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激进艺术小史:八十年代上海记事:the 80s scene in Shanghai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41090
  • 作      者:
    赵川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激进艺术小史:八十年代上海记事》试图归纳和谈论的上海激进主义艺术,不是一个流派,而是对那一代或更长时期里重要的艺术实践形态的概括。它有着强调自身思想倾向的概念特质和范围,当然不包容当年新潮艺术的全部。直到偏离、转向和衰竭之前,它充沛的行动特征,确是一度为上海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勃发而出的艺术能量。
展开
作者简介
  赵川,60年代出生,在海外生活多年,现居上海。创作跨越文学、评论、戏剧、电影和视觉艺术等领域。曾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台北驻市作家。中篇《鸳鸯蝴蝶》获2001年台湾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首奖。其他奖项包括2000年澳大利亚国家文学创作基金等。赵川作品:书籍有《上海抽象故事》(艺术史)、《不弃家园》(随笔)、《鸳鸯蝴蝶》(小说)、《海外·人》(随笔)、《悉尼八怪》(随笔)、《赵川旅澳摄影作品集》(摄影)。戏剧有《狂人故事》、《38线游戏》、《台北38度线》、《黑洞·结局》、《厕所的脸》。
展开
内容介绍
  《激进艺术小史:八十年代上海记事》这份个人观察以上海为立足点,记录了八十年代前后不同艺术团体、艺术家各自的或相呼应的实验、实践、态度和观点,重新挖掘和厘定了他们工作的意义。它并不能概括当时蓬勃于中国各处的美术运动和新兴艺术的全部,但是上海的这一段艺术小史,确曾为这座城市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勃发而出的艺术能量。
展开
精彩书摘
  上海戏剧学院除这些特点之外,还有就是有一个李山,他从来不在这些约束中。李山因为在艺术上的不安份,出名很早。早在“文革”期间的1974年,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包括林风眠、丰子恺、关良、吴大羽、程十发、朱屺瞻等在内的“黑画展”,用于公开批判。青年画家韩辛的野兽派式的水粉画,戏剧学院青年教师李山的灰暗风景画等也在其中。到八十年代,李山相对新一代的现代派们要年长些。他的艺术多变,激进好胜。他早期的风格接近表现主义,对一些原始和稚拙气的图像感兴趣,后来画抽象,到八十年代后期则表现出更加积极的,要站在风头浪尖的姿态。他较早进入“八五新潮”的全国交流圈子,并带动上海参与其中,是八九十年代上海最有影响的激进艺术家之一。他的创作和活动,对于八十年代里不论是画抽象还是做其他形式的现代派艺术,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或者说对于当时的上海艺术青年而言,李山本身己极富传奇性,影响远在他的作品之上。
  李山是东北人,幼年生活在黑龙江一个小草原边上。八十年代初他受原始艺术的影响,比如浙江河姆渡文化和江苏连云港的将军崖岩画等,画一些面目稚拙的古朴形象,以及原始主义风格的树林、马和深色皮肤的裸体女人。这些作品都被他囊括为《初始》系列。数年后他又在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的办公室里,开始画被同行们戏称为“毛球”的抽象画。“毛球”的学名是《扩延》系列。画面上那些硕大黑色平涂的圆球,带了须毛,给人不雅和膨胀的压力,把他原来对生命的刨根问底向神秘性拓展。随后是《秩序》系列,这些画面虽然加入了几何的形,硬边上冲出来的毛糙笔触,仍联系着伸展的意愿,规则和冲出规则的难堪成了矛盾对抗。
  1986年李山与更年轻的艺术群体一起参与策动“凹凸展”,他又画他朦胧的马和原始的面孔。八十年代后期,新一代激进艺术家和激进主义艺术的不断涌现,对李山的思路形成冲击。他不断变换创作花样,寻求直接的冲击力,力求走在社会思考和艺术表达的激进锋刃上。1988年他积极参与行为及装置展“最后的晚餐”。1989年在北京“中国现代艺术展”上,他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在中国美术馆里洗脚,备受关注。李山曾说:伟大的画家是探险家、猎手,他不断地开垦一块块荒原。
  李山因此也像另一些从八十年代出发的激进主义艺术家,他们机敏并富有冒险精神,面对急速变化的中国社会环境,不会停留或拘泥于已有形式。李山八十年代末开始的《胭脂》系列,延续他对生命和性、身理和心理等主题的兴趣,让他在日后的国际交流中更具声望。
  1984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展”,是中国官方美术的最高权威展出。展出的评审过程,更加剧了新旧艺术观念的裂痕。随后,第二年举办的更为开明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作为全国性美术展出,却脱离了中国美协,而由国际青年组织委员会主办。在这个展出中,虽然西方化或具现代性的绘画语言,还只在丰富写实形式的意义上,但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甚至波普等形式已被直接引入。
  上海艺术家王向明、金莉莉和俞晓夫的画都引起注意。这个展览后来被认为是“八五新潮”的揭幕式。同年,南京在读研究生李小山(1957—)的一篇文章《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在第7期的《江苏画刊》发表后,马上引发了关于中国画问题的巨大争论。李小山的“我见”颇有“五四”遗风——言明“中国画己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在这前后,相对独立的美术刊物,主要是湖北的《美术思潮》和北京的《中国美术报》出版。《中国美术报》不仅是周刊形式,而且还有全国邮政发行网络。《美术思潮》关注理论,《中国美术报》则在运动推动上迅速地将各地的发展和成果发布出来,积极催生新潮艺术。
  这两份刊物加上态度已经刷新的《美术》,成为八五新潮的重要催情剂。
  高名潞(1949—)等在1988年初编写完的《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中写道:“这是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教师余友涵同该校五位学生丁乙、冯良鸿、秦一峰、艾得无和汪谷青举办的一个师生联展。它于1985年3月18日至26日在复旦大学学生俱乐部举行,余友涵无疑是主要组织者。就展览题目来看,可看出它与以往的一个很大不同,即创造‘现代绘画’的主观愿望已公开写在他们的旗帜上了……他们把绘画视为寻找时代形象的使命,而这也是一种创造历史的过程。他们确信今日创造的成果将成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文明的基础。尽管这是未宣传、影响不大的展览,但己显出上海画坛在观念上产生根本变化的征兆,主动创造现代文化,这己成为一代青年艺术家的清醒意识。尝试的幼稚,作品与宣言的距离,都不能作为否定这种创造意识的口实。”“六人联展”与“十人画展”中的一些探索,有近似的思考方向,余友涵和他学生们的不少创作,试图以更现代意味的手法,接近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美学境界。这也与当时社会在追求西式现代化与复兴传统文化之间的盘衡,有着明显关联。只是艺术家向西方学习来的成果,画面上的乌托邦,来得更为快捷。但是就整体展览而言,不同于“十人画展”中参杂的小情小趣,余友涵他们的展览上,更带有八十年代激进主义艺术必备的文化使命感,将“现代绘画”这个概念,通过“抽象”,观念化地强调突出。这在上海激进艺术的公共展示上显得十分特别。
  ……
展开
目录
导言
公开民间探索的开始
抽象和新绘画
观念和行动的挑战
挫折和转型的暗喻
西方真的来了及阿大之死
后记

附录
附录一:1980年草草社“八十年代画展”序
附录二:1986年“创造行动宣言”
附录三:1986年“M观念艺术表演展”前言
附录四:1988年“最后的晚餐——上海第二届凹凸展”宣传简介
附录五:1991年宋海东与杨旭关于“车库艺术展'91”的通信
附录六:九十年代丁乙、余友涵与薄小波的通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