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叙述:从客观性到合理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46844
  • 作      者:
    王志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志华,男,1978年生,汉族,江西赣州人,外国哲学博士,江西理工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等。
  近年来所发表的历史哲学类论文:
  1“历史叙述是政治理解的新路径——汉娜·阿伦特的视角”,发表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唯物史观与后现代史观之间的论争——以海登·怀特的历史哲学为例”,发表于《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3“试析历史表现与认知的关系——兼论安克斯密特与扎密托的争论”,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4“哈斯科历史学客观性理论”,发表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9月全文转载。
  5“试析安克斯密特的叙述实体理论”,发表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6“主观因素在历史学中的作用”,发表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叙述:从客观性到合理性》以客观性问题为中心,但却不囿于客观性,而是拈出史学的认知、伦理、审美三个维度,由此入手对历史叙述作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其立意所在,是强调史学之为科学与人文学说的双重维度,由此提出统御全局的合理性概念,由此把握历史叙述中认知、伦理和审美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这样看来,价值中立的准确含义应该是在主体有价值选择自由的情况下避免对事实进行解释和评价。在此值得注意的是,价值中立强调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事实是事实,价值是价值,它们是可以准确区分开来的。研究事实和价值无关,在事实这个层面上无所谓价值中立,或者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事实面前,主体没有选择自由,因此无所谓价值中立。诸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诸如万有引力定律等等,这是大家都必须接受的,无论其价值观如何,这没有选择的自由;即使某个科学家提出不同的意见,也和其价值观没有关系,而是和真理相关。其实在自然科学之中,其研究的宗旨是发现真理,该真理可以通过重复实验而被发现,其真理性可以不断地被证实或被证伪,自然科学之中的客观性的本质内涵是“真理”,“真理”才是自然科学客观性的最终皈依。“真理”是一个人无论愿意与否,都得接受的,因此笔者认为在自然科学之中,价值中立与普遍同意仅仅是“真理”的副产品,它们本身并不会进入“真理”的内部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因此没有本质意义。这其实就是说,“事实”可以被客观认定,在事实层面上,价值中立没有意义。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关于选题的自白
第二节 历史叙述的三个维度
第三节 从客观性到合理性的内在逻辑

第一章 历史学的高贵梦想:客观性
第一节 兰克的“如实直书
第二节 亨普尔的科学解释模型
第三节 沃尔什的配景理论
第四节 哈斯科:客观非中立
第五节 历史学客观性的本质意义

第二章 历史学客观性的困境
第一节 兰克:“如实直书”何以可能?
第二节 亨普尔:“科学解释”遗漏了什么?
第三节 沃尔什配景理论中的相对主义因素
第四节 哈斯科:过于自信的认知诉求
第五节 历史学客观性问题的症结

第三章 后现代思潮的崛起:论怀特的《元史学》
第一节 《元史学》的主旨
第二节 《元史学》的转义理论
第三节 《元史学》的人文意义

第四章 怀特《元史学》再评述
第一节 怀特的《元史学》:认知维度的消失
第二节 怀特论《旧制度与大革命》
第三节 怀特的语言魔术
第四节 关于海登·怀特研究的一点建议

第五章 历史叙述的合理性:超越客观性和相对性
第一节 认知、审美和伦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历史写作中的“度”
第三节 关于未来历史哲学的一点看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