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路
鼓旗对峙镇山门,昔日文成策主勋。安得驰驱旗鼓出,青天之下扫余氛。
--陈诚《题家乡青田石门洞》
陈家长子
青田县位于浙江南部,西出县城,溯瓯江而上30公里,便是高市乡。这里前临瓯江,背倚括苍山,气象开阔,蔚为壮观。
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898年1月4日),陈诚出生在高市乡外村的一户普通人家。陈父陈应麟(字希文),不弟秀才,在青田县敬业高等小学教书,后任校长。陈家虽有几分薄地,但由于不擅生产,家境贫乏。
陈诚原名陈德(一说陈德馨,到广东投奔革命后改名),字辞修,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四五岁时体弱,先在家从堂伯父和父亲习文一年,至9岁时,即1905年,才入高市小学读书。
据陈诚的乡亲回忆,他小时候非常调皮,常跟人打架,从不认输,没少挨父母的骂。随着年龄增大,“调皮鬼”渐渐懂得了事理,学会了孝顺,学余时间常常帮母亲干些家务。小学毕业后,陈诚考入丽水省立第十一中学,本该按部就班读下去,无奈家境贫乏,陈父让陈诚辍学回家务农,仅供其弟弟一人就读。后经亲友游说,陈诚改读公费的省立第十一师范。其时,陈诚17岁。
师范学校培训目标是小学教师。这过早的职业定位,应该非陈诚所愿。
陈诚青少年时期经常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叫石门洞的名胜游玩。此处有旗、鼓两山矗立对峙,内有深邃幽谷,树木丰茂,风景十分秀美。相传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刘伯温(刘基)曾在此处读书和隐居。
刘伯温1311年出生于青田,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28岁考取进士。1360年,在红巾军首领朱元璋两次邀请之下,刘伯温结束在青田的隐居生活,出任朱元璋的军师,为他制订了一系列的战略方针。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朱元璋南征北战,终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皇朝。为了表彰刘伯温的巨大功勋,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免去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任命刘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功成名就之后,刘伯温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再次回青田隐居,著书立说。他1375年病故,葬于青田武阳夏山,谥号文成公。
为了纪念这位青田名人,在此修建了“刘文成公读书处”碑和“刘文成公祠”。陈诚经常听老人讲述刘伯温料事如神,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野史逸事,为之神往。他曾在石门洞写了一首七绝:“鼓旗对峙镇山门,昔日文成策主勋。安得驰驱旗鼓出,青天之下扫余氛。”诗中以刘伯温自勉,豪情四溢。他后来还给自己取了别名“石叟”,可见刘伯温在他心目中地位之高。
据乡亲传说,陈诚小时候对石门山洞门前那匹铁铸的战马特别感兴趣,每次到那里,就要在上面骑上一会儿。青田没有马,只有耕牛,陈诚经常骑在牛背上吆五喝六,扮演勇士将军的角色。
1917年,陈诚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多所小学有意聘请他为教师,都被他谢绝。显然,他的志向并不在此。这一年,他已是21岁的大人了。由父母作主,媒人介绍,他娶了青田吴家的闺女吴舜莲为妻。这起父母包办的婚姻,对陈诚来说毫无幸福可言。婚后不久,陈诚就告别家人,到杭州省立体育专科学校读书去了。选择体专,大概也是出于陈希文的设计,因为专科学校毕业可到中学任教。陈父希望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陈父的这一安排,其实并不明智。因为陈诚的身体条件并不太适合当体育老师。他个子才一米六,不少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跳高、跳远等等,他无法与高个子抗衡,也难以掌握其要领。更重要的是,他在丽水师范读书几年,见识广了,志向也更高了。不管是小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都不是他理想的职业和归宿。
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心高志大的陈诚,出路在哪里?
