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1976:两种中国之命运决战的一年<br /><br />二 哀悼与抗议<br /><br />沉痛悼念周总理<br /><br />“四人帮”的压制、破坏<br /><br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升级<br /><br />抗议“四人帮”的浪潮在全国掀起<br /><br />三 南京怒火<br /><br />《文汇报》点燃导火线<br /><br />南大师生带头抗议<br /><br />南京军民怒吼了<br /><br />总理故乡和江苏各地的悼念与斗争<br /><br />四 天安门事件<br /><br />天安门广场最初的悼念活动<br /><br />悼念活动趋向高潮<br /><br />“四人帮”的压制和人民的反抗<br /><br />清明节的呐喊<br /><br />“四五”这一天<br /><br />五 “四人帮”继续兴风作浪<br /><br />四五运动后的镇压与人民群众的反抗<br /><br />“四人帮”集中火力“批邓”<br /><br />“四人帮”企图整倒中央和地方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br /><br />“四人帮”拟定篡党夺权的计划<br /><br />“四人帮”在各部门的篡党夺权活动<br /><br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在各省、市、自治区造成严重恶果<br /><br />“四人帮”在公安部门的阴谋活动<br /><br />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的斗争<br /><br />“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军事准备<br /><br />六 多难之秋<br /><br />毛泽东病重垂危<br /><br />巨星相继陨落<br /><br />唐山大地震造成巨大灾难<br /><br />“四人帮”集中攻击“三株大毒草”<br /><br />毛泽东与世长辞<br /><br />七 决战前<br /><br />篡权与反篡权的斗争<br /><br />决战前的紧张局势<br /><br />八 粉碎“四人帮”<br /><br />当机立断<br /><br />实施经过<br /><br />接管新闻机构<br /><br />玉泉山会议<br /><br />九 稳定局势<br /><br />确定稳定局势的主要措施<br /><br />稳定局势的关键:解决上海问题<br /><br />高举毛泽东旗帜,公布两项决定<br /><br />组织对“四人帮”的揭发批判和专案审查<br /><br />十 普天同庆<br /><br />粉碎“四人帮”特大喜讯迅速传开<br /><br />中央媒体的暗示和透露<br /><br />外电披露“毛的遗孀被捕”<br /><br />中共中央16号文件通报粉碎“四人帮”事件<br /><br />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br /><br />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两大喜庆的总结<br /><br />十一 两种中国命运决战的历史总结<br /><br />两种中国命运决战的历程<br /><br />四五运动和粉碎“四人帮”的历史评价<br /><br />取得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的原因<br /><br />关于对两个重大事件认识和评价的若干问题<br /><br />历史的启示与教益<br /><br />对未来的展望<br /><br />后记<br /><br />再版后记内容摘要
《决战:从四五运动到粉碎“四人帮”(历史转折三部曲)(政治类)》依据大量第一手材料,生动、全面地记述了l976年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对历史事件进行细致考证、辨析的基础上,揭露了“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讴歌了广大群众的斗争精神,赞颂了华国锋、叶剑英和李先念为代表的党中央建立的丰功伟绩;并对这场大决战涉及的若干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作出了有理有据的解释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