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戏台,涛声相伴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海子的奢侈梦想,其实一直是曾厝按居民的琐碎日常。海水蓝得直逼天际,空气好得气晕山西,绿树茂草填满双眸……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形形色色的人在讨生活;他们的一目三餐很可能是花蛤、鱿鱼、土豆丝、菠菜;他们在小巷里泡起功夫茶,聊起天来,时间跑得比兔子还快;和其他地方的中国人一样,他们爱看戏,爱听戏。戏里有爱恨、悲喜、别离、重逢。
这里有日常的一切,甚至比一切还多。和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戏开演的时候,有海涛伴唱,有豚声相和,有明月当空,有嫦娥偷听。即使换作悉尼歌剧院,在曾厝按戏台听戏的人也未必乐意去。
几十年前却并非如此,当时唱戏,甚至戏台也得临时搭建。据看守圣妈宫的倪先生介绍,解放前,厦门曾厝按一带还有“斗戏”的风俗:村子里同时请来两三个戏班,在马路两边摆开阵势,在同一个晚上演同一出戏——这是名副其实的“唱对台戏”。哪家唱得好,叫好声高,就留下哪家戏班继续唱下去。败下阵来的梨园戏班难免不服。于是,从“斗戏”到“斗气”,再到“斗殴”,顺理成章。“斗戏”的风俗在建国之后逐渐消失。
上世纪70年代末,除了八个革命样板戏,人们终于能够看到更多彩的历史人物在舞台上腾挪身形,抛收水袖,终于能够听到跟过的戏。曾厝按的村民们集资,在海边搭了一个铁架子,每逢有戏班子来演出,就把铁架子的顶部用帆布遮住,临时的简易戏台就应时而生。看戏的有的席地而坐,有的爬到大榕树上,有的小孩骑在爸爸脖子上……十年浩劫之后,人们渴求自然新鲜的文艺。1993年,借修建环岛的契机,曾厝按人拆掉锈迹斑斑的铁架子,盖起挑高近10米的漂亮观戏台,成为环岛路一景。
每年八月初一晚上,来自闽南各市地的芗剧团,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三五晚。演出会一直延续到农历十一月。一幕幕经典戏作在海涛伴唱之下,酿着一轮萧萧月色上演。打斗,不必,唱腔的婉转与幽远已然“此曲天上有,人间难相闻”;烦恼,不必,没有比在盛夏的夜晚,在凉风拂面的海边听戏更惬意的事情了。
东屿一个渔村的城市梦
东屿距海沧的行政中心不远,是块风水宝地,开发商一度将东屿湾比作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因此东屿也有了海沧小香港的称呼,前几年,东屿湾被命名为海沧湾,更可见东屿的区位优势。
厦门人说,从西堤望去,东屿很美,那里有品尝不尽的海鲜美味。
东屿人说,从东屿湾望去,厦门是梦,那里繁华,琳琅满目。
厦门和东屿之间有诉不尽的情怀,东屿在变,独特的区位优势。注定了它将转身告别渔村。如今,越来越多的东屿人赶赴厦门经营各种生意,当然,他们依旧放不下老本行——海鲜买卖。
东屿三面环海,三孔石桥“刘三桥”和海边的石堤曾是连接东屿和邻村的陆上通道。一边是沿海滩涂,一边是拓荒得来的良田,改革开放前,东屿就因鱼米富饶闻名遐迩。当地有旬俚俗“好材不流过溪,好女不嫁外村”,这是当年东屿富足的真实写照。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东屿之所以富足,还靠厦门的市场。东屿的男人们将海鲜捕捞上岸后,就把活转交给女人们,由她们将海鲜送往鹭江道附近的各处码头贩卖。海沧大桥完工后,厦门人驾车前往东屿各处酒店排档品尝美味,城里人对土笋冻、土龙汤和小章鱼这类海鲜兴趣十足,这三样海鲜因此成为东屿各处海鲜酒楼排档的招牌,被誉为“东屿三宝”。其实,海蛎才是东屿的海产主业,挖海蛎,捕捞鱼虾螃蟹才能见出东屿人的艰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