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无病时代:走出健康误区,终结盲目医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42611
  • 作      者:
    (美)大卫·阿古斯(David B.Agus)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走出健康误区,终结盲目医疗!
  乔布斯主治医师的健康忠告
  蔡康永2012年重点推荐图书!
  一种药不该治百种人,健康没有统一的标准!
  什么才是个性化的医疗方案?
  我们一直遵循的保健理念原来是错的?
  某些人群喝红酒会罹患乳腺癌!
  久坐危害高于吸烟!
  鲜榨果汁和蔬菜的营养更易氧化!
  茄红素并不具备抗癌能力!
  癌症患者服用维生素C相当于喂食癌细胞!
  睡眠不足更易发胖!
  慢性炎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与癌症风险!

展开
作者简介
  [美]大卫·阿古斯,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医学教授(Keck School of Medicine)。南加州大学西城癌症中心(USC WestsideCancer Center)暨应用分子医学中心的主任。主要研究蛋白质体学和基因组学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并致力于开发癌症新疗法。他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本科学位,之后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已获得多项荣誉和奖项,包括美国癌症协会医师研究奖、斯隆凯特琳研究所的临床学者奖、国际骨髓瘤基金会「科学远见卓识奖」,以及2009年《GQ》杂志「科学摇滚之星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无病时代:走出健康误区,终结盲目医疗》是乔布斯的主治医师大卫·阿古斯博士的一部畅销保健图书。他重新解释了传统健康与疾病观念上的偏误,带领读者回头审视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对“健康”的认知,放弃继续迷信许多实际上正在伤害我们、折损我们生命的神话。《无病时代:走出健康误区,终结盲目医疗》指出:关于健康,唯一的答案,就是真正了解我们的身体,跟医师开诚布公地讨论,从自己的价值体系出发做抉择,量身定做一套适合个人体质的疗法,才能活出健康圆满的人生。
  在《无病时代:走出健康误区,终结盲目医疗》中,大卫·阿古斯博士告诉你今日医学中攸关生死的最新发展,教授我们如何善用医学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如基因测序和蛋白质组学,通过科学的方法确立预防之道,真正开始迈向免于痛苦的无病时代。

展开
精彩书摘
  后记 挑战与回应Q&A
  我在前言提过,本书初版的回应十分热烈,我享受那些赞誉和正面的评论,也欣赏那些批判和激烈的辩论。从关于维生素、小剂量阿司匹林、全身扫描的议题,到对降血脂药物和DNA筛检的热烈讨论,这些对话对当代都非常重要。
  事实上,引起这么热烈的讨论,正是我写本书的目的之一,这会帮助每一个人(不管你选择站在哪一边、或接受哪种数据)用个人独特的方式来控制健康,并注意身体有什么问题。记住,我在本书第32页提过(在其他地方也用了不同的方式重复过):
  本书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就是健康的决定没有所谓的“正不正确”;而且,不会只有一种正确的决定。你得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和健康状况咨询你的医师,替自己下正确的决定。
  以下的答案,回答了一些来自学术界内外的常见问题。我从庞大的“建议箱”里,从大家提出来的意见、反应和疑问中,重新设计了11个问题,用来反映广大读者的意见和疑惑。在这些答案当中,你会看到对本书前述内容的呼应,也加入一些新的信息,以响应许多读者的反馈并解答相关疑虑。如果这里所列的问答没能解答你的问题,那就上我的网站www.davidagus.com来问我,让我们保持沟通畅通。
  1.每个人都可以服用阿司匹林与降血脂药吗?
