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跨越写作障碍,史家小学的老师从培养写作兴趣人手,分清阶段,找准目标,拓展训练,使小学习作教学构成一个科学的体系。其中一个具体的办法,就是日记教学。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在日记教学方面,宋宁宁老师就采取了独特的教学方法。
由于宋宁宁教的学生正处于中年级段。从中年级段课标对学生写作的要求来看,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写作兴趣。从第二学期开始,除每周一篇的周记或片段外,宋宁宁对日记不做强令要求,想淡化学生生活中的写作情结,释放因写而产生的厌倦情绪,让学生自己争取写作的主动权。对于学生一直关注的日记要求,宋老师仅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说说一天中发生的让你高兴的或烦恼的事等,仅此而已。
在日记的批阅上,宋宁宁常在学生日记的末尾,画上一个自己读过这篇文章后的表情图案,如高兴、悲伤等,或是一个用简笔画勾勒出她对学生文章的理解。可别小看这些简单的配图,在孩子们的眼中那是一份最直接的沟通,是老师支持理解的体现。
一个学生的文章可以作为班里的一份资源,只有在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分享时才能发挥它的功效。每当宋老师看到学生的好日记、好片段,总忍不住有读给全班听的冲动。在争取学生的允许后,起初由她边读边对文章发表感触。为了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地由老师“一家读”变成师生“多家读”“多家议”,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揣摩,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而且这样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还使学生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理解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兴趣成了学生写作的巨大动力,然而要写好每一篇文章,光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路上的点拨和方法上的指导。史家小学的语文老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要从观察、思维、积累三方面进行训练。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如指导学生看图、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老师们还突出地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细致观察、有序观察、抓住重点观察、用多种感官观察、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等,使学生在观察时有一定的落脚点、支撑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