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概论
中风一病,至急至暴,每关系生死于顷刻之间。历代医家对于本病的认识颇多分歧。或谓既名中风,当顾名思义,岂可舍风而治,是当急驱其邪,邪去则正安;或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宜补其虚,正盛则邪却。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然据廖老经验,认为此风含有一种特性,决不可同一般外感风邪相提并论。盖风邪侵于人体,由浅而深,乃一切外因病之共性。唯中风病之发作,如石矢之中人,转瞬而播诸全身。凡五官四肢心脑各脏器,皆立受其害而现卒倒神昏、口眼Ⅱ呙斜、四肢麻木痿废等非常之症状。病情传变迅速,多不及救治而死。对于此病,尚无可靠疗法,唯徐灵胎曾谓:“中风之病,苟无中脏之绝症,未有不可治者。”廖老据平日临床所见,大凡实证易治,虚者难疗,因其人真气已亏,难处理如法,终难期其效也。
《内经》于中风一症,未有专文,但各言其名而已。迄至汉末华元化,论五脏之风,始有“吐沫身直,口紧筋急,舌强不能言,手足不遂”等中风症状之记载。隋唐巢氏《诸病源候论》、孙氏《千金方》等书,以及宋元诸家,乃论中风,日多日详。然是风非风,始混乱莫辨。
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谓:“凡人风病,非由外中于风,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卒倒无所知也。”此以五志过极,阴虚阳亢为中风病之主因。
李东垣谓:“阳之气以天之疾风名之,此中风非外来之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忧喜愤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治法以和脏腑,通经络,便是治风也。”此又以气虚为中风之源。
唯朱丹溪则因时因地立论,较二人为平正通达,其言日:“《内经》以下皆谓外中风邪,然地有南北之殊,不可一途而论,由今言之,西北二方,亦有真为风所中者,但极少耳。东南之人,多是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耳。”三家所论,皆其平日之宝贵经验也。
至元末王安道颇有卓见,乃截然划中风为真中、类中二症。凡中风症见卒倒无知,口眼嘱斜,四肢麻木,或肢体偏废,有六经形者,为真中风;若无口眼口呙斜、不仁不用等症者,名类中风。由是二症之真面目乃有所区分,其于临床诊断,实大有所补助。
中风除真中、类中两大纲之外,又当依据病型,分为四类。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日风痱,三日风懿,四日风痹。”孙思邈日:“偏枯者,半身不遂而痛,其言不变,其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风痱者,四肢不收,志乱不甚,如言微可知者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僵不能言,病在脏腑。风痹者,脉浮而缓,筋骨痿弱,麻痹不仁。”以上四症,偏枯即半身不遂,风痱即四肢不举,风懿即卒然不语,风痹即关节疼痛是也。前三症皆属中风,唯风痹一症,原因复杂,所当辨也。
《金匮要略》所论四中,最为精确,以经络脏腑为区别,如“筋骨不用,左右不遂,邪在经也。口眼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昏不识人,便溺阻隔,邪在腑也。神昏不语,唇缓流涎,邪在脏也”。此实堪为临床辨证之标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