  问:你好像太简化解决方法了。如果让人照你的建议照办,可能会有危险。比如说,你暗示每个人都该服用阿司匹林,大多数人也该考虑服用斯达汀类(Statins)降血脂药物。这个“处方”未免太泛了!怎么计算可能发生的严重副作用呢?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出血,而斯达汀类可能会造成记忆力和肌肉的问题,也可能让身体缺乏辅酶Q10。
  答:就健康来说,药物是不能一体适用的;我们对个人健康能尽的最大心力,就是“了解自己”,找出自己对某些疾病的个人风险,追踪影响自己感受的生活习惯。这会让你得到需要的信息,然后才能跟医师一起量身订作专属你个人的疗法。你现在应该已经知道,我深信所谓“个性化医疗”,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健康照护原则应是依照个人的生理学、遗传学、价值体系和独特病况的特定需求而来的。
  我们终于进入令人兴奋的医学时代,科技能提供定制化的疗法和预防法,就跟依照个人身材来量身订做西装或高级订制礼服一样,但这一切都要从“你”开始。
  老实说,我不建议大家盲目服用阿司匹林,而应该先跟医师讨论,根据个人状况来决定,包括阿司匹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风险和个人耐受性。而且,我希望见到这样的讨论。我建议服用阿司匹林,是因为本书中提到的好几个已发表研究,包括2012年3月发表的两个新研究。其中一份最新报告,检讨了涵盖17000名病人的五项长期研究。那些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至少75毫克)长达五年后,可以减少36%罹患转移性癌症的风险,而且减少罹患腺癌(包括肺癌、大肠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癌)的风险,数字高达46%,非常惊人!
  另一项由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检视了51个大型的长期随机控制试验,包括7万名随机服用阿司匹林和不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信息。研究显示,日服阿司匹林三年后,跟控制组比较之下,发癌的风险降低近25%;五年后,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死于癌症的风险降低37%。这些研究在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之后,其他研究相继出现,也证实了这些上述结果。
  若数据达到科学方法(见下一个问题)的严密标准,那么我赞成支持该数据。除非数据显示其他结果,否则我的建议不会改变,斯达汀类降血脂药物也一样。现在数据显示斯达汀类能帮助许多人控制致命炎症,享受更长久、更无疾病干扰的生命。数据很清楚显示斯达汀类可以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大幅降低癌症的风险。让人活久一点。
  但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斯达汀类确实有副作用,但是这些副作用全都是可逆的,包括肝脏异常、记忆力问题、肌肉疼痛和糖尿病风险。这些问题非常少见,而且若是副作用出现,只要停用斯达汀类药物,副作用就会逆转。医师和病人可能对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最近公告的斯达汀类和糖尿病关系(更多细节请见下一个问题)反应过度。这让我很担心。食品药物管理局公告中描述的数据并非最新的,而且非常罕见。我建议病人和医师注意。
  我也希望我们不需要对病人提出“服用降血脂药物”这样笼统的建议,只是现行的科技还无法筛选出需要服用的对象,以及无法受益的对象。希望未来办得到。
  斯达汀类降血脂药物适合你吗?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再次强调,所谓“正确”的答案,取决于你的个人情况、风险,还有你的价值体系。要不要服用斯达汀类,得要你跟你的医师讨论过再决定。我希望你们会讨论对你的风险和好处,因为这没有标准答案。
  唯一的正确答案,就是尊重你的价值体系,跟医师开诚布公讨论。这会帮你记住: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值得权衡的利害关系。比如,每天开车,你知道自己死于车祸的风险比较高;我们替孩子买玩具,包装上也有警告标语,只是如今没什么人注意。再说一次,每件事都有值得权衡的利害关系。了解这些利害关系,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还有在我们个人状况下该怎么权衡,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好处大于坏处;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坏处远超过承受程度。
  别忘了:我制作了一份供下载的个人健康清单问卷(见本书三十九页),让每个人都朝正确的方向踏出第一步。这份问卷是设计来让你和医师一起确认用的,让你去看医生时有内容可以问。这也能帮你更了解自己,并与自己的健康照护提供者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而该关系将有助你接触到最先进的医学和科技。这份问卷可以在www.TheEndofIllness.com/questionnaire下载,而且有让人直接在网页上作答的版本,以便你打印下来,带去给医师看。这样一来,你就能充分“利用”看医师的时间,主动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2.如何分辨互相矛盾的健康建议?
