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失落的南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134540
  • 作      者:
    (智)路易斯·塞普尔维达(Luis Sepulveda)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路易斯?塞普尔维达(1949- ),智利作家、记者、电影导演、政治活动家。年轻时遍游世界各地,从亚马孙的热带雨林到撒哈拉的荒芜沙漠,从南美的巴塔哥尼亚到德国的汉堡。曾登上绿色和平组织的船,加入环保行动的行列。

塞普尔维达著有《读爱情故事的老人》《巴塔哥尼亚快车》《教海鸥飞翔的猫》等,曾获得多项文学奖和荣誉称号,包括智利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诗歌奖、春天小说奖等。

 

达尼埃尔·默琴斯基(1960- ),阿根廷摄影师,有“作家们的摄影师”之称。早年开始拍摄杰出的西班牙语作家,计划完成一部宏大的伊比利亚美洲文学人物相册。他也是西班牙《国家报》的摄影记者和各类文学节的特约摄影师。出版作品有《万花筒》和《墨与光之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塞普尔维达和摄影师好友默琴斯基从阿根廷的圣卡洛斯-德巴里洛切驾车出发,自南纬四十二度,在阿根廷界内向南直到合恩角,再从智利境内的巴塔哥尼亚返回,直至奇洛埃岛。

本书记叙了两人旅行途中的奇闻轶事,描述了当地的独特景色和人文风情。他们游览了许多未记载于地理与历史书籍的角落,遇到了一些与世隔绝的人。

这部南美游记始于塞普尔维达和默琴斯基的旅行概述,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未能及时完成本书。等到收笔的时候,他们游览的地方已经受全球化和温室效应的影响而面目全非,因此诞生了这一书名。


展开
精彩书摘

巴塔哥尼亚的天空有时有云,有时没有,但总显得很低,它一直向下压迫着旅人,而不再是其他纬度地区那样的一望无际的拱形天顶。在之前的一次旅行中,在五月河骑马时,我遇见了一个往相反方向去的高乔人。其实并不能说我们遇到了对方,因为那位骑士正在睡觉,是两匹马相互遇见了,它们面对面停了下来,提醒我们人类之间碰面的习俗。这一停吓到了他,于是他睁开了眼睛。

“您好吗,哥们儿?”他问候道。

“挺好,您呢?”我回答道。

“咱们就在这儿,在天和地之间啊。”他说着,用马刺刺了一下他的马。

的确如此。在巴塔哥尼亚的草原上,人就是在天地之间。这些,再加上永远不变的平川,能让人看到不管有多远的任何事物、对象和细节,并且一切都获得了一种崭新的、非同寻常的特性。

车上有录音机,我们有一盘豪尔赫·卡福路内的磁带。伴随全力吼出的“乌拉圭不是条河,是飘过的蓝色天空”的歌声,我们开过了前三十公里,也不在乎风已经变了脾气,开始一阵阵地吹得车直晃,还在车的两侧掀起了沙土的帘幕。我们望着孤单的公路,没有遇见其他车辆、人或动物,直到两人看到在被尘土染得模糊的天际线那里出现了什么。

那是一个走着的人,和我们方向相同。我们追上了他。他很年轻,留着黑色的长发和浮在友好微笑上的粗粗的髭须,戴着一副令眼睛免受尘土滋扰的摩托车护目镜。

我的同伴摇下玻璃窗,问候道:“上午好,朋友。”回答是笑眯眯的一句“会很好的”。

 “您要去哪里,哥们儿?”

