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杨格(Young,2000)的有关研究起,关于中国市场分割的研究文献开始多了起来,总体来说,研究视角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关注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测度,以及关注中国国内市场是走向整合,还是市场分割正在不断加剧。(2)研究的视角从测度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程度到探究市场分割的决定因素,试图以此来解释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3)探究市场分割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陆铭和陈钊(2009)在研究中发现,分割市场对于当地的经济增长具有倒u形的影响,同时,他们还发现,对于经济开放程度更高的省份来说,更能够利用分割市场的方式来促进当地的增长。他们的研究结论与庞塞特(Poncet,2003)的研究截然相反,她的研究发现,市场分割无论是对实际人均农业GDP,还是实际人均GDP都具有显著负效应,并且对人均农业GDP的负向影响要高于对人均GDP的影响。余东华(2008)利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地方保护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地方保护并不能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地方经济实力,地方保护主义所引起的较低的资源配置效率反而有可能转嫁给企业,降低了企业的经济绩效和产业竞争力。余东华和王青(2009)以中国制造业2000-2005年29个行业数据为例,构建了产业受保护程度指数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等无量纲化变量,研究发现,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使得企业创新净收益下降,企业创新动机减弱,限制了企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拓展,扭曲了企业的技术效率,降低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师博和沈坤荣(2008)利用各省的国内贸易量占GDP的比重间接衡量市场分割度,实证检验了从1995-2004年市场分割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发现在国内贸易增加的同时,由于市场分割程度的加剧扭曲了资源配置效率,造成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损失。朱希伟、金祥荣和罗德明(2005)等从理论上推断出,市场分割会导致本地企业更加倾向于出口,从而会导致对外贸易的增加;但是张如庆和张二震(2009)采用陆铭和陈钊(2006)测度市场分割指数的方法,利用1985-2001年28个省际数据实证检验则发现,市场分割反而使企业的出口动力减弱,他们认为可能的解释是,尽管企业在所在地市场和本国外地分割市场的进入成本存在高于国外市场进入成本的可能,但一旦进入本地市场或本国外地分割市场后,再投入的附加成本可能很小,并能获取很高的市场垄断利润,高到足以弥补进入成本高的损失,因为不是任何企业都有支付这种高昂进入成本的能力的;市场分割的程度越大,这种垄断利润可能越丰厚,企业也就越不愿“背井离乡”出口。有理由反向推断,中国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强,才是中国企业纷纷出口的“压力”。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强,不仅降低了市场进入成本,市场垄断利润也趋于消失,而且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于竞争的压力,企业出口扩张自在情理之中,这或许正是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的情况。
……
展开