  问:我最近读到,斯达汀类降血脂药物因导致罹患糖尿病风险而被贴上警告标签。这么多相互矛盾的建议,都把我搞糊涂了,而这在医学中实在很常见。我怎么知道该信任哪个消息来源?我希望自己是个有教养又博学的人,面对各种健康建议时却经常分不清好坏。有何建议吗?
  答:文献总是充斥着相互冲突的数据,加上媒体也会提供矛盾的信息,让人更难选择该相信什么、怎么做出有根据的决定。寻找真相的方法之一,就是关注那些符合科学黄金标准的研究,也就是双盲、有安慰剂对照组的研究,尤其是那种运行时间很长的研究,以及集结了多个有上千名(甚至数万名病人)病人参与实验的那种研究。
  我在第六章和第七章中提到,参考“前瞻法”研究也很重要,而非那些回溯法与观察性(retrospective and observational)研究。最近的斯达汀类药物争议提供了极佳的范例:某个较大型的新数据集,促使食品药物管理局在斯达汀类药物包装上贴上Ⅱ型糖尿病风险警告卷标,而该数据就是来自某观察性临床试验,即“妇女健康倡导”(Women’s Health Initiative)。观察性临床试验的分析有其价值,因为它们可以指向可能的问题,却不如前瞻法研究那样有决定性。前瞻性研究的很多变量都受到控制,结果因此比较没有争议。
  有几个随机临床试验的统合分析也显示,服用斯达汀类药物会稍微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但在这些试验当中,心脏病与某些癌症的风险也明显降低了。每种药物都有风险,这个例子就是其一,但其益处明显超过风险,因为这些随机试验的临床结果都得到改善。
  在这些试验中寻找新糖尿病人的预测因素时,不论病人有没有服用斯达汀类药物,似乎都有类似的结果。这些预测因素包括较大的年龄、较高的空腹血糖值,以及代谢综合症的一些特性。这样看来,斯达汀可能只是让会得糖尿病的人提早出现症状而已。
  许多备受尊崇的名医很是把这个警告标签当成一回事。我也很尊敬、仰慕他们,但不是很同意他们的结论。我认为,现在每个医师都应该确认所有服用斯达汀类药物病人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90天的血糖浓度标记)。糖尿病是很容易控制的,提早治疗很重要。
  再重申一次,许多可信的临床试验都显示,斯达汀对Ⅱ型糖尿病病人有所帮助,当中最有名的实验是CADS研究,即Collaborative Atorvastatin ( Lipitor) Diabetes Study(CARDS)。参与该研究的病人是没有心血管病史、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值高于标准的人。鉴于Ⅱ型糖尿病人者有2~4倍的心脏病和中风风险,CARDS研究旨在确认降低LDL胆固醇是否会对这些人有益。
  CARDS研究长达六年,共有2800百名年届40~75岁的病人参与。参与者都没有心脏病史,坏胆固醇值平均为118毫克/百毫升(mg/dL)。这些病人都持续遵循糖尿病标准照护原则,但有一半病人服用十毫克立普妥,另一半病人则服用安慰剂。“数据安全监测委员会”(Data Safety Monitoring board)提前两年中止了这项实验,因为服用立普妥组的中风风险比安慰剂组低了48%,急性冠状动脉心脏病风险低35%,死亡率则低了27%。在我看来,CARDS研究显示开立斯达汀类药物对无心脏病的Ⅱ型糖尿病病人确实有其价值。
  很显然,如果食品药物管理局认为服用斯达汀类药物的风险比益处还大,这些药物早就受到严格管制了。
  记住,没有任何药物是完全安全的。决定服用某种药物时,表示你已经接受交换作用。药物不能取代饮食和运动成为个人整体健康计划的首要重点。如果你决定服用药物,任何药物都一样,应该将它当作整体健康策略的辅助品,而不是替代品。
  这里我也应该提一下,食品药物管理局拿掉斯达汀类药物上那张“应定期检测肝脏”的警语了。为什么?因为本来一般认为斯达汀类药物会对肝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几十年经验下来,如今发现没有这种风险,因此不再需要进行肝脏监测。最后,在数据证明相反的结果之前,斯达汀类药物对好几百万人都是有价值的药物。虽然不该随意服用斯达汀类,但当它对个人的益处大于坏处时,就该考虑服用这些药物。小心它可能有的副作用,跟医师一起订立你个人的监测方案。
  3.维生素与营养品真的一无是处吗?