“往前走,和所有人一样。”他回答道。

“太有道理了。”我的伙伴回应,随后我们看着他向前走去。他的步伐敏捷,仿佛格外享受在风沙中的步行。他时不时把手抬到眼镜那里,摆出帽檐的形状,远眺一下地平线。我们又追上了他。

“您在找什么吗?”他停下来,把护目镜抬起来,在回答之前好好地观察了我们一番。“我在找一把提琴。”

当然可以是把提琴,还有比在草原之上找一把提琴更明智的事吗?如果他回答说他在找一根针,那么我们就会推断他大概是个隐士,不该去打扰,但一把提琴是关于甜蜜或悲伤的一个比喻,于是我们回答他说在近三十公里内我们一把都没看到。

“我不觉得奇怪,但我会找到它的。去找的人就能找到。”他判定了结果,于是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加入了他的找寻。

我们在残暴的沙尘中走了两公里,没人说话,大家都听着风的哨音和这个陌生人吹的拿手曲目,从希尔维奥·罗德里格斯的歌到乡村牛仔曲都有,于是我们确信了在这种条件下找到一把提琴是极其困难的。我们看到了羊、凤头麦鸡、更多的羊,还有纠结在一起的船体缝隙填充物,但却没有看到任何与管弦乐器相似的东西。然而那伙计脸上的微笑却丝毫未变,他继续寻找的热情也分毫未减。

“那把提琴,你是什么时候弄丢的,哥们儿?”

“谁说是我丢的?还没有找到怎么能弄丢呢?”他又说出了一句绝对有理的话。

我们继续走着,为了躲避能钻入任何地方的风沙而半闭着眼睛搜寻着,而那小伙子因为戴了护目镜所以没有感到不适。

“您有名字吗?”我的同伴问。

“怎么会没有。我是个和别人一样的基督徒。当然有名字,但他们都叫我塔诺,因为我老爸是意大利人。他是卡拉布里亚人,喂,如果你们不想继续找下去了,可没人逼你们陪我啊。”

去反对一个正在努力完成这样严肃的任务——在南纬四十二度以南寻找一把提琴——的人是不正当的,于是我们继续缓慢地行走。风,沙尘,更多的风。有时我和同伴看看对方,用无言的方式约定好“再走两公里我们就回车里”,但却一直走下去了,直到那家伙突然加快了步伐,令我们也先小跑了几步,随后又大步地跑起来,一直跑到草原中大堆木材垒在一起的地方。那里有围栅栏剩下的木料、干枯的树枝、一段段铁路枕木,一切仿佛都已准备好要燃起一堆巨大的篝火,从木头上的尘土来看,它们已经在那里好一阵了。

塔诺脱掉了夹克,开始把木头分成块。他拂掉了尘土,闻一闻,用指节敲一敲,再把一只耳朵贴过去,最后他分开了一段枕木,极认真地用一把银质小锤敲了敲。随后他摘掉了摩托车护目镜,用因激动而润湿了的双眼拥抱了那块木头。

“咱们找到它啦,小伙子们!我找了几个月,终于找到了!”他兴高采烈地喊叫着,并拥抱了我们,我们相互拥抱来庆祝这一发现。

那块木头大约六十公斤重,我们三个把它抬到了路上。塔诺一点都不考虑他所付出的努力,只顾不停地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扛着木头,他对我们说其实在这件事上没有半点儿偶然性,因为他知道为了建铁路、建那条巴塔哥尼亚特快线,英国人不光夷平了巴塔哥尼亚安第斯山区的大部分森林,还用了许多从印度运来的木材。精细的木材、名贵的木材,还有用于制造乐器的木材,塔诺肯定这一点。

到了大路上,我的同伴问他想怎么扛那块沉重的木头。

“总会有人、有卡车、有大车经过。我不急。”他一边说,一边不停地抚摸他的宝贝。

“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坐我们的车吧。”我主动说。

“太棒了,小伙子们!你们把我们带回家,我请你们吃烤羊肉、听高乔歌谣。”

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后座上的塔诺。他温柔地望着他的木块,唱歌给它听,还为它许下了一个在长手指金发美女手中的甜蜜未来。

在路上开了四个小时后,我们停在了一块写着“距公牛坡五公里”的牌板下。从那里生出的一条小道将我们带到了一座涂成赭红色的木屋前。

“咱们到了。欢迎你们,小伙子们。”


展开
目录

关于本书

在路上

ANAYAENEA

我的回忆之心

塔诺

醉鬼的故事

奇迹女士

治安官

“巴塔哥尼亚特快”的最后一段旅程

小精灵

巴塔哥尼亚的高乔人

世界尽头的电影院

感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