投考保定军校
陈诚在杭州体育专科学校只读了一个月就离校了。1918年,命运之神向陈诚招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开始招收普通中学毕业生。
保定军校的前身为北洋速成武备学堂,是清政府为适应“现代战争”需要,在1902年创办的高等军事学府。辛亥革命后,1912年更名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主要培养中下级军官(校址在北京的陆军大学主要培养高级军事人才)。
如果不是招生制度改革,陈诚绝对无缘保定军校。清政府为保定军校设立了固定的招生途径:军校学生从陆军中学(后为预备学校)毕业生中选拔,预备学校学生则从陆军小学毕业生中遴选。1912年,陆军小学停止招生,至1917年,陆军小学“空仓”了,预备学校便从普通中学招收了一批二年级学生。1918年,保定军校准备招录第八期学生的时候,预备学校的老生已断档,新生又尚未毕业,只得决定直接从普通中学的毕业生中招录。
陈诚对赫赫有名的保定军校,不但早有耳闻,而且心驰神往。因为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对许多无力进大学深造的有志青年来说,进入保定军校,无疑是一条极具前途的个人奋斗之路。
这年夏天,北京及各地许多报纸刊登了保定军校的招生广告。陈诚得知这一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体专的学业,动身前往北京报考。考试于当年8月进行,9月发榜。陈诚被录取为候补生,和一部分候补生被安排到陆军第九师入伍9个月。期满鉴定合格后,再进入军校学习。
据来自台湾的有关史料介绍,1918年,21岁的陈诚自杭州体育专科学校辍学后,正为前途彷徨。有同乡前辈杜志远当选北平政府国会议员,北上就职时路过杭州,陈诚专程去拜访。杜发现此人稳重有礼,且有志气,不甘平庸,便带其北上进京。在北京逢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无人不思救国,陈诚也不例外。杜志远便托人介绍陈诚去投考保定军校。当时想从军报国的青年很多,军校招录条件严格,初试录取40名,复试只取3人。3人之中,便有陈诚。
在大陆生活、自称了解陈诚这段历史的人的说法,却颇有传奇色彩。
原浙江省政协委员、陈诚的乡谊杜伟回忆说,陈诚是他的父亲杜志远带着去北京的(杜志远也是青田人,和陈希文是老相识,时任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在报考军校时,陈诚还遇到了一点麻烦。按规定,报考者必须是四年制普通中学的毕业生,陈诚中学只念了一期就辍学上了师范学校,虽然学历相等,但毕竟没有中学文凭,陈诚只得找一个名叫陈德的本家亲戚借了一张文凭报考。考试结束后,主试官见陈诚然身材矮小,考分也不高,便将他列为备取生--等正取生缺额时,再替补录取。杜志远亲自出面找到当时的主试官魏宗瀚(时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疏通了一番,陈诚才得如愿以偿。
曾任陈诚英文秘书的陈应东说,当年一帮浙江同乡在车站送杜志远北上时,因杜的卫队中多青田同乡,陈诚在车上与他们攀谈,忘了下车,被糊里糊涂拉到北京。杜志远问明情由,才知道陈诚是青田同乡,又是同科秀才陈希文的儿子,这才将陈诚留下。后来杜志远向保定军校校长曲同丰保送陈诚投考八期炮科,因陈身材矮小,考试成绩又差,未被录取。再经杜打点疏通有关官员,陈诚才以备取资格入学。
官史不一定是信史,但杜伟和陈应东的回忆,也未必准确。省立师范学校的学历与四年制中学应该是相等的,陈诚似乎没有必要借别人的文凭冒名报考。杜伟说的那个被顶替的陈德其实就是陈诚的本名,杜伟系保定军校一期生,比陈诚大好几岁,又非高市人,未必知道这么多细节。以陈诚的学习成绩,应付军校的考试大概没有太大问题。据有关史料,保定军校第八期计划招生500名,实际招了600多名,招生条件可想而知比较宽松。当时,军校招录的都是候补生,先要入伍9个月,鉴定合格之后才能进入军校学习,因此第一次录考不存在“备取生”一说。杜志远为陈诚的事打招呼,也许确曾有过,但是否必要或起了多大作用,则另当别论。
1918年秋,陈诚和一部分候补生进入陆军第九师兵营(驻扎在北京郊外)见习。他们下到班,和士兵同吃同睡同操练。对喜欢体育并有着体校经历的陈诚来说,军事训练不可怕,就怕睡觉。那时的军营都是小宿舍、大通铺,十几个兵挤在一起,每人只占50公分宽的地方,一些北方兵,平时很少洗澡和洗脚,大热天里,汗臭脚臭熏得人睡不着觉……但陈诚还是熬过9个月的军营生活,完成了从一名文弱书生到英武士兵的转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