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白龙伴随的五云车从非此世的暗黑中出现。他们邀李白同行,那白龙舞动龙尾,腾云驾雾,助李白飞升,就像上高山一样,在那里太白庄严地放射着温暖的、不能忍受的光,简直会让肉眼失明。瞬息之后,李白的眼睛适应了,以最后的尘世念头想到,他好像不是离去,而是回归……
作为描写李白的飞升的“大和弦”,托洛普采夫创作了多种文化元素融合的独特文本:其一,这里有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托氏所想象的李白的长逝,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一一与我国僧传中高僧大德圆寂时的“化佛来迎”传说暗合,如《往生集》卷一载:“齐僧柔学方诸经,惟以净业为怀。卒之日见化佛千数,室内外皆闻异香,西向敬礼而化。”这里基本的文化元素采自中国传统文化:李白、霓裳、太白、自龙、五云车等。其二,语言表述方式是极其“俄化”的,托氏使用了带有多种成分的复合句,如两个身影本身是个主谓句,但带了多种附加成分,或表示其衣饰“着霓裳”,或列举说明其中一人像杨道士,再说明其乘的车有“五云”,最后还带了一个定语从句一一“白龙伴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