  问:我不懂,生活在这个食品养分贫乏的世界,你怎能如此批评维生素和营养品?那些想怀孕的年轻女性,或想避免骨质疏松症的年长女性,不都在服用维生素D和钙质?那些服用B群的素食者呢?你这套拒绝维生素的原则难道没有例外?毕竟,我记得自己定期服用综合维生素后,身体好多了,也更有活力了。
  答:我在书里很清楚指出,维生素在某些情况下很重要。我还是那句老话:该不该服用,应该以个人状况、咨询医师为基准。怀孕期间服用维生素,就是一例。
  研究数据并未真的支持钙质和维生素D能预防骨质疏松症这一说法。“妇女健康倡导”曾经对36282名停经女性做过研究:随机挑选出一部分女性每天从碳酸钙中摄取1000毫克钙质、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其他人则服用安慰剂药丸。研究结果显示,髋骨密度稍微提升了,髋骨骨折率却没有改变,而服用钙质和维生素D药丸的女性罹患肾结石的比率还稍微增加了。
  2012年6月,“美国预防工作小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建议停经的健康女性不应每天服用低剂量维生素D和钙质来避免骨折。我的建议再次得到验证。为什么不能服用?因为没有足够证据可以评估较大剂量的价值,而口感好、尝起来像糖果的营养品又很容易过量。同一组人员也说,现有的研究都不足以评估服用维生素D预防成人癌症的风险或益处,不论有没有搭配服用钙质都一样。
  请大家了解,我的建议都是根据科学文献而来的。而我在所有情况下都一再重申,任何决定都必须根据个人状况和价值而定。决定服用(或不服用)特定药物、维生素或营养品时,一定都会有利害权衡。这必须依赖每个人对其中利害关系的了解,并考虑每个抉择的长期和短期益处或风险了。
  而在我整理这篇后记的问答时,又有另一个研究出现,质疑欧美加3营养品的功效。
  在《福布斯》(Forbes)杂志上针对“鱼油,还是蛇油?”研究发表了一篇在线报导:加拿大安大略省麦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研究人员,追踪了12536名高血糖或糖尿病病人,他们之前要么有心脏病、中风,要么有其他的心脏问题。病人被随机分派服用一克的纯处方鱼油,内含欧美加3子型的DHA和EPA这两种医师原本认为只有好处的不饱和脂肪酸,或被分派服用安慰剂。研究显示,6281名服用鱼油的病人,跟6255名服用安慰剂的病人相比,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比率是差不多的。
  服用鱼油不会减少心脏病、中风或因心脏问题而住院的概率,也不能降低进行血管内支架手术或胸痛的概率。报导说我们花费超过60亿美元在含欧美加3脂肪酸的药丸和食品上,希望让自己更健康。但这些东西真的有效吗?我想说的是,把钱花在真正的食物上吧。
  4. 保健与医疗保险何时才能追赶上科技研究的成本?
  问:你觉得保险公司要多久以后才会涵盖基因定序或其他的分子科技等项目?联邦医疗保险呢?
