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老师重磅新作,用一种更有趣更有意思的方式看北洋大时代,本书不容错过。
以历史史料为底色,全新演义形式,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故事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更具代入感和现场感,让人读起来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本书是畅销书作家、知名文史研究者张鸣老师的shou部历史演义小说,以北洋时期为大的故事背景,以小人物管小娥和陶杰为引线,写出了军阀混战、政权更迭的故事,呈现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张作霖、段祺瑞、徐树铮、冯国璋、吴佩孚等各路军阀相争,将军阀相争故事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融合在一起,情节引人入胜,代入感和现场感极强,让人爱不释
开篇
汉中出大事了!具体来说,是管大人家出大事了!什么事?走失人口。
一时间,汉中街谈巷议,都在叽叽喳喳说这个事儿。管大人是汉中镇守使,手下有一旅之众,有四挺马克沁机枪,还有两门山炮,虽然有一门打不响。汉中这个地方,四面环山,自成一统。他管大人管金聚就是汉中王,在这个地盘说一不二。这件事本是保密的,然而,管大人的副官马彪偷偷告诉了自己最亲近的把兄弟,结果,把兄弟还有最亲的把兄弟,最亲的把兄弟还有最亲的把兄弟……也就一袋烟的工夫,整个汉中城就都知道了。
管大人府上,走失了什么人?他的七姨太,还有小女儿,俩大美女。走失个男娃,也就罢了,俩大美女,竟然没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想让人不传,都难。憋不住哇!生憋,是要出人命的,尤其在汉中这种地方。小地方,事少,八卦多,不让人传八卦,略等于不让人活了。
管金聚在众多小军头中,有点特别。别的镇守使甚至督军,在地方上说了算也就行了。至于说了算到什么程度,要看军头的能耐和专横程度。可他管金聚要人们都崇拜他,奉他若神明。在汉中,崇拜他管大人的,主要有他那个不足两千人的旅,以及一百号镇守使衙门的人和汉中各县吃官饭的。营房里,衙门中,都得挂他管金聚的标准像,还不许挂歪了—人家要检查的。这还不够,他还特意到宝鸡窑里定制了上万枚他的瓷质像章,上面他的形象戎装革履的,神气得紧。他规定,他的官兵和汉中吃官饭的必须人手一枚,时刻要戴在胸前,否则,按军容不整论处。汉中的商家也得挂他的像,佩戴他的像章。若扛着大刀巡逻的纠察队路过,发现有人没戴,轻则罚款,重则嘛,你们自己去想。只是商人穿的衣服杂,哪儿是左前胸,你得找,所以,挂的位置,往往不够标准。只有乡下的农民他不强求,因为强求也没有用。当然,市面上也有几个闲人,自觉自愿地戴上一枚,没事就显摆显摆,好像也是官家人了似的。
不仅如此,汉中地方吃官饭的人,还得背诵他的语录。为此,他下发一本载有三十二条管大人语录的小册子,石印线装的,要求人人都得背诵。但是,那些大兵们,无论怎样军棍伺候,居然都背不下来。所以,最后只管官员和商家,但也降低了标准,只要能背出两条就算及格了。哪两条?第一条:管金聚说,抽大烟不好!第二条:管金聚说,生活要俭朴!这两条语录,汉中大街上,挂得到处都是,所以,记住也不难。于是,大家皆大欢喜,只要管大人抽查,就爽爽地喊出来交差。
在前清晚期,汉中是知府大人和当地的绅商说了算。知府和知县,是流官,出身也大抵是士绅,而晚清地方自治,当地士绅和绅商权力大涨。外来的官儿,但凡大点的事儿,都得跟当地头目商量,商量好了才能办。至于驻防的大兵,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到新政时期才稍微好点,巡防营的统领也被人高看一眼了。然而,辛亥之后,哥老会和土匪都起来了,跟官权分庭抗礼。最后新军的军爷们来了,军爷说了算,具体到汉中这块地方,就是镇守使说了算,当地士绅和绅商,位阶就得往后排了。军爷当家,有一样不好,就是唯“枪”是命。不管你是谁,没枪,就没有话语权。绅也好,商也好,哥老会、土匪也好,反正没枪就别说话。但凡有点余钱剩米的,就会想办法置一支枪。
有这么多支枪,貌似被汉中这么多人崇拜的管大人,堂堂的汉中王,自家人口却走失了。无论是自己走的,还是被人拐走了,这事儿都好说不好听。管大人派出人马,在各个出关要道把守,满城搜寻,忙活了好几天,连个影儿都没寻到。肚子里憋火,连喝了好几天大酒,上等的云土,也消耗掉了好几两。翠云楼的几个红倌人,这下子生意大好,因为管大人瘾过足了,就要找她们泻火。
七姨太是刚娶进门一年多的宠儿,原本是西安秦腔戏班子里的头牌,艺名香儿,绝对属于色艺俱佳那类的红角儿,远近几百里,艳名不挡。捧得人多了去了,原本没有管大人什么事儿。只是,管大人好色,又是秦腔迷,在这方面功夫下得足、下得细。为了捧香儿,几个月都不回汉中。花钱费力不说,单单那个心思,就用透了。都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惦记多了,就有机可乘。
