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江上自古多才俊:三江两岸历史人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88887
  • 作      者:
    顾志兴主编
  • 出 版 社 :
    杭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三江两岸”文化集粹丛书·江上自古多才俊:三江两岸历史人物》围绕“山秀、水清、城美、景致”的目标,在“三江两岸”一定区域范围内,开展以保护水源水质、促进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开发人文旅游、整治两岸环境、修复岸线生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开展“二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杭州的重要载体,是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和“生活品质之城”的重要保证。为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根据市领导意见,市政协文史委邀请市有关部门和沿线地区相关单位,对“三江两岸”沿线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和整理,编写了洋洋数百万言的《“三江两岸”文化集粹丛书》。
  《“三江两岸”文化集粹丛书·江上自古多才俊:三江两岸历史人物》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历史人物、文保古建、风物特产、民间习俗、水利航运、山水景观、文学艺术以及经济社会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互动等,字里行间既有高空鸟瞰式的宏观洞见,又有具体日常生活的细腻人微的描摹,从不同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三江两岸”地灵人杰的风景。就好比一位有着深沉绮丽的诗人之心的朋友,历经沧桑,温和平静址坐在我们面前,一展他的阅历和才情。这实在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不知不觉中,你就认识了你所处的这一方热土,它的昨天和今天。
展开
精彩书摘
  刘令修塘造福乡梓
  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初,萧山新来一位县令,姓刘名会字一汇,福建温陵(今泉州地区晋江)人,进士出身,道德文章,清名卓著。他到任之初,就遍访民间疾苦,熟悉档案资料,在为当地百姓减免虚增的山林税赋方面赢得清誉。而其尽心水利建设,兴修防洪石堤,改堰为闸等功绩更是功垂后世。
  明代的长江三角洲,已是全国物产最丰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刘会任县令时,正是沿海平定倭寇后的复兴时期。西兴镇,是萧山的前沿地界,也是两浙交通的枢纽,周、秦时代起就设有驿站,当初叫“亭”。驿站属官办,专供往来的官员和送递公文的差役临时住宿,相传古代范蠡送西施到吴宫去。从越国首都会稽出来,在这里梳妆打扮后渡江北去吴国。刘会前几任的县令邹鲁在驿站门前立一块牌子,题“庄亭古迹”四个大字。刘会到任的次年,即万历十三年,他为西兴驿站的正厅前面扩建了一进,原来的头道门成了二道门,以便能容纳更多的往返经过的官员、差役歇脚,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
  万历十四年七月十八,秋潮异常猛烈,沿江的防洪长堤被冲毁,大水涌人,百姓房舍被冲塌几百所,萧绍平原一片汪洋!刘会彻夜不眠,流着眼泪写呈文申报灾情,省里府里第二天就派官员下来,坐在船里视察,只见桑田为海,哭泣声遍野。他们商讨救治方案,刘会认为原来的防洪堤用木柴、竹篓裹着碎石筑成,禁不住大潮冲击,必须建造石堤,方能保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会稽郡守萧良斡和浙江巡抚温纯都同意造石堤的方案。刘会当即提出经费问题,他说五百年前吴越王钱缪以全吴越国的力量来修钱江大堤,还只是土木结构,现在造石堤费用大,萧山一县的百姓负担不起,必须山阴、会稽共同来出钱,才好兴修。巡抚看到哀鸿遍野的现状,慷慨表态,说三县按田亩摊派,每亩出八厘,不足之数,府库的银子拿出来包底。于是刘会编造预算,组织力量全力以赴修建石堤,派县丞王箕、典史徐闵督工.十月初三正式开办,他经常亲临第一线,不辞风霜雨雪之苦。经过整整六个月的努力,到万历十五年(1587)春末完成。防洪海堤与浙东运河之头的接近处,原有一条堰称“大堰”。堰的功能,在内地干旱时,耙开堰引钱塘江水灌溉农田;在内地受涝时,又耙开堰泄洪涝;潮水大时,把堰堆高以御江潮:平时有船只要过往运河与钱塘江之间,从堰上拖过。大船靠人力拖不动,用牛绞盘牵引,就是所说的“牛埭”,因始建于六朝,所以叫“六朝牛埭”。
  刘会修堤塘修到这里时,将大堰改建为闸,命名为永兴闸,也叫龙口闸。既便放水,也便过船。据清.雍正《浙江通志》记载:永兴闸俗称龙口闸,原为大堰,明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萧山县令刘会把修西兴塘积余的银子用来改堰为闸,以泄诸乡之水。闸门有东西两道,现在东闸的槽石还在,已受到保护。刘会在新堤完成时,兴奋地站在堤上说“大堤像一条蜿蜒的龙,但怎么能没有龙头呢?”于是用修海堤结余的银子重修“镇海楼”。使之成为“龙头”。
  ……
展开
目录
滨江区块(钱塘江南岸)
儒生贺循廾掘运河留功迹
粱代汁革清风亮节
南宋诤臣来廷绍门
抗倭民间英雄来端蒙、来端操
明代宰相来宗道
刘令修塘造福乡梓
博通五经的来集之
入忐专家来裕陶
辛亥将领来伟良门j
农民运动先4K来耀先
书画印“二绝”来楚生
萧山区块(钱塘江南岸)
“少小离家老人回”的唐代诗人贺知章
多打惠政的杨时
力土禁烟的汤金钊
民族英雄葛云
布衣都督汤寿潜
海派画家任伯年
农民运动先驱李成虎
京城四大名医之施今墨
蔡东藩与“历朝通俗演义”
民国闻人沈定一
盗取“圣火”的朱执信
中共第一个工人出身的党员徐梅坤仃2
江干区块(钱塘江北岸)
明代第一画手戴进
清代著名书画家金农
志界先贤翟灏
我国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
电影艺术家夏衍
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丁振麟
上城区块(钱塘江北岸)
南宋首位皇帝高宗赵构
为岳飞平反的孝宗皇帝赵奋门02
西湖区块(钱塘江北岸)
白居易:钱塘江水的知音
吴越国主钱缪
苏东坡:与之江山水结缘
钱惟善:情系曲江传“十景”
钱塘文章宗田氏门22
葛寅亮:风裁峻整“三立”人
云栖大师莲池
江浩:啸傲横山一嶔岑
拥书楼主江元祚
陆圻:西泠才子终高蹈
陆培:桐坞青山伴忠魂
龚隹育:慎以持躬,勤以莅事
厉鹗:寄情之江山水的诗人
金志章:草堂最爱伴江声
夏同善:长眠大清谷的光绪帝师
红顶商人胡雪岩
张道:雪浪江麋赤子心
俞明震:不应忘却的诗人
一代诗宗陈三立
画坛领袖陈师曾
报有报格:之大校董史量才
一介书生陈布雷
朱生豪:之江之滨孕育的诗人和翻译家
之江大学创办提议人司徒雷登
马叙伦与马氏墓地
词学宗师夏承焘
云间朱孔阳:为人一世,一世为人
钱江大桥之父茅以升
文坛常青树琦君
富阳区块(富春江两岸)
破虏将军孙坚
讨逆将军孙策
吴大帝孙权
太子少师许敬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