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尚武主义取向的军事伦理文化
与和平主义取向的军事伦理文化相反,尚武主义取向的军事伦理文化崇尚暴力。这一思想取向在西方传统文化体现得较为充分,同时也在当代恐怖主义活动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
纵观西方军事活动的发展史,尚武主义是从城邦战争、骑士战争、雇佣军战争、商业战争一直到资产阶级革命所体现出来的军事伦理文化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欧洲的版图是在战争的铁砧上锤打出来的。在古希腊时期,诸神、异族、城邦乃至同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笼罩着战争乌云的紧张关系,罗马帝国的形成则是尚武主义精神的实践环节。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瓜分的浪潮席卷各地:哥特人、汪达尔人、穆斯林人、维京人等这些游牧半游牧的民族从东南西北相继而来,共同塑造了欧洲中世纪的历史。随着法兰克部族的进入,西部欧洲达成了短暂的统一,这为众入侵者最终皈依基督教打开了缺口。此后,诺曼底人和日尔曼人把诸部族松散地组织起来,以神圣名义将入侵之潮从欧洲大陆转嫁出去,开始了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随着炮兵与瑞士长枪步兵的出现,骑士的战争已经成为过去,一支有步兵、炮兵和骑兵三种武装力量的新型军队在半军事半封建的王权国家中建立起来,这标志着西方军事活动进入到了一个以殖民主义的战争阶段,转向了实际利益的追求。16-18世纪的欧洲战争基本上都围绕着直接的商业利益进行,战争的目的则在于全力拓展国家利益。英国人迈克尔,霍华德说:“贸易的确产生财富;财富如果由政府得去便可转化为舰队与军队;舰队与军队如装备得当,便可以增加国家的威力。”资产阶级进行的战争较之历史上的任何战争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它既继承了西方传统战争以阶级利益争夺作为目的的形式,同时又将目光对准欧洲版图之外,掀起了一股瓜分世界资源的帝国主义战争。显然,西方现代战争带有鲜明的尚武主义取向,如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卡尔·施密特就认为在现代战争中充满了狂热与欺骗,因为战争发动者一方面要求军人消灭他人,另一方面又要求军人随时准备牺牲自己,以便幸存者能够享有贸易和工业的繁荣。他说:“战争、战士之随时准备赴死,以及从肉体上消灭属于那些敌人阵营的人——所有这一切均没有符合规范的意义,只有生存的意义而已,尤其是在与真正的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战斗时更是如此。这里决不存在什么理性的目的和规范,遑论真假,决不存在什么纲领,更遑论是否值得效法,也根本没有什么社会理想,更遑论其是否美好,这里既没有什么合法性能够证明人类相互杀戮是出于某种正当的理由……这正如战争无法由伦理准则和法理准则正当化一样……战争的意义并不取决于它为正义的理想或准则而战,而是取决于它与真正的敌人作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