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在北京期间,许多老专家、教授的治学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岳美中老先生,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每天把自己的作息、工作、看病、读书、写作都用时间表具体安排。治学,忠诚于学术的真理,直至系之以命;临证,真诚地对病人负责,此外绝无所求。尤其是“除大症,起沉疴,必于仲景书中求之”的教诲影响着我“读经典,做临床,救危重,辨疑难”。再如北京中医学院王玉川教授治学也非常严谨,他的一句话“做学问,必须是前人所没有,后人所必须”,把别人的观点拿来拿去,把别人的文章抄来抄去,只能是浪费自己,也耽误别人,与己与人都无益。这些都一直影响着我后半生的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4)多读医案,与已以巧
在北京中医学院进修期间,由于开设医案学课程,而且此时没有繁重的临床任务,因此我常常抽闲去图书馆读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名家医案,对我来说在学完中医基础理论,熟读中医经典著作,再经过中医临床实践,然后又静下心来多读些名家医案,使自己有了新的体会:“作为一个中医,必须要会做临床,要做好临床,看好病,就必须多读古今名家医案。多读医案,能与医者治法之巧,多读名家医案,结合临床细心揣摩,不仅能获得名家心法,还可启迪临床思路,可以使你临床左右逢源,别有会心。”
两次深造重温中医经典,使我提升了认识,体会到要学好经典,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之一:学习中医必须学习中医经典。要成为一名中医,尤其是要成为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名中医,学习经典医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中医不读经典就做不好临床,更不会治大病、治急症、治重病。熟读熟背经典著作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有最大的毅力,用最笨的办法,死记硬背,而后逐渐反刍、消化、理解、运用。
之二:学习中医经典必须是读原著,要回到最初的原点,学习和理解它的原本思想。例如我们学习东汉时期的《伤寒杂病论》,因为历史已经发展了两千年,我们要学习和理解《伤寒杂病论》首先要让原著回到它最初的原点,用最朴素的思想,还原它最原本的面目。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和理解好《伤寒杂病论》,才能了解张仲景真正的思想和《伤寒杂病论》的真正含义。
“只读原著,不读注释”这也是先父当年对学生的教诲。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他自己的解读和心得。学习《伤寒杂病论》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初学时,去学各家注释,众说纷纭,无所适从。一百种解释,那是大家们对《伤寒杂病论》的发挥。然而,初学者,必须学习原著,学习原著才能了解张仲景的原本的思想。因为,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只有一种,这就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本来的思想,至于后世对《伤寒杂病论》的发挥,那是后世学者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诠释和发展。严格地讲那不是张仲景的,而是后世学者的。张仲景的思想,就是《伤寒杂病论》原本的、原汁原味的思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