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百年湖南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959122
  • 作      者:
    王开林著
  • 出 版 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研习近现代湖南人的最丰盛成果——百年湖南人的血勇与理性,读懂湖南人,读懂中国近现代史!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开林,长沙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协会员,《读者》首批签约作家。现供职于湖南省作家协会。
  迄今已出版散文集《灵魂在远方》、《天地雄心》、《大变局与狂书生》、《新文化与真文人》、《非常爱非常痛》、《国士无双》、《民国女人》等二十四部,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文人秀》、《桃木匕首》两部。
  作品被收入海内外近四百种散文选本。曾获“湖南青年文学奖”、“《萌芽》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台湾“《中央日报》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百年湖南人》稿以人为经,以事为纬,收入四十余位湖湘人物,从九个角度描绘鸦片战争之后百余年湖南精英的人生轨迹和命运走向。作者寓史于文,寓庄于谐,篇幅短而信息量大,因而能使读者快乐阅读,收获良多。作者虽是湘人,持论却无偏颇,对近、现代湖南精英的所作所为有好说好,有歹说歹,不拔高,不回护,足资今日读者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曾国藩也有驴脾气
  在南方战场上,曾国藩受足了磨炼,再怎么吃苦,再怎么遭罪,再怎么受憋屈,他都能够隐忍。国情就是如此,除了集强权于手的帝王之外,其他人若有基本觉悟,就得铆足劲修习“忍”功。
  有道是,“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可也会有忍无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时候。咸丰皇帝多疑善忌,若非万不得已,怎肯轻易将制衡江南的兵权赐给一位汉臣?这位万岁爷的顾虑,曾国藩洞若观火。尤其可怕的是,某些朝中大臣时不时地在皇帝耳边熏上几句阴险的谗言。曾国藩收复武昌,咸丰皇帝大喜过望,赞叹道:“真想不到曾国藩一介书生,竟能立此奇功!”军机大臣祁隽藻却从旁大泼冷水,说什么曾某只是一名在籍侍郎,相当于匹夫,匹夫一呼,而应者云集,这未必真是国家之福。
  曾国藩忍到了极限,正巧老爹曾麟书于咸丰七年(1857)二月作古,他委军不顾,仓促回乡奔丧。清廷这才知道好一位听话的湘军统帅,也有十分倔犟的驴脾气。怎么着?咸丰皇帝并不蠢,干脆顺水推舟,批给曾国藩三个月假期治丧,让他忠孝两全。
  在中国,大家都得兜着圈子说话,绕着弯子做人,于是无论说话还是做人都有十分精细的学问和技巧。曾国藩度完了三个月假期,呈上奏章,要求终制(父丧须守三年,官员概莫例外,守丧期间不能任职,若要提前上岗,必须呈明正当理由,还须得到皇帝的批准才行)。他在奏章中大吐苦水,说自己多年来只挂个兵部侍郎的空头衔,别说权力低于巡抚,甚至连提督都不如,这样处处受掣肘,粮饷苦无着落,又如何进一步开展剿匪荡寇的工作?话已说到这份上,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咸丰皇帝要是不肯给他全面的军政大权,他就在家闲待着,不再出山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去收拾东南危局这个烂摊子吧。
  说来也巧,此时恰遇太平军内讧,北王韦昌辉在天王洪秀全的授意下,血洗天京,翦除了东王杨秀清及其亲信。事变后,洪秀全再下密旨,令翼王石达开火速进京勤王,剿灭北王韦昌辉及其党羽。洪秀全的一石二鸟之计够狠毒,全盛的太平天国却因此元气大伤。清王朝一直疲于招架,这下得到了意外的喘息之机,咸丰皇帝心里乐开了花。他就不信没有曾国藩这把盐,嘴里会淡得出鸟来。
  曾国藩被撇在湘乡荷叶塘,一撇就是一年半。其后,尽管咸丰皇帝再次强行起用曾国藩,但仍旧只肯让他挂着兵部侍郎的虚衔,不给他完整的军政大权。
  应该说,是太平军青年骁将李秀成和陈玉成“请出”了曾国藩,他们横扫江南,捅出了大窟窿,弄出了大动静,清军重兵守卫的杭州、苏州相继失陷,浙江巡抚罗遵殿自杀,两江总督何桂清弃城而逃,江南军情急转直下,形势迅速恶化。
  咸丰皇帝裤裆里回了潮,自知好局已黄,他担心曾国藩出工不出力,赶紧把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一兜囊奉上,敕命忠勇可嘉的湘军统帅曾国藩“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其后不久还让他兼任浙江巡抚)。如此沉重的担子,普天之下,当时也只有曾国藩一人能够挑得起。
  ……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壹卷 脾气和性格
曾国藩也有驴脾气
耿介刚烈的左宗棠
何绍基方正有余,圆通不足
谭嗣同俊朗而刚强
王闿运布衣傲王侯
黄兴和而易交,雄奇出于笃实
宋教仁是典型的性情中人
陈天华爱国根于天性
不党不同的章士钊
“甘草先生”谭延闿
齐白石既洒脱又“傻硬”
金岳霖有赤子之心

