 5.4 零点能
 5.5 声子和非定域化振型
 练习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附录 计算细节
第6章 使用过渡态理论计算化学过程速率
 6.1 一维的例子
 6.2 多维过渡态理论
 6.3 寻找过渡态
 6.3.1 弹性带方法
 6.3.2 微动弹性带方法
 6.3.3 初始化NEB计算
 6.4 寻找正确的过渡态
 6.5 将单个速率组合为总动力学
 6.6 量子效应及其他复杂问题
 6.6.1 高温/低能垒
 6.6.2 量子隧穿
 6.6.3 零点能
 练习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附录 计算细节
第7章 基于Ab Initio热力学的平衡相图
 7.1 体相金属氧化物的稳定性
 7.1.1 含有无序化的例子——位形熵
 7.2 金属和金属氧化物表面的稳定性
 7.3 多元化学势和偶联化学反应
 练习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附录 计算细节
第8章 电子结构和磁特性
 8.1 电子态密度
 8.2 局域态密度和原子电荷
 8.3 磁性
 练习
 扩展阅读
 附录 计算细节
第9章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
 9.1 经典分子动力学
 9.1.1 恒定能量的分子动力学
 9.1.2 正则系综的分子动力学
 9.1.3 分子动力学的实际应用方面
 9.2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
 9.3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的应用
 9.3.1 考察结构复杂材料:液体和非晶相
 9.3.2 考察复杂能量表面
 练习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附录 计算细节
第10章 精确度及“标准”计算以外的其他方法
 10.1 DFT计算有多精确?
 10.2 选择一个泛函
 10.3 物理精度的例子
 10.3.1 分子体系的基准计算——能量和几何构型
 10.3.2 分子体系的基准计算——振动频率
 10.3.3 晶体结构和内聚能
 10.3.4 吸附能和成键强度
 10.4 改善电子关联效应处理方式的DFT+X方法
 10.4.1 色散相互作用和DFT+D
 10.4.2 自作用误差、强关联电子体系和DFT+U
 10.5 线性比例方法的更大尺寸体系和经典力场
 10.6 结论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