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水的苗族服饰从原生态发展到继生态直至新生态,笔者发现其服饰历史变迁与主流汉文化密切相关。其一,融水苗装的服装形制继承了商代的上衣下裳制。其二,宋代是融水苗族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融水苗族服装面料以苎麻为主,上衣结构和装饰手法颇似宋代的背子,裙子有宋代的百褶、千叠的风格。故宋代服饰风格对融水苗族服饰款式定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三,明代是融水苗族银饰的形成期。其四,明清服饰的云肩对融水苗族服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五,清代民国时期史料记载最丰富,融水苗族女装在清代之后变化极少,而男装在民国时期变化最大,现代融水传统苗族男装主要是民国时期的款式。其六,民国之后,男装与女装在服装的款型上基本没有变化,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文革的冲击服饰在银饰上有所减少,改革开放之后,男装穿着者趋于逐渐减少的状态,女子在节日里仍热衷于穿着苗装,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银饰又有所显现。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遗产,每一代人都继承了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所以文化是有历史的。历史发展是前后衔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前后存在着差别,所以有前后不同的变化。
2.融水苗族服饰的演变过程中,男装的变化明显而快速,与男子外出接触外界有很大关系。中山装四袋形制在融水苗族男装上衣的出现,证明民国时期汉族服饰文化对融水男装影响之大。融水苗族的女装从清代之后变化很少,这与女子较少接受教育,生活方式改变甚微有关,使苗族女装一直保留了古代的遗风。
3.融水苗族女装长期保持不变是族群认同心理支撑,更主要是有她们的“公共空间”作为制度保障。服装规定体现了社会对公众外观的某种规范,服饰的变迁体现了人们对时尚的追逐,以及着装者的社会化程度和对潮流的认同。男子外出因而“与时俱进”的改变着装,女子因主内而无须在服饰上趋时跟进,由于社会化程度太低而完全忽视服装的规范性。融水被称为“百节之乡”,苗族每个月都有自己的节日,这给予了苗族妇女走出家门展现自己和娱乐自己的机会。正是这种族群集体活动的需要,正是村落社会空间的敞开,使苗族妇女具有整饰自身、保持统一服装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长期以来,融水的苗族与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相互杂处,共同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政治上、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促进了服饰文化上的相互交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