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庆历新政前后为时一年左右,便道失败。庆历五年(1045年),仁宗诏57岁的范仲淹出知秎州,兼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后又罢免安抚使一职,改知邓州。皇祜元年(1049年)范仲淹移知杭州,三年(1051年)知青州,四年(1052年)春徙知颍州。64岁的范仲淹抱病登程,初夏到徐州,此时他已病不能行,五月二十日,病故于旅次。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万安山下,谥文正,被追封为魏国公。范仲淹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杰出人物。作为北宋一代名臣,生平事迹可观者极多,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建树。他虽然出身贫贱,却胸怀大志,自小言行就不同于一般官宦子弟。他两岁丧父,随改嫁长山县朱文翰的母亲谢氏一起来到朱家生活。但当初朱家的生活也不宽裕,可贵的是谢氏在操持家务的同时,仍悉心教诲范仲淹。范仲淹7岁时认字,因买不起笔墨,就用树枝在地上划写、练习。范仲淹21岁时,谢氏将他送到淄州长白山(现名白云山)北麓幽静的醴泉寺僧舍读书。在寺中,范仲淹的生活很是清苦,“日作粥一器,分为四块,早暮取二块,断齑数茎,入少盐,以啖之。如此者三年”(《范仲淹年谱》)。这就是著名的“断齑划粥”的故事。少年时期的范仲淹曾经同众人一起去拜见一位姓姜的官员,这位官员素以刚严出名,很少与人敷衍,但独独留下范仲淹,引入中堂,对夫人说:“这位朱学究虽然年纪小,却是奇士。将来不仅能当大官,而且会有好名声!”并“参坐置酒,待之如骨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