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岭南最后的古村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68346
  • 作      者:
    曾晓华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因为古朴,沉淀静美
  因为自然,原生野趣
  因为凋零,定格凝望
  因为逝去,尽显珍贵
  它们就是中国最后的古村落!
展开
作者简介
  曾晓华,一个出生在江苏,但祖籍广东台山的岭南人;一个种过地、当过兵、进过工厂、做过生意的文化人;一个喜欢到处漂泊,将远足称为“生命自我流放”的浪人——从2000年起,曾晓华先后为广州、上海和北京多家出版社编撰过《洛阳龙门石窟》、《西安》、《典藏中国》、《华东精华游》和《自游自在港澳行》、《香港、澳门之旅》等旅游图书。不过他写得最多的,还是脚下的这片岭南沃土:从深圳、广州、珠海的《自由人》系列到《广州印象》;从为其家乡所撰写的《眷恋江门》、《陶醉江门》到《广东攻略》,而这次所编撰的《岭南最后的古村落》,更是带着浓郁的岭南气息,和一个个他原乡行的深深足迹……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岭南人的岭南寻根倾情之旅。200余幅精彩图片及地图,图文并茂地凸现岭南近50个代表性的古村落,浓墨重彩地描绘出岭南文化的深层图景。略带伤感的文字,尽显岭南古村落娴静得有些落寞的美。
展开
精彩书摘
  因着1400多年的历史,旧城村曾出土过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庙前的两口古井,就发现过古代汲水的陶罐。还有唐代用作武器架的石雕插座、造型奇特的瑞兽门砧、刻有“高州”、“长见太平年”等文字的城砖、铜矛等等,其中最精致的,当属冼太庙西殿所陈列的一对俚人铜鼓了,我想它也许是俚人所铸造和使用最为特别也最具韵味的器物。
  古时候,铜鼓既是俚人的战鼓,又可作休闲娱乐的乐器,但最主要的功能,则是部族财产的富有和统治权力的象征——“欲相攻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呵呵,当年冯宝从“号令不行”的汉人太守,变为被俚人称为“都老”的首领后,想必就曾用过这铜鼓来发号施令吧。
  《新唐书·诸夷藩将列传》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盎族人子猷以豪侠闻,贞观中入朝,载黄金一舸自随。高宗时遣御史许瓘至洞,子不出迎,后率子弟数十人,击铜鼓、蒙排,执瓘而奏其罪”。这“盎”就是冯宝的孙子冯盎,“子猷”则是冯盎的孙子,所讲述的当是唐高宗遣御史迎冯子猷入朝的故事,无疑是对冼夫人的后裔使用铜鼓最有趣的一段记述。不过据说中唐后这俚人铜鼓便很快消亡了,有人说那正意味着冯氏家族的“行政权力”,已逐渐取代了要用铜鼓来作为部落首领权力象征的意义。而有意思的是,当它消亡了200多年后便又出现在世人眼前,只是这次的“身份”已变成了“古董”。
  高州第一个俚人铜鼓出土于唐僖宗年间,对此《岭表录异》还做了详细描述:“有乡野小儿,因牧牛,闻田中有蛤鸣,牧童遂捕之。蛤跃入一穴,遂挖之。深丈,即蛮酋冢也,蛤乃无踪。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缺。其上隐起,多铸龟黾之状。疑蛤即鼓精也。”——后来这面铜鼓被时任高州太守的林霭当做好奇之物,送给了坐镇番禺(今广州)的岭南节度使郑絪,如今仍存放在广州的南海神庙。
  ……
展开
目录
一、岭南文化的根之所在

二、聚落篇
“百粤首邑,中华姓氏第一村”——河源龙川佗城村
“黄花满地缀珠玑,广府人称是故居”——韶关南雄珠玑巷
“珠玑留厚泽,萌底肇鸿基”——江门棠下良溪村
“百越聚居地,谯国夫人城”——高州长坡旧城村
“昔日古战场,今日皇族村”——新会古井霞路村
“中国瑶家第一寨”——清远连南南岗排

三、古港·门户篇
“海上丝路黄埔口,一口通商粤海关”——广州琶洲黄埔村
“通洋总汇之地,河海交会之墟”——澄海东里樟林村
“潮州前卫,粤东第一城”——潮州饶平所城村
“粤海要塞,两广门户”——深圳龙岗鹏城村
“南登之古道驿站,千年之风雨道班”——韶关乐昌应山村

四、广府篇
慈禧赐建、“广东第一村”——三水乐平大旗头
“穿越五个世纪的沧桑”——从化太平钱岗村
“文乡雅集,金楼为尊”——顺德北滘碧江村
“蛎江涌头,半月古村”——番禺石楼大岭村
“明清古风,南社遗韵”——东莞茶山南社村
“千年赖巨蟹庇护,名扬因藏而不露”——东莞石排塘尾村
……
五、潮韵篇
六、客家篇
七、水乡·渔村篇
八、侨乡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