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百年数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294842
  • 作      者:
    丘成桐[等]主编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丘成桐,数学乃所有基本科学的基础,也是联结科技和人文科学的桥梁。不了解数学,就无从了解近代西方文明,中国要强国,必须注重这门看起来抽象的科学。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数学有着悠久的传统,但明代以后落后于西方。从20世纪初开始,在日益高涨的科学与民主声浪中,中国数学家踏上了学习、赶超西方数学的光荣而艰难的历程。回顾总结这一历程,发扬老一辈数学家的创业精神,为振兴中华数学、实现数学强国之梦而奋斗不息,这是《数学与人文》“百年数学”专辑的编纂主旨。
  专辑以丛书主编丘成桐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最近一次主题讲演和杨乐先生的百年数学主题访谈开局。中国现代数学的史诗,演绎着许多闪亮的舞台和人物。本专辑的文章作者们以灵活不一的形式(或独家专访,或实地寻踪,或调研史料,或个人回忆)述说部分数学机构(大学数学系、研究所)数学与数学人的故事。这里有数学大家的亲历体会与精辟史观,有资深教授如道家常、亲切感人的深情回忆,有以一手资料为基础的历史记述和鲜为人知的史实披露,有数学奇才的独家专访、历史名校的实地寻踪,还有年逾九旬的老教师对百年中国数学教育的感想与思考,《数学与人文(第十二辑):百年数学》所收集的材料,只不过是一幅壮丽画卷的某些局部或特写,却回响着中国现代数学前进的步伐,激发着读者更多以史为鉴的回顾和研讨。
展开
精彩书摘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鼓励学生去做复动力系统。应该说,复动力系统差不多从20世纪80年代刚刚开始,当然追溯复动力系统的历史的话,有些比如法图(P.Fatou)和茹利亚的工作,现在有以他们命名的法图集或茹利亚集,可以追溯到1920年前后。不过,那时候远远没有形成复动力系统这样一个领域,而一些重要内容的形成差不多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所以我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带学生,要使学生今后的发展更好一点,鼓励他们去做复动力系统。我并不鼓吹自己做的东西。另外,我并没有积极地去带很多学生,因为我最擅长的值分布论,不宜让更多人做了。确实有些东西已经不是主流。当然,也不能绝对这么说。比如里面如果有些工具,真正能对解决重大问题发挥一些作用的话,那它可能就又掀起一个研究高潮。这个很难说。所以我当时主要想让我的学生到复动力系统那方面去好好做。
  访谈人:读研究生的头3个月内,您就写出了“亚纯函数及函数组合的重值”的论文,发表于《数学学报》。您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论文写作,迅速走向函数值分布的研究前沿的呢?
  杨乐:情况是这样,那时在北大读了6年的时间。前面说过,当时政治运动很多,后来又遇到三年困难时期,也有些老同学说,我们在北大真正很认真地搞业务的时间可能不到4年,也许只有3年多一些。他们说的这些也是实在话。不过,搞运动的时候,我只要有点可能,就抽时间读书,尽量把业务弄得好一点。另外,最后的一年半,物质生活困难时期虽然受到了影响,但是我受的影响不太大,每天差不多上午、下午、晚上都在图书馆很认真地看书。所以我在北大的这几年,算是抓得比较紧,也应该说,基础打得比较好。北大的学生程度比较好,教师也很好。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虽然我们是9月中旬报到,但是我在12月底之前就写了一篇文章,而且这篇文章后来有一些相当好的反应。戈德贝尔格——是国际上函数论方面不错的专家,到了20世纪90年代,他有篇文章就是给我这篇文章引进的一种亏量,来举例说明估计的界可以达到。所以确实是3个月就写了这篇文章。但是我们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在6月份,9月中旬我和张广厚来数学所报到,在报到之前我们有一个暑假。我大概从7月份开始,就已经在读奈望林纳的书,在做准备了。报到以后,一方面我在讨论班上报告奈望林纳的书的前半部分,一方面也读一些文献。所以到写出这篇文章,差不多有将近半年的时间。
  中国过去为什么在解析数论和单复变函数方面能够做出一些在国际上比较出色的成果,是因为这些方向和现在有些数学分支还不太一样。就是说,它历史很悠久,也有很多学者在这个方面做过很多的工作,比如美国数学代表团来中国后就说,我们做的这个领域已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世界上数学家的反复耕耘,我们又得到了一些新的成果。虽然是历史比较长,很多人耕耘了,但是并不像现在有些分支需要非常多的准备,涉及面非常广。你如果不在一个集体中间不断地互相讨论的话,常常就很难做出第一流的成果。现在有些数学分支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你不可能完全靠自己慢慢地、一点一点念,有的时候需要请教别人,而且常常也需要更多的讨论。而解析数论或者函数论,相对说来它涉及的方面比较少,如果有机会的话,个人是可以在像“文革”这样的时期悄悄地来做。而在非常热而且涉及面很宽的方向上,需要很多人进行讨论,在当时国内的条件下,你不可能做到国际上最前沿去。因为你没有美国、西欧那样好的条件,人家有一个集体可以不断地讨论,涉及面广的话可以请教不同领域的专家。所以我觉得,那个时候能有一些方面被国际上认为做得不错,好像只能是这些方向。
  ……
展开
目录
《数学与人文》丛书序言(丘成桐)
前言(李文林)
百年数学
科学创新的经验和个人意见(丘成桐)
中国数学百年随想——杨乐院士访谈(李文林、程钊、杨静)
张益唐专访(季理真、翁秉仁)
昆明时空中的“奇点”——西南联合大学(季理真)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数学系回顾(1927-1952)(姜启源)
伯克霍夫与奥斯古德在北京大学讲学始末(郭金海、李文林)
台湾数学界奠定基础期(1945-1985)概况(李国伟,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筹建二三事(李文林)
子彬院里的故事(华宣积、李道亭)
吉林大学数学学科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伍卓群)
忆杭州大学数学系(沈一兵)
华罗庚与赫尔曼·外尔(Jean W. Richard,袁红)
怀念吴新谋同志(陆启铿)
百年数学教育改革随想录(陈振宣)
回忆老浙大数学系(姚恩瑜、李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