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六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0552
  • 作      者:
    徐世虹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6辑)》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其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6辑)》收录了中外学者有关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研究论文和学术综述共21篇。
展开
精彩书摘
  人们通常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与现代美国诉讼社会相比,正好成为根本对立的典型。例如,一位专门研究欧洲法制史的美国学者曾经指出:中国在帝政时期不存在为解决民事纠纷而设立的法庭。迄今为止,欧美的多数研究者可能都认为,在传统中国,作为维持社会运行的机制,相对于法或权利而言,更为优先的是服从于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礼制或谦让。或者说,一般认为,人们在将纠纷诉诸法院之前,通常可以通过亲属关系的纽带或村落共同体在内部加以解决。这种情况是所谓专制统治体制所特有的,与民主社会相反的现象。为了实行专制统治,统治者希望民众服从于儒家伦理,尽可能少提起诉讼,为了追求这一目标,可能会竭力阻止民众将纠纷提上法庭。或者说,在中国只有与专制统治密切相关的刑事法庭受到高度重视,但与此相反,民事法庭则很不发达。
  然而,这种想法其实完全是一种误解,不过只看到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方面。本文将通过以下事实证明这一点。
  首先,“健讼”或“好讼”这些用语,在中国上千年以来的文献中随处可见。“健讼”的“健”是强健的健,也就是顽强地进行诉讼或诉讼兴盛之意,“好讼”则是指热衷于诉讼,正是Letigious之意。而从宋代,即十世纪、十一世纪前后开始,这些用语在史料中的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
  其次,有关权利意识的问题。在前近代的中国,确实不存在权利意识这一用语或概念,但却存在着一种可与权利意识相互替代的“情理意识”。所谓“情理意识”,是一种人情与道理相结合的社会意识,或者说是基于人情的道理意识。在美国,权利意识是指人们在主张自己的正当性时,通常会以法律为依据:与此相对,中国的情理意识既有与法律相一致的情况,也不乏与法律相背离的场合。至少,在本文所探讨的汉代以后,根据这种情理意识主张自己的正当性而提起诉讼,完全是理所当然之举。史料表明,针对这种情况,统治者并非总是极力通过专制统治和国家权力加以遏制:而且,根据情理意识引起的纠纷,有时并不能在亲属间或村落等小范围内得到妥善解决。
  ……
展开
目录
中国诉讼社会史概论
秦汉法律研究百年(二)——1920~1970年代中期:律令体系研究的发展时期
秦汉法律研究百年(三)——1970年代中期至今:研究的繁荣期
睡虎地秦简法律文书集释(一):《语书》(上)
秦汉式的种类与性质
“鬼薪白粲”地位再认识
汉魏无“亲亲相隐”之制论
再论铨选中的功状
羽53《吴安君分家契》——围绕家产继承的一个事例
宋令演变考(下)
唐宋令篇目研究
《天圣令·赋役令》译注稿
元代劓刑小考
《明成化年间徽州府祁门县(强占山土印阻木植等事)文卷抄白》探析
明代私家律学的法律解释
从《好逑传》看明代人的诉讼程序意识
《汉律辑存》稿本跋
中国法律史研究之材料思考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稿约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撰稿凡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