天有不测风云,也不知为什么,香儿的父亲被牵扯进一场官司,稀里糊涂地被抓进了大牢。说起来,事儿还挺大。大概由于整人的那边来头太大,靠山是陕西督军陆建章,所以,那些捧她的人都躲了,呼天不应,叫地不灵。这种时候,偏偏管大人肯帮忙,花了成堆的钱和烟土,把香儿的父亲救了出来。然后,香儿就成了管金聚的七姨太,一台小轿,一队大兵簇拥着,来到了汉中。迎娶的那天,那个排场,那个热闹,没的比。娶进门之后,那个专房专宠,多少天都不理公事,管金聚的正房还好,姨太太们则吃了好些天的醋。
眼见有一年多了,确切地说,是一年零三十八天,一直挺好的,一家上下,相安无事。要说家庭纠纷,多少也有点,但都不厉害,再说,哪家没点舌头碰到牙的事儿呢?没有一丁点的蛛丝马迹,人就没了。要说是被害了吧,不像,似乎也没有人敢。要说是被拐了吧,同样是没人敢啊。管金聚跟陕西的刀客、四川的袍哥(在四川的哥老会成员被称为袍哥),多多少少都有点联系。他可不像别的官爷,牛哄哄的,眼高于顶。在汉中,三教九流的人,都是他的朋友。但凡有点对他不利的事儿,怎么的,他也能查出个头绪来。
可是,两个大活人,就这样消失了,好久,好久,一点消息也无。
王天纵
王天纵是个刀客。跟别的刀客不同,他不是活不下去才落草的。王天纵是个富家儿,家财万贯,从小不喜读书,只好玩枪。跟诸多顽劣的男孩一样,最早,他喜欢的是持刀弄棒,但是,当他发现再牛的武林高手,碰上洋枪,也是白给时,就喜欢上玩枪了。
晚清最后几年,连江湖的风向都变了。土匪打劫,第一目标不是财富,而是枪械。如果能弄到一支连发手枪,比得个金元宝还高兴。没有快枪的土匪,只能算是毛贼,江湖上数不上的。王家是陕南一带的首富,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喜欢玩枪,便随他了。反正王家有看家护院的,也雇了许多家丁,院子四周修着炮楼,家里有十几条快枪。为了让儿子玩得畅快,王老爷花大价钱从开封洋人那里买了两支二十响的驳壳枪,随他怎么玩。王天纵枪玩得精熟,指哪儿打哪儿。这在当年,即使在官兵里,也很少见。因为子弹稀罕,没人敢放开了祸害。
王天纵十四岁时,开始浪迹天涯,在道上行走。行侠仗义的事儿,没少干,但是,缺德调皮的事儿,似乎更多。只是,王天纵一表人才,没有江湖人的那种风尘感,没有苦巴巴的那股穷酸味儿,所以,黑白两道的人,都喜欢他。十六岁时,名号已经叫响了。早早就进了哥老会,是舵主大爷级的人物。
名号太响,而且时不时地又喜欢干点刁钻事儿,比如在哪个县官老爷家里的锅灶上拉泡屎。有一次团总老爷嫖娼的时候,他在外面放了把火,惊得老爷光着身子就跑了出来。所以,早早地就被人家告了官。他还不知道,满世界疯转的时候,王家大院已被官兵给抄了,说是通匪。王老爷没有抵抗,被押进了西安臬台衙门的大牢。等他转回来,家已经破了,他爹在牢里被折腾得只剩下一口气。
他爹死后,王天纵就真的落草了,很快就成了陕南多路刀客的瓢把子(组织的首脑)。有事没事,专门跟官府对着干,光是劫皇杠的买卖,就干了好几回。至于走私烟土,无论是路过的云土还是本土的陕土,大部分都得给他交保护费。张罗着抓他爹的那个县令,已经离职回乡了,还是被他找到了,押回家乡,在他爹坟前给点了天灯。至于省里办他爹案的按察使,一门老小,都莫名其妙地丢了脑袋,一个个只剩下躯干,立在那儿。
开篇 / 001
王天纵 / 005
香儿 / 010
管小娥 / 014
胡景翼 / 019
奇袭富平 / 023
撞见飞燕 / 028
清吟小班 / 033
红儿的政场 / 038
女侠客 / 043
内务部风波 / 048
破局 / 053
辫帅 / 058
堂会里的复辟 / 063
段鼻子 / 068
花帅段芝贵 / 073
讨逆的戏 / 078
复辟余波 / 083
陈树藩 / 088
小徐的时间(1) / 093
小徐的时间(2) / 098
总统鱼 / 103
一个俱乐部 / 107
两个福建人 / 111
陆建章死了 / 116
刺汤 / 120
参战军 / 125
街上的学生 / 130
花界爱国 / 135
吴小鬼 / 140
阴谋 / 144
驱张运动 / 149
直皖交兵 / 154
皖系的终结 / 159
奉军来了 / 164
案中案 / 168
绑票 / 172
山雨欲来 / 177
中国的六日战争 / 181
裂痕 / 186
贿选 / 190
三姨太的威风 / 194
曹锟宪法 / 198
吴佩孚的烦心事 / 202
李纯之死 / 207
临城劫车 / 211
泥泞的战争 / 215
红十字风波 / 219
一个军校生的遭遇 / 224
反叛与革命 / 229
郭鬼子 / 234
直系完了 / 239
龙潜岳州 / 244
大兵冯玉祥 / 249
奉天小诸葛 / 254
韩夫人 / 259
狗肉将军 / 263
白俄兵的覆灭 / 267
混乱的漩涡 / 272
徐树铮之死 / 277
将军之灾 / 281
国民军的溃散 / 285
名记劫 / 289
变了味儿的胡景翼 / 293
红枪会 / 297
管老爷遭殃了 / 301
斗佛法的湘人 / 306
裸体模特风波 / 311
唐生智 / 315
吴大帅的末日 / 320
反革命 / 324
西安之厄 / 328
暗红 /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