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当我踏上江南的土地,观察了安徽省水文地质队从和县陶店镇采集的大批古动物标本,考察了龙潭洞的地貌、地层和化石埋藏概况后,凭感觉,我似乎走近了远古人类曾经生活过的那片沃土。
这不是幻想,从气候背景显示的信息来看亦如此。
大约260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大气环流发生变化,西北冬季风逐渐增强,全球变冷,冰川发育,并伴随多次气候冷暖波动,以秦岭为界的南北气候格局基本形成。至此,秦岭以北的广阔地域便在西北季风控制之下,形成了干旱的气候,累积了厚厚的黄土。这样的生态环境是不适宜远古人类生息的。而在秦岭以南,由于处在东南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气候湿润,植被繁茂。不言而喻,这样的生态环境才是远古人类生息的理想家园。人类群体中,最先进入这片沃土的,当然是能够直立行走、能够制造工具的远古先民。
和县猿人就是远古先民中的一员,他在这里生息了25万年之久,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他脸上蒙的面纱才被揭开,露出了庐山真容:眉脊突起、前额低平、枕脊粗隆、头颅短宽等,一幅直立人(Homo erectus)的相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和县猿人自“出生”至今整整30年有余,却远不及“元谋人”那么有名气!究其原因,一是研究工作停滞不前,二是缺乏宣传,当然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不管怎么说,其中,我们有一份责任。因为我们只完成了和县猿人的“出生”工作,却未扶植她“成长”。
和县猿人的声望虽然不高,但是标本却相当完好。1989年10月29日,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院士在给安徽省文化厅文物局的函件中说:“贵省发现的和县人,就同时期的人化石来说,其完整性只有北京猿人可以与之相比。 ”
和县猿人头盖骨不单纯体现在物美上,它在人类演化中呈现的体质特征更是令人关注。比如说,和县猿人头盖骨,与北京猿人相比,显得短宽,后者表现略长;而与爪哇猿人相比,两者较为相近。或者说,和县猿人头盖骨既有北京猿人的性状,更表现出爪哇猿人的长相。这些现象是直系关系,还是体质特征在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再者,和县猿人生活的时代为25万年前,是目前东亚地区直立人支系中时代最晚的代表,而且又与早期智人处在同一个时间界面,他们之间的相处关系是和谐、敌视,还是分别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成长?总之,这些科学内涵既深奥,又有诱惑力,等待着研究者去一一揭晓。
和县猿人遗址的堆积物还有不少被保存下来,足够研究者在此开展野外工作,或许会再出奇迹,迎来和县猿人家族的新成员。
和县猿人遗址已于1988年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得庆贺。在安徽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关怀下,和县猿人遗址定能在25万年后展现出她的风采:汪家山风景绮丽,民风淳朴,龙潭洞景点众多,文化渊源古远,不时地迎来国内外人文学、地学、考古学、洞穴学等爱好者,以及每一个有求知欲望的旅游者。
之所以这样思考,主要是觉得这很有价值,很希望让和县猿人的文化光芒传向四海!
黄万波
2011年5月1日于北京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