  答:你提到了与科技相关的一个重点,那就是成本因素。
  是的,我们终于进入一个令人兴奋的医学时代,科技能提供定制化的疗法和预防法,跟照个人身材来订制西装或高级订制服一样。但这不是免费的,保险公司和联邦医疗保险要等到科技证明这些技术确定能促进结果后,才会提供支付这些技术。想精准预测我们何时能看到最新科技进入保险公司和联邦医疗保险的赔付项目,是很困难的,但我觉得我们不会等太久。
  当然,某些癌症病人的基因定序是有保险给付的,因为这很明显可以改变治疗的选择和病人的结果。但也请记住,新科技虽然通常很贵,不过要是用的人越多,它也会进步得越快,因此变得更便宜、更可容易取得。想想看,手机在十年、十五年前有多贵,可现在几乎人手一部了。我毫不怀疑我们会看到许多革命性的医学科技出现,而且这些科技会变得易取得又不贵。这不只是因为科技的加速,而且因为它们跟手机产品一样有消费者需求。
  本书引起了某个外国政府的注意,将我的一些想法纳入了他们未来十年的保健系统。这让我非常兴奋。美国正在与保健财政改革搏斗,我希望,我们能开始看到这些科技成为有力资源,修补我们的保健和保健财政问题。
  5.先天与后天的条件对健康的影响,到底比重如何?
  问:你认为,说到我们年老时出现的重大疾病(例如心脏病、癌症、失智症等),遗传和后天间的消长关系如何?环境和生活习惯对其产生影响的比重占多少?遗传呢?基因检测或环境改变,能发挥多少影响?
  答:本书一〇九到一一〇页中,我提供了好几个饼状图,显示遗传或相对的环境因素对多种障碍和疾病的影响程度。这些比例很引人深思,思考我们能对自己的健康施多少力。有些列出来的疾病,像你提到的心脏病、癌症和失智症,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影响,但也请记住,环境对你的健康风险也扮演着直接与间接的角色。
  环境会造成一堆重叠的因素,从饮食、运动,到接触毒素和压力等,最终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你的好与坏基因。方程式另一边的遗传,代表你继承的风险因素,但它们不一定会形成导致这些疾病的基因。
  比如说,肥胖症有33%归因于环境影响,有67%是因为特定基因的遗传标记。这些标记虽会增加风险,但不一定会造成肥胖症。如果你的DNA数据让你有发展肥胖症的较高风险,那不一定就是你的宿命。你可以控制环境因素,大幅减少你一生的整体风险。
  认清这点有何不同很重要,因为太多人用宿命论来看待DNA,以及它对健康的影响。当然,若能多了解你的DNA、为个人健康做出更好的决定,就会很有帮助。这时候,遗传分析就很重要了。了解你的风险为何,不仅能让你知道怎么做更好的决定,也能以更强有力的方式激励自己。
  这一切都跟动机有关。我要是根据整体人口中肥胖症患者的比例来告诉你,你有30%的机会得肥胖症,可能对你没什么意义;但如果我根据你的遗传因素告诉你,你一生中得到肥胖症的风险是六到八成,这可能就会有点重要了,对吧?这也会敦促你多注意那些影响你体重的生活习惯,也可能激励你使用其他没想过的方式来控制腰围,这就是基因检测对个人的力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知道自己一生中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是90%,你大概会尽你所能善待自己的心脏吧。听到笼统的“心脏病是我国第一杀手”这种数据,其实没有太大用处。但要是知道自己的遗传数据显示有高于一般人的心脏病风险,就比一般的统计要有份量了。
  这种信息,最终会让你考虑接受个人的利害权衡。比如说,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发展心脏病的高风险,则每天喝一杯红酒可能会对你的健康有益(前提是你喜欢喝红酒)。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适量的酒精摄取,尤其是红酒,能降低个人的心脏病风险,但也可能增加乳癌的风险。这就是利害权衡。跟你的医师一起衡量好处和坏处,创造个性化的健康计划。
  6.排毒膳食真的有效吗?