第贰卷 交游和往来
魏源与曾国藩缘悭一面
曾国藩与左宗棠闹别扭
左宗棠与郭嵩焘交谊不终
王闿运游说曾国藩“豪赌”
杨度与梁启超由兄弟变政敌
章士钊与毛泽东缘分不浅
齐白石与陈师曾最为相得
达夫一饭救从文
沈从文是林徽因倾诉的对象

第叁卷 经历和遭遇
被“考”焦的魏源
晚年遁入空门的魏源
曾国藩是“跳水冠军”
彭玉麟投笔从戎
“救火队长”彭玉麟
郭嵩焘临危受命,出使西洋
官场失意的郭嵩焘
王闿运著《湘军志》闯祸
王闿运老眼不昏花
蔡锷为何要投笔从戎
宋教仁有救国之志,无防人之心
陈天华投海自沉
杨度与袁世凯互相利用
八指头陀受辱而圆寂
叶德辉谩骂农会被枪毙
胡沁园慧眼识白石
陈衡哲撰文惹恼四川人
丁玲初到延安时如鱼得水

第肆卷 事业和功绩
魏源编著奇书《海国图志》
曾国藩害怕功高震主
左宗棠收复西北,不忘绿化事业
彭玉麟拼命辞官,热心散钱
曾国荃求雨“密誓自焚”
何绍基的书法作品是通国之宝
谭嗣同对变法谨慎乐观
王闿运乐育英才
黄兴屡败屡战,不胜不休
蔡锷打响护国战争第一枪
宋教仁的政党内阁梦
熊希龄沦为拔毛的凤凰
杨度作《湖南少年歌》
章士钊频频出昏招
齐白石衰年变法
谭延闿既是美食家,又是书法家
唐群英不做空头政治家
“东方女飞将”王灿芝

第伍卷 至爱和真情
彭玉麟的兵家梅花最关情
蔡锷与小凤仙合演爱情双簧
宋教仁在日本有过短暂的情爱恍惚
熊希龄暮年得真爱
刘道一牺牲后,妻子殉情
张默君被邵元冲的苦恋感动
陈衡哲重情谊,顾家庭
金岳霖终身未娶之谜
沈从文的信和情
丁玲的情场表现惊世骇俗
白薇的爱情是一枚难咽的苦果
谢冰莹的三段婚姻

第陆卷 眼光和谋略
陶澍慧眼识佳婿
于学无所不窥的魏源
郭嵩焘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教
彭玉麟“霹雳手”清理官场
胡林翼的调和手段
曾国荃的杀人、敛财手段
谭嗣同高揭“民主”和“自由”旗帜
蔡锷智斗袁世凯
陈天华鸣警唤醒国人
章士钊将错就错,首称“孙中山”
叶德辉的搅屎棍法

第柒卷 德操和品行
曾国藩力倡勤俭
彭玉麟自订“三不”原则
曾氏兄弟捐金刻印船山遗书
胡林翼惜才如命
谭嗣同肝胆照人
黄兴顾全大局,休休有容
宋教仁勤奋好学
熊希龄晚年慈悲为怀
叶德辉放荡不检
杨度愧对恩师
章士钊吃“流氓饭”和“律师饭”
易顺鼎好色如狂痴

第捌卷 谐谑和调侃
曾国藩被人击中要害
曾国藩的六字真言
左宗棠的“诸葛亮情结”
举人出身是左宗棠的心病
左宗棠与曾国荃和为贵
胡林翼写诗筹军饷
王闿运中了曾广钧的妖刀
王闿运嘲讽民国总统
叶德辉专搞人身攻击
章士钊“诈降”
叶德辉死后遭胡适调侃
谭延闿哀荣变挨骂

第玖卷 议论和评骘
曾国藩杀降灭口
曾国藩破山中贼易,破心中欲难
曾国藩重名誉胜过生命
曾国藩是特异环境中的产物
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胡林翼长才未展
曾国荃可能被妖魔化了
郭嵩焘曲高和寡
谭嗣同流血牺牲的意义
王闿运所学非所用
黄兴赍志以殁
蔡锷英年早逝是中国的巨大损失
陈天华是东海之魂
杨度留下大谜团
宋教仁是中国政坛的桑提亚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