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系统哲学的探索与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1137
  • 作      者:
    毛建儒,李忱,王颖斌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系统哲学的探索与研究》不仅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系统思想,还研究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系统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的系统思想,在中国系统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了基础性的作用。三是对系统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展开
精彩书摘
  但是如果说他内在地与其他躯体相联系,就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了。关联看上去是外在的(尽管我所观察到的行为说明了另外一些东西)。然而,我也可以认为,别人的感觉和思维都与我相同。那样的话,我可以通过他们的感官设身处地想象一下他们所体验的对象。于是那些对象构成了他们体验的一部分,或者说内在地与他们的体验联系在一起。如果他们看到的对象是不同的,那么他们的体验也有所不同。于是,当我不是将他们当作我体验的客体,而是将他们当作他们自己体验的主体时,我就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们是由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br>  第二,动力学——构成因假说。后现代的有机整体观认为,机器的有序化来自于其创造者强加给它们的设计,而有机体的有序化则取决于它们固有的或获得的习性和气质。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构成因假设。这种假设提出,分子、晶体、细胞、组织、器官和有机物所具有的特有的形式是由被称为形态发生场的特殊场所形成和保持的。这些场的结构是由与过去的类似系统有着密切关系的形态发生场衍生而来的;过去系统的形态发生场通过一种叫作形态共振的过程变为后来出现的类似的系统。<br>  形态发生场不是一个新概念。50多年以来,胚胎学家们和发生生物学家们都使用过这一词语,以此指能够使动植物从卵子中孵化,经过不同的胚胎阶段而发育成为特有的成熟形式的各种未知的构造和形成因素。人们认为,这些场不仅决定了生物形态的形成,而且决定了有机体的整体特性。例如通过它们在被破坏后的再生能力来体现这种特性。但问题在于,从来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这些场究竟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运作的。相反,构成因的假设可使人们把它们(形态发生场)解释成为一种新型的物理场,它们可在试验中被探测到。<br>  构成因的假设提出,这些形态发生场的出发点,或日形态发生萌芽,形成了形态共振,而结构与这些形态发生萌芽相似的先前的系统是它的一个部分。这样,一个形态发生萌芽便被更高系统的形态发生场包围或包容其中,而形态发生场又造就或形成了向这种特有形态发展的过程。<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nbsp;绪论<br>第一节&nbsp;系统哲学的含义<br>第二节&nbsp;系统哲学的特征<br>第三节&nbsp;系统哲学的研究对象<br>第四节&nbsp;学习系统哲学的意义<br><br>第二章&nbsp;系统哲学的历史渊源<br>第一节&nbsp;中国历史上的系统思想<br>第二节&nbsp;西方历史上的系统思想<br>第三节&nbsp;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br><br>第三章&nbsp;系统哲学的产生和发展<br>第一节&nbsp;系统哲学的产生<br>第二节&nbsp;系统哲学的发展<br>第三节&nbsp;系统哲学在中国的传播<br>第四节&nbsp;系统哲学在中国的发展<br><br>第四章&nbsp;系统哲学的整体观、层次观、发展观<br>第一节&nbsp;系统哲学的整体观<br>第二节&nbsp;系统哲学的层次观<br>第三节&nbsp;系统发展观<br><br>第五章&nbsp;系统哲学的规律<br>第一节&nbsp;系统质<br>第二节&nbsp;系统质的层次性<br>第三节&nbsp;系统质的外在规定性<br>第四节&nbsp;从系统的角度看质量互变规律<br><br>第六章&nbsp;系统哲学的认识论<br>第一节&nbsp;系统质的主体性<br>第二节&nbsp;认识系统质的复杂性<br><br>第七章&nbsp;系统哲学的应用<br>第一节&nbsp;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系统分析<br>第二节&nbsp;战略研究中的系统思维<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