  问:你几乎只随口带过饮食这个大主题而已(或者说,你只是提到麦可?波伦的书《食物无罪》而已)。我想知道,关于我们现在的最大问题:吃太多脂肪、加工食物、糖和盐,造成你提到的许多疾病,你有什么想法。还有,目前有1500万美国人食物过敏,好像还有一大堆人有麸质敏感性疾病,引发了一股无麸质的“排毒膳食”潮,我很好奇这跟你“终结疾病”的论调有什么关系。
  答:的确,我们吃进太多脂肪、糖、盐和精加工食品了。我也毫不怀疑,饮食选择与健康、会不会罹患某些病,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我才在前一个问题中说到,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我们选择滋养身体的方式,包括睡眠的质量、运动的多少,和处理压力的方式,都对“终结疾病、免于病痛”的愿望影响甚巨。我不是因为饮食主题不重要所以一笔带过。事实上,饮食极其重要,但其他作者已经花了很大的篇幅写过了。不过,我会对新兴的流行和扰人的潮流发表一些意见。
  虽然新研究指出越来越多人有食物过敏症和对某些成分的敏感症,但我想我们还在试着了解要怎么解释这些数据、了解它对谁有风险。同样,了解自己是关键,与你的医师合作,看这个数据跟你有何关系也很重要。你若照我书中建议的饮食法,专心摄取接近自然状态的食物,就较不容易遇到有问题的成分。
  我会对“排毒膳食”保持怀疑的态度,因为针对这些饮食法的研究要么太少,要么根本看不到,不能成为其过度承诺的疗效佐证。人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用肾脏、肝脏、汗腺、肺脏和消化系统来自然排除毒素。你不需要采取激烈、甚至危险的方法来替身体“排毒”,包括那些主打“帮你把身体清干净”的营养品和排毒方法。简言之,这是无稽之谈。
  坚持对这些饮食法进行随机研究非常重要。若有数据证明这些饮食法有效,那我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我愿意成为第一个欢呼的人,因为我乐见其成,而且一直在寻求进步。但我也要大声告诉大家:在真正的证据出现、广泛为医学团体接受之前,不要拿自己做实验。也请记住,所有的最新维生素和营养品研究都还没有找出它们对人体的益处,甚至在某些例子里还有坏处。简单来说,我们不能期待药丸或包装食品能像真正的食物一样满足我们的营养需求。我不在乎标签怎么说,吃那些没有标签的食物吧!
  7.益生菌和营养品一样,会干扰身体系统吗?
  问:你建议服用益生菌吗?还是说这跟服用营养品一样,会干扰我们的身体系统?
  答:我认为,研究益生菌的科学一直在进步(我们才刚研究到益生菌内的细菌特性)。未来的研究将会证实服用益生菌的价值或风险。
  我建议吃真正的食物来代替维生素和营养品,也建议最好从真正的食物中摄取益生菌,不要从药丸入手,除非有什么特定的医学问题,非要用益生菌治疗不可。益生菌的真正食物来源:酸奶、克弗酒曲(kefir)、成熟的奶酪、味噌,以及德国酸菜、韩国泡菜、印度尼西亚天贝(tempeh)等非乳制发酵食品。
  8.遗传可以用来设计个人的医学需求,这是医疗诈骗吗?
  问:去年史考特?佩利(Scott Pelly)为《60分钟》节目报导了一个“杜克大学骗局:癌症治疗诈骗案”节目,内容是杜克大学的波提医师(Dr. Anil Potti)提供了一项深具突破性的疗法,以符合个人肿瘤遗传构成的药物来治疗末期癌症。这不也是你的主张吗?有些人把这个丑闻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医学研究欺诈案。在本书中,你也说遗传可以用来设计我们个人的医学需求。波提医师是不是操之过急,宣称了你的研究团队对未来的展望?我确定这个展望让大家都很兴奋,非医学界的大众也一样。你认为这种健康照护的成本会很高昂吗?要到实现的地步,是不是要花很长的时间?
