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家山古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2150472
  • 作      者:
    薛林平[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山西古村镇系列丛书:李家山古村》不仅是对古村镇保护工作的反映,更有助于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做到科学保护、有效传承、永续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开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展开
内容介绍

  《山西古村镇系列丛书:李家山古村》撷取山西有代表性的古村镇,翔实地介绍了其历史文化、选址格局、建筑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较为丰富。为了完成书稿的写作,课题组多次到现场调查,在村落中居住生活了相当一段时间,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通过细致的测绘图纸和生动的实物照片,可以看到他们极大的工作热情和辛勤劳动。

展开
精彩书摘

  (1)明代——简单的居住功能
  明代时期,全村经济薄弱,因此建筑多是简单的“一炷香”窑洞,只有少数殷实富有者才会修筑靠崖窑。如今,“一炷香”窑洞因为使用功能较差,基本都被后期的其他形式窑洞所替代,或是在原址上重修。现在,遗留下来的这些“一炷香”窑洞也早已不住人了。
  (2)清代——商业带动起家
  清代时期,李家山的李氏家族开始在碛口镇的水旱码头从事商业活动。包括养骆驼马匹、做旱路运输、在镇上开店等。李氏家族在碛口镇的商业做得非常好,尤以当时的李登祥(第八世孙)、李带芬(第十一世孙)。最为突出,他们分别居住在大村的西侧和东侧,因此也被称作东、西财主。据当地人讲,西财主李带芬开的”三和厚”,东财主李登祥开的”德和店”,“万盛永”都是碛口镇上的大店。此外。李家山经商的行业种类也很多样,包括钱庄、银铺、丝绸布匹铺、麻绳铺、医药铺、盐碱行、杂货行、粮行等等,差不多占据了碛口古镇西市巷前后半条街。不少商铺甚至到今天还在经营。除了在碛口镇本地,李带芳、李杰士、李步斗等人甚至将生意扩展到了镇外的汾州、太原、陕西、宁夏等地。
  不仅在商贸方面有很高成就,李氏家族在清代时还涌现了不少乡贤烈女。据民国6年《临县志》记载,大清同治年间,部分回族居民在陕西、临州等地滋事,大绅士李应贤(第九世孙)不惜百金出资帮助平乱:”招贤都李家山人,太学生。秉性忠厚,事亲以孝,与物无争。同治初,回匪扰陕,临永戒严,公出资助馕,不惜数百金。”。各界赠有“勤俭可风”,“行端表正”的匾额以歌颂他的行为。此外还有李生香(第七世孙)为官清廉,受百姓爱戴,也被赠予了“年高德昭”的匾额。另有李树芳之妻冯氏,“幼承家训,娴习礼仪,十六岁于归……二十六岁夫病殃殆,无子。遗一女方四岁,念此弱息,未忍弃捐,虽殉夫不遂,尝自命未亡人…”现年(民国6年)八十岁,守节已五十四年,主持家政井井有条”。《李氏宗谱》也有记载:“钦旌节孝,临县文庙有位,大总统奖给‘节励松筠’四字匾额”。
  凭借积累的财力,李氏家族在村内建了很多宅院,这些宅院大多装饰精美,质量优良,代表建筑有“西财主院”、”东财主院”、“桂兰轩”等。除了居住建筑,李家山还曾在清代时期修建了四座庙宇建筑,但如今只有天官庙保留了下来。另外,在李带芬先生的带动下,还建起了学堂。《李氏族谱》载:”清光绪二十七年,碛口通判祝荔邦,创办永临义学,请府君董其事。府君以黉舍之兴废,系国家之盛衰,而于地方文风,亦大有裨补,于是毅然担任,惨淡经营,不遗余力,监督工程,虽盛暑不少懈,历半年之久,校址落成”。学堂营造了读书、学习的教育氛围,为李家山的教育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在李氏家族壮大、财力富足鼎盛的时期,李家山也曾遭受过自然灾害的侵袭。光绪三年(1877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两次大旱灾,李家山村民饿得吃树叶子。有些人甚至人饿死了,有些人则逃荒去了河南。老辈人流传说:“光绪三年旱的宽,秋不收,麦不安。”旱灾多年之后,村民的生活水平才慢慢回转和恢复。
  (3)民国——村内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民国时期,李氏家族财力进一步壮大,在原村的基础上又建设和修缮了许多宅院。保留至今质量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新窑”院、“惠迪吉”、“诗礼传家院“等。
  这个时期的特殊背景,使得李家山在商贸以外的政治、军事、文教乃至革命事业等方面都出现了人才典范。如远近知名,受百姓爱戴的李带芬绅士,他在清末就积极为村里人办事,到了民国初期,他作为村长,仍为李家山鞠躬尽瘁。《李氏族谱》中记载:“府君秉性慈祥,好善乐施,值饥馑之岁,襄办账务,至再至三,活不可以数计。族中贫乏者,每有婚丧等事,即出资襄助;清明无力祭扫,暨岁暮不能举火者,酌给钱米。赖府君之力而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约计不下数十家。凡建筑庙宇,修理道路、桥梁诸善举,竭力提倡、捐资。
  ……

展开
目录

丛书总序
第一章 李家山古村的历史文化
一、历史沿革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章 李家山古村的空间布局
一、村落的选址
二、村落格局
三、道路系统
第三章 李家山古村的历史建筑
一、居住建筑
二.典型居住建筑
三、庙字建筑
第四章 李家山古村的装饰艺术
一、匾额装饰
二、户对装饰
三、门钹装饰
四、门墩石装饰
五、屋脊装饰
六、门窗装饰
七、墀头装饰
八、神龛装饰
九.梁柱装饰
附录
附录1 院落名称或序号图示
附录2 历史建筑测绘图选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