  答:这是一个很不幸的例子,玷污了人们对生物科技的信心,也玷污了生物科技未来能治疗我们的希望。我一直重申,我只相信能达到科学方法的严密数据,即这种数据是可复制的。要是其他的科学家无法复制这种研究结果,那很明显就是有问题了。当然,我们常得冒风险,尤其是癌症。我知道很多病人在孤注一掷想延长性命时,选择了实验性疗法,投向未知领域的故事。
  但波提医师的例子,是改造数据来进行的实验疗法。这个研究的病人参与了一场有严重缺陷的临床试验,以为自己有80%的机会找到对付自己肿瘤的正确药物。这是对所有研究人员和机构的警示,但我应该再说一句: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果园里有一颗坏苹果,不代表全部苹果都是坏的。不论在什么状况下,一诉诸科学方法,真相就会出来了。
  虽然基因组学将改变癌症疗法,但我们的蛋白质和人体微生物群落研究也会,因为人体肠道内的数万亿个细菌参与了你的消化、新陈代谢和整体健康。例如,我们最近已开始研究肠细菌是怎么控制过敏症、怎么保护我们不得某些癌症的。
  杜克大学的丑闻让我们学到的,不是基因标的疗法是骗局或白日梦,而是我们需要更多时间来做功课、更精确地收集数据、学习这种疗法怎么运作。与此同时,我相信,付出的成本会让我们在未来享受这种科技的好处。
  9. 哪一种健康检测最基本?
  问:如果我的保险公司不愿意为你建议的某些测试买单,你认为我该自掏腰包“投资”哪一个测试?还有,你认为全身扫描在某个特定年纪会有帮助吗?
  答:我会建议至少做第二章列出的测试,从而建立你的基准。要是有任何警示,你就能跟医师决定要不要做其他测试。即使只跟家族成员聊你的血缘健康史,你能免费学到的东西,也是很出人意料之外的。至于遗传筛选,这也要你从所知的、未知的,以及欲知的来做决定。我会说,要是没有医学专家参与的话,就不要马上做基因检测。所以,如果你决定付钱做检测,请准备善加利用会一并提供你的结果咨询服务。
  医学影像检测也一样。全身扫描有好有坏。一方面来说,全身扫描能救你一命;但另一方面来说,全身扫描会造成不必要的忧虑,导致更多(昂贵又不必要)的测试和辐射接触。全身扫描没有什么推荐的特定年纪。我希望,当我们知道怎么运用这项科技,在使错误降到最低的同时也降低费用时,它能在未来变得更有用。跟所有发展中的科技一样,更多研究和数据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全身扫描的用处。
  10.“终结疾病”只是一种做不到的口号?
  问:追求长寿是人的天性,但我们该怎么看待死亡这件事?想“终结疾病”,只是不能接受人类不可避免的命运吧?
  答:让人活得更久是所有医学治疗的目标,但很多这样的研究得花上好几十年,尤其是治疗研究。像癌症、心脏病等低存活率重症,我们会用“替代性指标”(surrogate end points)来了解治疗方法的效用。这本书的标题主旨很耸动,但也强调了我们可以预防或延缓多数疾病,只是我们得把自己的注意力和医疗系统重点多放在预防上。
  11.减少癌症与失智症风险,今天就可以立刻开始的十件事!
  问:我今天可以开始做哪十件事来减少疾病风险?尤其是针对老年时最可怕的两个疾病:癌症和痴呆。
  答:一、吃真正的食物。
  二、避免维生素和营养品。
  三、跟医师讨论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和降血脂药物。
  四、参与规定的癌症筛检测验。
  五、每天规律运动和活动。
  六、减肥。
  七、避免烟草制品。
  八、避免不擦防晒品就直接曝晒在阳光下。
  九、避免发炎的来源。
  十、接受年度流感疫苗接种。
  祝你健康!
展开
目录
再版序
前言:来自边缘的笔记──癌症医生终结疾病之路的最大挑战
人体与健康的系统观
肿瘤:自毁前程的事业?或是,自我的冒险?
本书内容

第一篇  定义自身健康的科学与艺术
第一章  健康是什么?──改变一切的新定义
是DNA主宰了我们的健康吗?
无法逃避的数据:顽强的癌症带给我们的警示
众病之王:癌症是所有疾病的代表
落入传染病思考模式的遗传学
蛋白质的力量:影响我们体内细胞的对话
伽利略的天才:让我们试着绘出人体的完整地图
第二章  预防胜于治疗 ──简易测量你今日健康的方式
接受促成你明日健康的交换
这些健康的建议都适合你吗?
接受交换
我们和以前不一样了
界定你的个人指标
先当自己的医生
建立你的基准
有这种应用程序吗?──数字化的完整病历
第三章  遗传不能决定一切──了解病史有何好处
如何拿到病史
了解族谱是预防特定遗传疾病的最佳途径
考虑做基因检测,评估你自己的疾病风险
先天与后天:基因与环境
第四章  改变人体系统环境──环境效应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多
也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少
环境影响遗传
我们需要更多培养皿之外的人体医疗案例
医疗上的灰色地带
人体外在环境的宏观角度
第五章  遗传不及后天养成──DNA的弱点
蛋白质的力量
达尔文对人类DNA的理解错在哪里?
蛋白质:生命与健康的最小单位
蛋白质组学的力量
复合系统医学
未来的你:个性化治疗

第二篇  健康风格的要素
第六章  信息时代之善与恶──小心相关研究与主张
别被恐吓骗倒
神奇的维生素D?
从新闻头条到健康警示
从报道的字里行间找出弦外之音
恒定控制总在你体内进行
肤色与体内维生素D含量的复杂关系
适者生存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维生素D?
身体内建的神奇科技
其他“药物”呢?
第七章  健康是否有快捷方式?──重新思考营养品和维生素的需求
坏血病与维生素C
维生素C的矛盾研究与肿瘤的关系
合成维生素的快捷方式
抗“抗氧化剂”
对维生素效益的期待与证据不成比例
复杂人体中永远的矛盾
第八章  “新鲜”的谬论──暗藏于“本地市场”的危险
综合维生素的神话
取得平衡,什么都吃一点
冷冻食物比不新鲜的食物营养高
丢掉榨汁机和食物搅拌机
解开微生物群落之谜
肠也有知觉:营养需要健康的消化道
第九章  发炎的致命性与应对措施──橄榄球队员和修女给我们的启示
一切都要从发炎开始谈起
当你的工作有损健康时
从发炎到毁灭
著名的修女研究与失智症
为何现在讨厌的流感 会在多年后产生问题
第十章  动起来才能活得好──久坐危害你的健康
运动吧!
运动:唯一被证实的青春源泉
运动生理学起飞
抽烟与久坐的相同点 (即使你不抽烟也一样)
第十一章  生理节奏的重要性──规律作息是灵丹妙药
作息规律,身体才会稳定
睡眠让身体保持平衡
睡眠是健康状态的哨兵
睡眠不规律,会破坏体内的“健康维持机构”
何时睡比睡眠的时数重要?
何时需要安眠药
良好的睡眠习惯,从年纪越小开始养成越好
别忘了醒的时候也要休息
考虑养条狗

第三篇  未来的你,健康的你
第十二章  高科技健康 ──电玩世界的虚拟现实与知识
有一天可能会拯救我们的性命
运用高科技的世界
丢掉诊断范例
虚拟现实
医学与我们的未来面貌
第十三章  给予与接受──分享个人的医护信息
能让我们活得更久更好
“个资隐私权”与“个人身体系统”
新的健康照护改革
动机的力量
第十四章  无所事事的艺术──尊敬身体的自然修复力量
结论:人、鼠和总开关之间──我们必须死亡吗?写在最后的期待与希望
争取你自己健康的权利

后记:挑战与回应Q&A
致谢
推荐阅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